文:Zijing
来源:刀法研究所(ID:DigipontClub)
英国人喝酒有多猛?英国历史学家 Thomas Fuller 曾说: “Wine hath drowned more men than the sea”——溺死在酒杯里的人比溺死在大海里的人还多。
英国医疗体系 NHS 建议,成年人一周的酒精摄入不应超过 14 个单位。但根据 YouGov2018 年的调研,英国五分之一的成年人都超标饮酒了。
当喝酒的危害逐渐突出,各个民间组织也开始纷纷推出一个月不喝酒的运动:Dry January, Feb Fast, Dry July, Sober September, Go Sober for October...但对于把喝酒当成习惯的人来说,酒的口味特别,既有丰富、有层次的滋味,又有酒精带来的,温暖的烧灼感。这种“成年人专属”很难在生活中凭空消失,戒断过程中的终极难题也随之而生——当我们不喝酒时,我们在喝什么?
痛点催生了新品类的发展,烈酒替代品市场崛起,各种以“无酒精烈酒”自居的新品牌也横空出世。
Lyre’s 是这一新型品类的选手之一。它成立于 2019 年,目前估值五亿美元,投资方之一 Morgan Creek Capital Management 也投资过阿里巴巴、SpaceX、Allbirds 等知名公司。成立两年多, Lyre’s 已经快速扩展到了六十多个国家。
Lyre’s 的创始人之一 Mark Livings 看来,无酒精和低度酒饮品已经崛起。在中国,低度酒爆发,无醇啤酒经过长期蛰伏,似乎也迎来了春天。根据艾媒咨询,2021 年中国低度酒行业融资有数十起,Missberry、兰舟、走岂清酿、落饮等品牌纷纷出现;无醇啤酒行业内,青岛无醇啤酒获得 2021 年欧洲啤酒之星大奖,新品牌新零完成了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但很多媒体也都在讨论低度酒、无醇酒能否作为一个单独品类,每一个品牌都在主打微醺、社交、女生酒的应用场景时,品牌如何避免营销、产品同质化?
刀法研究所以海外无酒精烈酒品牌 Lyre's 为例,总结了其在营销、品牌建设上的亮点,并放眼全球,通过对比海内外文化和其他同品类品牌,分析了无酒精饮品这一概念、产品的可行性和发展机会。
01
Lyre’s:
避开酒精,复刻世间好酒的风味
Lyre’s 成立于澳大利亚,两位创始人 Mark Livings 和 Carl Hartmann 都是连续创业者。前者有零售和市场营销的从业经验,从 2018 年开始先后投资了 12 家公司。除了 Lyre’s,Mark Livings 还创立了 3 家公司,都与市场营销、品牌建设有关。
Carl Hartmann 更专注于人力资源和组织管理,目前在多家公司担任主席、总监等职位,还是昆士兰大学的客座教授,兼职讲授创新创业类的课程。
Mark Livings 和 Carl Hartmann
图源:Food&Drink Business
