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乐
来源:南风窗(ID:SouthReviews)
当听到主播陈洁KiKi喊“让我们欢迎猕猴桃大叔田强”时,田强快步走上前去。直播间里强烈的打灯让他忽然紧张。他略带僵硬地挥了挥手,对着前方说“大家好”,工作人员轻轻把他往中间扶了扶,小声示意他,“镜头在这里,田叔”。
他开始回想事先手写了三页信笺纸,反复演练的上播时要说的台词——
“大家好,我是田强,来自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眉县……第一个我要说的是,很高兴参加天猫双11‘农货多一件’的活动……”
田强手写的上播台词
下播看回放时,他有些懊恼。因为紧张,这些台词说得磕磕绊绊。
他千里迢迢下山,就是为了这珍贵的3分钟。
01
与猕猴桃结缘,赚到第一桶金
1994年,春风刚刚拂面而过。二十出头来岁的田强是县农商银行的一名驾驶员。这是一份好差事,不用坐班,经常跟着领导四处考察,日子稳定滋润。有一次,他送领导去邻县考察途中,偶然结识了当地一名村民,闲聊时对方说,自己在种植猕猴桃,这种水果很好卖,一年下来有8000多块的收入。那时候,田强还从来没听说过猕猴桃这种果子,但被这个数字震惊了,他当时的月工资才200元,同期县城公务员的收入不过也才300多元。
他问对方要了一株果苗,抱着试试的想法带回家。他家住在县城边上,有一块10亩大小的闲地,他想打理出来试试。没有经验,没有技术,一切都是从0到1的摸索,幸而工作清闲,也没有过重的家庭负担,让他能抽出周末,节假日的精力打理果园。猕猴桃第一次种植有3-4年的挂果期,经过漫长等待。1998年,果树稀稀拉拉结了几颗果子,到1999年秋,他迎来真正的收获。现在看来,他的第一次种植方式非常粗放,种的也是如今退出主流的品种“秦美”,绿心,大个头,皮糙毛多,口感偏酸。果子很少,谈不上丰收。但没想到真有客商找上门,包了他所有的果子。这一次尝试,带来实实在在的3000块收入,接近他一年的工资。
田强
他自然想要继续,却遭到父亲旗帜鲜明的反对。父亲觉得,一次赚到钱是侥幸,下次不一定有这样的好运气了。这种观念也是当时大多数村民的顾虑——种植猕猴桃投入较大,需要铸水泥钢绞线,搭架子。大部分村民担心这么搞把地给糟蹋了,最后万一没人来收,这果子不像苹果和梨,放不了太久,要是软成一泡水,烂在枝头,可怎么办。
当时,田强的想法也不甚坚定,也不敢完全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这种丑丑的桃身上。他和父亲分了家,带着分家的钱去了远方。千禧年伊始,对年轻气盛的年轻人来说,比起重复书写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远方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就这样天南地北漂泊了十年。
这十年也是眉县猕猴桃产业蒸蒸日上的年代。第一批吃到螃蟹的人抹抹嘴,后来者迅速跟上。从秦美,海沃德到徐香,品种不断创新,猕猴桃的种植技术也愈发成熟。到今天,如果你开车在眉县转一圈,景色惊人地统一,公路两边遍野都是矮矮的猕猴桃果林,几乎看不到其他作物。据统计,眉县的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县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而整个眉县的猕猴桃产量占到全中国的15%。
年近四十,在外漂泊了十年的田强决定回家,种猕猴桃去。他把后半生的希望,寄托在这颗小小的丑丑的桃子身上。
02
行情最好的那些年,蕴藏着危机
陕西眉县地处秦岭主峰太白山脚。曾经,贫困让这里的人们不断从土地里刨找着机会。人们种过苹果,种过梨,种过辣椒,种过甜柿子……然而无一而终。也许是因为水土,也许是因为风气,各种作物总是流行个几年,让少数人赚些不太多的钱,就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被村民抛弃在致富想象之外 。
但不偏不倚,眉县成了猕猴桃的优生区。这里拥有适合猕猴桃树生长的平坦地形和优质水源,并且气候也特别符合猕猴桃的生长特性。眉县地处渭河以南,比北岸地带温暖,冬季不会有严重的冻芽现象;同时,这里比南方更低的气温,又有利于果子在休眠期的营养成分积累。各种条件让眉县猕猴桃的口感和含糖量俱佳。
眉县地形平坦,位于太白山脚下
一户普通的果农通常种3亩左右,每亩地年产量4000斤到5000斤。2012年左右,当地猕猴桃一斤能卖到7块钱。那些年,村子里大部分的家庭,一年就靠猕猴桃的收入就达到十万元。
