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乌龙事件引思考 社会舆论需要"谣言粉碎机"

中国食品报
2013.12.25
近期,我国台湾部分媒体一则关于方便面含重金属的报道,不但引发当地消费者的困惑,余波还传至大陆……媒体运用绘声绘影的跟进与转载,让小涟漪掀起大波浪。食品安全的阴影似乎又重新聚拢来。最后,政府的介入,专家的辟谣,才稍稍平息这场或可用“乌龙”来形容的所谓食品安全事件。
从几年前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开始,食品安全问题就困扰着老百姓的心。重塑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是政府、学者、企业、媒体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民以食为天”,诸如“吃了吗”“吃什么”会比其他问题更为老百姓所关注。随之,有关“食”的各种议题也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然而,近期由台湾媒体传出方便面含重金属事件被内地媒体、网络乌龙报道,却不能不发人深思。
关注重大民生议题是媒体的责任。但是,媒体切莫忘记“忠于事实,向读者负责”的从业原则,更不能忽视理性分析的专业态度。如果媒体在进行一则报道前,能做好功课,诚恳请教业内专家,多角度、多方位地从专业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案,这样的报道才能更具真实性、客观性。如果媒体在转载相关新闻前,能够抱持怀疑态度,向专家或政府求证后再报道,相信这样的报道将更能赢得公众的尊重和信任。
毋庸讳言,网络时代的媒体竞争更加激烈:已不仅仅限于媒体的业态,而是连个人都能透过网络成为“自媒体”。一些媒体在追求“时效性”的同时,却忽略了“客观真实性”。可以想象,如果媒体放松对“客观真实性”的坚持,极有可能对社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不加求证的报道,都可能会让政府、专家、食品企业、质检机构以及若干从业人员合力重塑“食品安全信任”的努力功亏一篑。
值得庆幸的是,近期台湾媒体报道所谓的食品安全事件到头来只能算是警报:相关食品监管机构的快速反应,为整个事件定了基调;专业学者们则透过“自媒体”进行科普,辟谣有可能蔓延的“大乌龙”;媒体在发现转载信息有误后,能够将正确信息跟上,让状况可控。
话说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现状真的到了令人谈之色变、无可救药的地步吗?事实远比我们看到的要乐观:今年7月,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发布了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排行榜,中国在107个国家中排行42,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得分较高,食品安全水平被评估是处于世界中上游。当然,对于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的中国来说,中上游的名次似乎还是有待提升,但正如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所说,“这至少说明,我国食品安全有不错的基础”。
本届政府也比以往更加重视食品安全:将食品安全管理列入重要民生议题——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组建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整合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环节;今年10月份,《食品安全法》颁布后首次大幅修改,并向公众征求意见;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进一步明确,要“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在政府各种举措的完善之下,食品企业也比以往更加如履薄冰,将食品安全纳入生产成本,以实际行动回应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期待。
此外,食品安全的重塑过程也离不开媒体的支持。“舆论监督”一定是首当其冲的,作为“老百姓的眼睛”,媒体一定要秉承公信力,说实话,说真话;除此之外,应利用传播资源“重塑公众信任”,对于食品安全好的举措、好的行为、好的企业予以关注和报道,遇到出现食品安全隐患时多方求证、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报道,不夸大其词,不危言耸听。久而久之,在重建大众食品安全信任的同时,媒体也在提升自己在大众心目中的社会公信力。
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信任重建也非一朝一夕之事。消费者需要多点耐心多点理解,也应当积极主动加入这一民生工程。在全民网络的时代,微博、微信等已经极大扩充了媒体的概念,普通个人也可透过网络的加持成为“自媒体”,重建食品安全信任需要每个个体的参与,不盲听盲信,确认后再转发,不随意发布恐慌类言论等。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认为,有效传播科学信息,让消费者走出认识误区也很重要……尽管困难重重,但重建人们的食品安全信任完全有可能。
食品安全问题像“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我们每个人的头顶。理性看待食品安全议题,多去关注食品安全管理,如有害物质在食品生产、流通环节是否能够被有效控管,避免对消费者产生危害等。重塑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对于企业而言,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以切身行动提升产品安全和质量;对于政府而言,落实公权力推动完善的食品安全环节;对于媒体,背负着的责任更重大,做老百姓的眼睛,也要做谣言粉碎机,不做乌龙报道,不辜负老百姓的关注与期待。
食品创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中国食品报
回顶部
评论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微信公众号
Foodaily每日食品
扫码关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众号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