虽然年轻人还是会喝酒蹦迪,但 Livings 发现,千禧一代和 Gen Z 对酒精的痴迷,不再像 70、80后年轻时一样疯狂。他们开始在意身材和身体健康,会在醉酒和清醒之间寻找平衡,也会在派对后主动拒绝酒精。对于这种消费者,西方将之称为 mindful consumer(正念消费者)。在投资人 Mark Yusko 看来,正念消费催生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品牌,比如植物奶、植物肉和无酒精饮品,近年来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在 Lyre’s 之前,许多品牌已经抢先打出了”酒精替代品“的概念,但大多又会在风味上避开与烈酒的对比,转而强调自己产品的独特风味。原因也很简单,”喝着不像酒“一直都是这类产品饱受诟病的一点。业界普遍认为,酒没了酒精,自然会丢失很多风味。
但除了所谓的“酒味儿”,不同种类的酒还因为原料、工艺的原因,带有各种各样的独特风味。
生于荷兰,长于英国的金酒因为加入了从杜松子中提取的天然香料,具有植物的清香;朗姆酒诞生于加勒比地区,最初由甘蔗制成,后以蜜糖取代,因此有焦糖的甜蜜香气;苦艾酒的原料有茴芹、茴香和苦艾草药,口味清淡而略带草本苦味;单一麦芽威士忌会因为麦芽产区和酒厂工艺的不同,拥有烟熏、泥煤、果木、花香等风味。
利口酒的口味特征更加明显,杏仁、咖啡、橘皮等不同的原材料混合在一起,造就出不同的风味。口感纯净的基酒加上风味突出的利口酒,辅以果汁、苦精等,造就了花样百出的鸡尾酒,以满足不同的口味需求。
图源:Unsplash
意识到这一点,Lyre’s 希望给那些享受美酒又不愿买醉的人提供一个解决方案,品牌的初衷也随之确立了:躲开酒精,用技术手段复刻世间好酒的风味。
目前,Lyre’s 复刻出的口味包含白兰地、麦芽威士忌、金酒、朗姆酒、苦艾酒、气泡酒等,还有各种口味的餐前酒和味美思。此外,Lyre’s 还用上面这些产品做出了五种口味的罐装预调饮品,例如无酒精的金汤力,将其称之为 RTD(ready to drink),即饮系列。
Lyre's 部分产品 图源:Lyre’s 官网
成立两年多就获得了 5400 万美元的融资,Lyre’s 目前在英国、美国、德国和澳大利亚都建立了生产线,产品销往六十多个国家,除了欧美地区,还包括中东地区、南非和中国。Livings 在采访中说,中东等地区因为宗教原因,许多人是禁止饮酒的,但又需要一个恰当的饮品在社交场合饮用,因此潜在市场很大。
渠道上,Lyre’s 选择在 B、C 两端发力,并且设置了“品牌建设金字塔”的模型,将需要打入的场景分为高端酒店酒吧、连锁餐饮、电商零售和瑜伽健身等生活方式俱乐部四层,针对每一层的客户,Lyre’s 都会推出不同的酒单给对方参考,调酒程度也是从难到易。
当然,Lyre’s 也面临着整个行业都在面对的问题:口味。根据国内天猫旗舰店和 Facebook 上的海外顾客评价,有的人说产品喝起来真的有辣味和温暖的口感,但还有许多人认为 Lyre’s “喝着不像酒”“味道太淡”。
对此,Lyre’s 并没有正面回应过,但 Livings 曾在采访中说,自己在做的事情不仅新,还十分具有颠覆性。后期除了会扩展品类,还会不断完善现有产品的口味,争取让它们喝起来更像烈酒。
02
Lyre’s的营销思路,
有哪些值得学习?
