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岁的软件工程师罗伯·瑞尼哈特(Rob Rhinehart)创造了一种名为 Soylent 的米黄色营养糊。图为罗伯·瑞尼哈特展示 Soylent。
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的预测,到本世纪中叶,全球人口将达 90 亿。飞速增长的人口带来天文数字的食物需求,全球消费者对食物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升高,再加上全球变暖、气候异常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人类面临的食品问题越发严峻。
蛋白质是食物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人类最主要的蛋白质来源是肉类。但是,研究人员预计,到 2050 年,全球的肉类需求和肉类价格将增长一倍,未来我们将无法通过传统的生产方式来满足全世界的肉食需求。
“想要获得肉类食物,我们需要大量的土地和水资源,对环境影响极大。简单地说,要满足 90 亿人的肉类需求,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没法要求所有人都变成素食者,所以我们需要找到更多的出路:创造肉类,同时不消耗资源。”今年早些时候,比尔·盖茨在他的个人官网 Gates Notes 上写道。
24 岁的软件工程师罗伯·瑞尼哈特(Rob Rhinehart)认为,每天在吃饭这件事上浪费无数时间、金钱和精力实在是太麻烦了,于是他创造了一种名为 Soylent 的米黄色营养糊,看起来十分类似豆浆。
这种替代食品旨在满足人类日常的营养需求,而且价格十分低廉。罗伯表示,Soylent 里含有人体需要的所有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氨基酸、糖类、脂肪等。根据《福布斯》杂志的报道,罗伯已经连续七个月依靠 Soylent 过活,几乎彻底摈弃了其他所有食物,他认为 Soylent 完全可以充当正餐。不过同时罗伯也表示,食用 Soylent 的同时偶尔吃一点其他食物作为调剂也不错。
罗伯和他的产品一经出现立刻大受关注,他收到了成千上万封 Email,现在有 50 个人志愿充当尝试 Soylent 的小白鼠。更为疯狂的是,他在众筹融资网站 indigogo 上发起筹资活动之后,不到一个月便募集到近 80 万美元的投资,Soylent 迅速进入商业化阶段。
Soylent 做成粉末状,用水冲泡开,就成为一种米黄色营养糊,看起来十分类似豆浆。
罗伯的“豆浆”售价为每份套餐 65 美元,可供一周食用。目前,Soylent 已在全球收到了超过 100 万美元的预购订单,9 月,Soylent 公司预计将发送十四万份产品。
作为一颗耀眼的新星,Soylent 也遭到了不少质疑。质疑的声音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罗伯本人并非营养学科班出身,他配制的 Soylent 是否真的能满足人体的需要?第二,我们对食物的要求除了营养之外,还有口感、香味、咀嚼的过程等方方面面,Soylent 显然无法满足这些要求。
对于第一个问题,罗伯表示自己七个月来的实践已经可以证明很多东西,比起最初的版本来,现在的 Soylent 的配方已经做过调整,营养成分、味道、质地和口感都有所改善。而且,Soylent 是绝对安全的,它已经通过了美国食药监局批准,看起来也远比大部分美国人或是索马里人吃的东西更健康。
而对于咀嚼的问题,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人类进食时之所以要先咀嚼,目的正是为了让食物更接近液体的形式。液体正是最容易吸收的营养形式。”
直接从色香味俱全的大餐一下子跳到营养液,这个转变也许有点太猛太难以接受。没关系,我们还有许多没那么激进的研究者正在致力于人造肉类的开发。
今年 8 月,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生物学家马克·波斯特(Mark Post)在实验室里培育的牛肉进行了首次公开试吃。将牛肉加工成汉堡里的肉饼之后,主厨和两位嘉宾在现场进行了试吃并对它作出了评价。
美食家汉妮·鲁特兹勒(Hanni Rützler)表示:“味道挺浓郁,接近肉了,不过嚼起来没那么多汁。”作家乔希·斯康沃德(Josh Schonwald)则评论说,纹理和口感十分接近真肉,不过唯一缺少的就是肥肉的部分。
两位“小白鼠”都达成了共识,的确很像肉,就是缺了脂肪。波斯特博士表示,他的团队目前正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也许再过几个月大家就能看到有肥肉的人造牛肉了,他说:“我们知道,肉的味道和肉汁都来自肥肉。”
今年 8 月,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生物学家马克·波斯特(Mark Post)在实验室里培育的牛肉首次公开试吃。
当然,这块实验室里以细胞组织培育技术生产的牛肉价格不菲,一小块肉排的成本高达 32.5 万美元。波斯特博士对 CNBC 记者表示,如果人造牛肉能够量产,最便宜大概可以做到 70 美元一千克。虽然这个价钱仍然比现在的牛肉要贵一些,但是作为更环保、更可持续的肉类生产方式,它仍然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今天,全球约五分之一的温室气体来自畜牧业的产业化生产。牛津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实验室培育的肉类土地占用只有传统畜牧业的 1%,而水的消耗量只有传统畜牧业的 4%。波斯特博士认为,“未来数十年间全球的肉类需求即将翻番,为了满足这样的需求,肉类的生产方式必须进行诸多激进的变革,人造牛肉只是其中之一。”实验室里培育的肉类要摆上超市货架,或许还需要十数年的时间,但至少目前,我们已经看到了第一缕曙光。
科技 VC 青睐新型食品
目前,全球致力于研究人造肉的团队共有大大小小数十个,这些团队背后自然少不了科技投资者的身影,譬如波斯特博士的资助者便是谷歌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根据《华盛顿邮报》的报道,比尔·盖茨也投资了一家新兴公司 Hampton Creek Foods,这家食品新兴公司的主要目标是使用植物蛋白替代鸡蛋;无独有偶,贝宝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彼得·泰尔(Peter Thiel)也投资了一个利用动物干细胞培养肉类和皮革的项目。
除了这些看起来比较“保守”的项目以外,还有科技投资者将眼光投向了昆虫。联合国粮农组织曾提出,昆虫生产在能源、空间和时间方面的利用效率都更高,用昆虫来替代传统肉类,可能是为全球不断增长的人口提供足够粮食的关键。2012 年成立的微型农场(Tiny Farms)公司诠释了这一主张,该公司表示,目前全世界有超过 20 亿人把昆虫作为一种食材,美国人也许也应该尝试一下新口味了。目前该公司业务尚处于初级阶段,他们正在努力解决昆虫农业面临的观念障碍(消费者很难将看起来毛骨悚然的昆虫当作主餐)和监管障碍(食品安全)。未来他们将提供相关的技术和培训,扩大可食用昆虫的生产。
如果你觉得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吃虫子,那么做成能量棒也许会让你感觉好一点。Exo 公司目前正在募集资金,希望建立一家工厂,为大众生产以昆虫为基础的蛋白营养棒。他们在网站上宣称:Exo 将向西方国家推出世界上最有营养、最可持续的蛋白质来源之一:昆虫。
无论是人造牛肉、饲养昆虫还是直接饮用的营养液,数十年内,我们的餐桌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饮食界的革命浪潮正在兴起,其中孕育着无数的科技与财富传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