回到田家寨村后,为人实在的田强被村民推举为生产队队长。他每天都在琢磨,如何让眉县的猕猴桃更上一个台阶?他开始频繁地往农科所跑,请专家来给果农授课。他也四处打听十里八庄哪里有种猕猴桃的好手,请过来和大家分享。专家讲理论的多,果农大多昏昏欲睡,他就和专家沟通讲解方式,调整讲课重点,乡村土专家用质朴的大白话,大伙儿听得特别认真,还掌声阵阵。比如,在土里倒入菜籽油榨油后留下的油渣,可以增强土壤的肥力;在刚发芽的枝条上把多余的芽子抹去,可以使枝条的营养供给更充分。农业科学理论与乡村土法子的结合,客观上促进了当地的种植技术逐渐提高。
田强和当地果农在一起
田强还记得那些年果农的牛气的样子。收货的客商来,果农下巴一抬,问个价,对方若是报上个不满意的数,扭头就走,一句多的话不说。因为他们知道,源源不断的客商正在来的路上。周边产区冒充贴牌眉县猕猴桃的现象层出不穷。还有各地前来到眉县来学习猕猴桃种植技术的人,从周边县市,到河南,山东,湖南,湖北,甚至还有从西藏过来的,跃跃欲试想把猕猴桃搬到高原去。
但田强已经敏锐地看到潜伏的危机。收货的客商大多以个头论优劣,这让部分果农过多使用膨大剂。同时,周边地区的种植户多了起来,收购价格年年波动。长此以往,眉县的猕猴桃很可能陷入竞争沼泽。
他意识到,粗放的种植只能长出品质不佳的果子,长此以往,注定在竞争中失去优势。只有走高品质路线,才能和别人形成差异,走得长远。2017年,他联合了十几户理念一致的果农成立了合作社,尝试走一条和以往不一样的精细化种植之路。
03
走难而正确的路,寻找被看见的可能
风向从2017年一下子转变了。那年秋天,以往蜂拥而至客商来得晚了,数量也骤然减少。田强庆幸自己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但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正确的选择同时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精细化的种植,贯穿在从播种到挂果的每个环节之中。猕猴桃苗雌雄异株,而且花粉重,气味较淡,不利于自然授粉,因此必须充分地进行人工授粉。接着,需要规范营养液的使用,严格使用国家认定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还要增施有机肥;合理负载,把奇形的小果子提前摘掉。除了需要投入更多精力,还需要投入更多经济成本。比如有机肥,一般两三年才能使土壤肥力有明显变化,而这种变化,再转化为市场认可和好价格,又是一段很远的距离。
这对于注重实际利益的果农来说,是较难接受的。田强四处推广合作社的精细化种植方法,经常收到的反馈是:老田,你说的精细化,当然对,但是咱用不起。
猕猴桃果园
大多数收购商只看果子的个头大小,只要卖相好,就能卖高价。甚至有果农对田强说,宁愿拿化肥残料种出来的猕猴桃,你卖3块钱,我哪怕卖2.8块也行。你走高品质种出来的果子,别人才收3.2块,算算成本,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
田强一遍一遍地告诉果农,不能看眼前利益,要看长远。对方说,以后的事,那谁也说不准。因为难,也有一些一开始跟着他行动的果农,走着走着,就不走了。
田强知道,要想让果农改变观念,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打开销路。让高品质的猕猴桃找到广阔的出路。卖出好价钱,果农自然就改观了。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数字时代,要让自家的好货被看见,实在太难了。
今年天猫双11,阿里巴巴发起“农货多一件”的助农倡议,邀请淘宝主播在直播间多带一件农货,让农产品从后排到前排,当3分钟主角。希望以这样的方式,让更多宝藏农产品,走出田野和大山,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爱。
天猫双11发起“农货多一件”倡议
天猫双11这样的超大型消费场,是无数商家和千万消费者的瞩目之地。在热闹和喧嚣中,农产品很容易被淹没在其中。阿里巴巴给农产品留出一方小小的舞台,体现出可贵的善意和暖意。
在活动期间,和田强的猕猴桃一起的,一共有1500多款来自欠发达地区的优质农产品,走进淘宝直播间,成为3分钟的主角。
对田强来说,这是来之不易的机会。此前,他没怎么看过直播,更别提走进直播间。他担心自己笨嘴拙舌,搞砸了,辜负了乡亲们的期许。最终决定一试的,源于自己内心的信念:真正的好货,就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田强进入陈洁KiKi直播间
11月5日,他从眉县出发,乘高铁,转汽车。千里迢迢,出山进城,来到位于杭州的陈洁KiKi直播间。
短短3分钟,也许可以改变一颗猕猴桃的命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