无酒精烈酒行业,国内的参赛者几乎为零,所以大家面对 Lyre’s 这个品牌的关注,围观大于学习。但从品牌营销的角度看,Lyre's 的一些策略和思路,还是值得思考的。
赋予消费者饮酒自由
在官网的品牌故事里,有一句话是 Lyre’s 可以 “give you the freedom to drink your drink, your way”——给你自由,让你按自己的方式,喝自己的饮品。这种 do it your way,赋予消费者选择自由的理念在 Lyre’s 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图源:Lyre's 官网
首先,Lyre’s 产品的用法本身,就能让消费者自由掌控酒精度。传统鸡尾酒的配比固定,出来的风味最为纯正,但也意味着酒精浓度无法变化。通过 Lyre’s 与相应烈酒的配合,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控制酒精浓度,同时保证原有的风味不会丢失。
为了让消费者和行业充分认识到这一点,Lyre’s 在 B、C 两端都开启了心智教育。面向 C 端,Lyre’s 在官网贴出了一套鸡尾酒的酒单,并将其按照场合、酒精度、基酒种类等分类,一步步引导消费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款鸡尾酒。连鸡尾酒教程,Lyre’s 都提供了图片和视频两种教学模式,供消费者选择。这种可定制、可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选择的产品,不仅能给对方一种“我的 xx 我做主”的心理满足感,也十分契合 Z 世代追求鲜明个性,不愿妥协的性格特点。
Lyre’s 的一张鸡尾酒教程
图源:Lyre’s
面向 B 端,Lyre’s 会按照自己的品牌建设金字塔,为经销商、酒吧、品牌大使等群体提供培训课程,以保证产品的独特用法能够准确地向下传达,最终到达消费者,完成心智教育。
从品牌建设到市场教育,Lyre’s 似乎都在打破酒类行业对鸡尾酒的固有认知。当有消费者受到启发,研发出产品新用法的时候,Lyre’s 也会转发分享,完成与消费者的共创,加强品牌与“自由”“无限可能”等词的联系。
与高端酒吧共创,从 B 端渗透 C 端
作为无酒精饮品中的新品类,Lyre’s 专注于复刻酒精以外的口味,所以能吸引到的消费者大多不是买醉的人,而是静下心来品酒,或追求某种生活方式的人。有消费者曾在产品评价中写,自己每晚睡前都会调一杯鸡尾酒,边喝边看书,已经形成习惯。Lyre’s 能让她在保持习惯的同时减少酒精摄入,风味也不会过分减少,所以很满足。
圣诞节喝蛋奶酒,李白饮酒作诗,《杀死伊芙》的特工早晨开喝金汤力。从古到今,酒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图源:杀死伊芙
这意味着品牌要从高端群体入手,由上向下地打开市场。因此一进入英国、中国等地区,Lyre’s 都在积极寻找高端酒吧、餐厅和酒店合作。
经常出入这些场合的人,要么是专业人士,对烈酒的香味、品鉴与调配都有着清楚的认知,比如调酒师和资深的烈酒爱好者;要么就是有高消费能力的人,他们通常眼界开阔,对新鲜事物的包容度也更高。
当然,入驻并不是 Lyre’s 的唯一目的,它还会以互动、共创产品的形式,加强自己与高端酒吧的连结,把“高级”两个字注入自己的灵魂,同时靠酒吧的名气加速传播。
为此,Lyre’s 开启了“寻找最佳餐厅酒吧”的活动,以视频的方式,定期探店世界各地的酒吧餐厅,介绍它们背后的故事,并邀请对方用 Lyre’s 的产品调制一杯鸡尾酒。新年期间,Lyre’s 拜访了广州的一家酒吧,酒吧主理人张腾辉用杏仁利口酒产品做了能喝的“广式杏仁豆腐”,也分为无酒精、低酒精两个版本。
图源:Lyre’s 官方微博
借助第三方增加曝光和背书
新品类中的新品牌总会面临没钱、没背书、产品没人懂的局面。面对这些问题,融资、社交媒体种草、联名都是国内常见的办法。在国外也有类似的营销方法,比如 Lyre’s 在成立初期加入的 Amazon Launchpad,以及在电视综艺中的曝光,都是品牌获得背书与流量的方法。
Amazon Launchpad 又叫亚马逊发明家计划,是亚马逊为了鼓励、帮助新商家、品牌方而发起的。想加入的商家需要符合三个特点:有实体产品、新、有潜力。
“新”意味着其第一款产品是在 12 个月内发布的,且品牌的商品总销售额低于 500 万美元。“有潜力”则意味着商家的产品至少有 5 条评论,平均评分在 3.5 以上,且有资格成为 FBA(fulfilment by amazon 货物由亚马逊统一配送)商家,有资格带亚马逊的 Prime(亚马逊精选) 徽章。这些门槛勾勒出一个比较清晰的商家画像:商品受消费者喜欢,但在营销、策划、内容等方面需要帮助。
不同地区的 Launchpad 政策稍有不同,但大体上会为商家提供更多内容上的建议、营销辅导、更多的曝光机会,还会为他们策划专题活动,或直接进行资金支持。对于初创企业来说,能在哪方面获得帮助都显得弥足珍贵。
黑人历史月(2月),亚马逊为黑人卖家做了专题活动,卖产品的同时邀请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图源:亚马逊官网
在电视投放上,Lyre’s 的思路也很开阔。
每年 2 月 22 日是国际玛格丽特日,致敬经典鸡尾酒玛格丽特和成就了它的龙舌兰酒。Lyre’s 的调酒师 Marc Romanin 在这一天登上了澳大利亚早间脱口秀节目 Studio 10,用产品调制了无酒精版本的玛格丽特,简单介绍了 Lyre’s,还邀请主持人品尝了这杯开车也能喝的酒。
图源:Facebook@Lyre’s Spirit Co
之前,Lyre’s 的朗姆酒口味饮品在英国乡村文化综艺“Love your Weekend”上也有露出。
Love your Weekend 由农业记者 Alan Titchmarsh 主持,每周锁定一个主题,邀请嘉宾进行探索,深入了解英国乡村的自然特色、风土人情和由此诞生的制造业、手工业文化。
在节目里,Alan 和两位演员共同品尝了三款朗姆鸡尾酒,其中之一就是 Lyre's。
图源:Facebook@Lyre’s Spirit Co
两个节目里,Lyre's 的出场时间都不长,但对一个用户基数不大,知名度还不高的新品牌来说,电视投放的时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合适的场景、契合的主题下出现。
这两档节目,前者让观众知道,Lyre’s 能做像酒但不是酒的鸡尾酒,打入任何饮酒场合。后者则将 Lyre’s 融入英国源远流长的酿酒、饮酒文化中,让人每次想起主持人讲的本土酒厂故事,想起那期节目里的木质小屋和暖黄色的灯光,就能想起 Lyre’s 的酒瓶,和嘉宾第一次听说无酒精鸡尾酒时新鲜的表情。
此外,无论是亚马逊还是电视综艺,这些第三方都拥有更庞大的受众群体,更权威的形象。能在这些渠道上露出,相当于 Lyre’s 也得到了品质和品牌上的背书。
03
“无酒精烈酒”到底能被买账吗?
Lyre’s 欧洲市场部副总监曾说,全球上百个无酒精饮品品牌中,Drinks International 认定 Lyre’s 排名第二。其味美思(一种加香加强的葡萄酒,常作为餐前开胃酒。著名鸡尾酒马天尼、曼哈顿中都加入了味美思)等产品甚至在口味上超过了有酒精的味美思,在大赛中获奖。
但即使如此,“无酒精饮品”这一品类在大众市场上还是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
在海外,大部分消费者仍不认可无酒精饮品的口味。在他们眼中,无酒精饮品就是酒的替代品,其购买动机也是为了找到像酒但不是酒的东西,更轻松地度过 Dry January。但没有了酒精,饮品注定会丢失酒体的层次和风味,尤其是金酒、威士忌这种没有甜味的烈酒。根据 Lyre’s 在 Facebook 上收到的评价,整个系列中最受好评的也都是带甜味的利口酒。有品酒经验的消费者说其麦芽威士忌“酒体单薄”,虽然还原了威士忌入口后的烧灼感,但还是无法纯饮。
这也是为什么,除了 Lyre’s 执着于复刻烈酒风味,其他品牌都在营销层面尽量避免提起“酒”这个字。
最早做烈酒替代品的 Seedlip 受到蒸馏酒的启发,用草本植物、水果等蒸馏出无酒精的饮品,得到的产品也与蒸馏酒有相似之处。但 Seedlip 会直接用口感命名产品:Garden 108 带有草本味道,Grove 42 果味较强,Spice 94 则有较浓的香料味。有消费者评论产品喝起来不像酒时,Seedlip 也会表示自己的产品“不是酒”;另一品牌 Ritual 虽然会将产品直接命名为“Rum Alternative”——朗姆酒替代品,但会更着重强调饮品的原材料,比如生姜、苹果,强调产品的天然、健康。
Seedlip Garden 108
图源:Seedlip 官网
在国内,没了“全民饮酒”的社会背景,这类饮品的市场似乎更小了。
根据 Lyre’s 微信小程序的“自由地图”,其产品目前已经入驻上海、北京、广州、西安等 18 个城市中的酒吧,天猫旗舰店上也有售。但上海某酒吧的工作人员告诉刀法研究所,这些产品在酒吧里的位置“十分尴尬”,短期内应该也不会再进货这类产品。
该店的调酒师说,Lyre’s 的产品目前只会用在 mocktail(无酒精鸡尾酒)的调制上,给因为开车不能饮酒的顾客喝,并不会用 Lyre’s 调制低度鸡尾酒。
背后的原因有二:一是成本问题。“降低酒精度可以通过少加酒,多加果汁来实现。”调酒师说。一瓶 Lyre’s 的产品,天猫旗舰店售价 400 元左右。用它调同样度数的低度鸡尾酒,成本过高。
第二个原因,是国内消费者对烈酒、鸡尾酒的期待不同。不同于啤酒,鸡尾酒进入中国的时间更短,消费群体更窄,消费频率也更低。因此大多数人对鸡尾酒的期待,主要还是落在“酒”字上。“大家来点鸡尾酒,大多都会点中度以上的,追求入口的酒精感。”酒吧的工作人员说,“这种酒精感是无法模仿的,只能来自酒精本身。”
文化差异导致的品牌困境,或许只能靠文化解开。这也是为什么,无醇啤酒比无酒精烈酒在中国更好卖——中国也有亟待改善的酒桌文化,但酒桌上摆着的是白酒、啤酒,而非烈酒、鸡尾酒。那些愿意消费鸡尾酒的人,反而大多都是想喝醉的人。
如果有一天 Lyre's 开始复刻白酒风味,其在中国市场的体量或许会迎来暴增。
04
结语
无酒精烈酒或许是一个伪命题,但产品本身并不是。
成年人缺少一种有“成年味儿”的,健康的,非酒精的饮品——疫情之后,人们对健康话题的关注度提高,这种需求也亟待满足。Lyre’s、Seedlip,以及海内外低度酒、无醇啤酒的兴起,都是因为他们率先洞察了这一需求。但短期内,行业内还未探索出这一需求的最佳解决方案。
无醇啤酒品牌新零创始人 Leon 在接受 FoodPlus 采访时曾说:“人类现在合法的成瘾物质大概只有几种,尼古丁、酒精、咖啡因、糖还有辣椒素。前四种的工作机理是刺激大脑产生多巴胺,除了咖啡因外,另外三种已经被人们公认为不健康物质。目前尼古丁的解决方案是电子烟、糖的解决方案是代糖、但是酒精还没有人去解决。如果说元气森林解决了糖的问题,那么新零就要去解决酒精的问题。”
解决需求,探索最佳方案…奔跑在这一赛道的创始人眼中,或许这才是“无酒精饮品”的迷人之处。
reference:
1. 艾媒咨询:2021-2022 年中国低度酒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 BBC英伦网:揭秘英国职场上的饮酒文化
3. FoodTalks:无酒精烈酒品牌LYRE'S专访:带着长期的眼光去做正确的事 | 酒零后
4. 知乎:亚马逊 Launchpad(亚马逊发明家计划)
5. Alcohol Change UK: The Dry January story
6. Food&Drink Business: Day 1 for Australian food and beverage start-ups: Amazon Launchpad takes off
7. The Guardian: Alcohol-free months are all the rage – but will a sober October lead to long-term health benefits?
8. The Spirits Business: No-ABV brand Lyre’s valued at £100 million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