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eleste Ji
来源: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
欧睿国际发布的《2022全球十大消费者趋势》指出,2021年,67%的消费者尝试通过日常活动为环境带来积极影响,1/3的人们正在积极主动地减少个人碳排放;1/4的消费者采用碳抵消补偿方法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另据凯度发布的一项全球研究报告,有87.5%的消费者在乎自己购买的产品是否符合“减量包装”标准,其中20%的人每天采取行动来减少日常的包装浪费。
在食品包装行业,近几年逐渐流行绿色包装概念,即以3R(Reduce、Reuse、Recycle)+Renewable(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为原则,致力于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资源循环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三大价值主张;从包装的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去实现塑料的减量化。
图片来源:DNP
日前,在刚刚落下帷幕的日本第47届木下奖中,数款来自食品企业的包装方案为我们展示出“绿色包装”的高设计水准。很多获奖产品均从日常用品的使用体验中汲取灵感,在每一个环节上将可持续理念贯彻到极致。
Foodaily选择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三件作品,从减塑的不同阶段进行解析,希望为国内品牌提供一些对绿色包装设计的借鉴与启发。
图片来源:RICOH
全球范围内塑料垃圾造成的海洋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日本政府制定的塑料资源回收战略中提出“到2035年,通过100%再利用和回收,有效利用废旧塑料”的目标。这一战略直接推动了PET 瓶的回收行动。然而,在回收过程中,很多人发现将标签与瓶身分离相当麻烦。但去除标签纸的话,则无法在 PET 瓶上书写法律要求的信息。这让减塑行动陷入了僵局。
尝试转换一下思路:假如标签从 PET 瓶上消失,并且瓶身上的必要信息不用墨水书写,回收塑料是不是就变得容易了?消费者不必担心要撕掉标签、与瓶身分类回收的繁琐,从而提高回收率;饮料制造商可以降低打印标签的成本,也可以践行对环境的保护承诺;PET瓶回收商则减轻了分拣工人的负担和劳动力成本。这是一项消费者、制造商和包装回收公司三方共赢的技术。
由于日本PET瓶独立设计指南中不允许在PET瓶上直接喷墨印刷,因此,激光刻印成为去掉瓶标后首选的信息印刷方式。
基于此想法,日本著名的光学机器制造商理光(Ricoh)利用自己在印刷领域积累的高清紫外激光打标技术,开发出一种在透明树脂上进行激光打标来实现“无标签PET瓶”的解决方案。即通过用激光对PET瓶的表面进行轻微加工,可以在不使用标签或墨水的情况下写入必要信息。
此项技术突破在于能够在饮料PET 瓶上表达精细字符甚至复杂的日语汉字,这是传统 CO2 激光器无法实现的。激光产生的划痕深度小于毛发厚度的几分之一,通过精细绘制,小到成分指示等小字符(约6pt),大到徽标标记和插图,都可以在瓶身上展现。与此同时,通过控制光散射,划痕区会呈现高度可见的白色,而未被激光损坏的区域则是透明的。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能确保标签的可见度,同时又不影响PET瓶的强度。
朝日软饮料集团看到了无标签PET瓶的巨大潜力。2021年11月,他们与理光合作推出食品行业首款采用激光打标技术的完全无标签产品“朝日十六茶”PET 630ml。在适销性方面,计划销售量1200箱在亚马逊EC限量销售中全部售罄,产品获得较高评价,平均评分为4.8分,收获了许多积极评价。此款包装也因此荣获2022年日本包装大赛饮料包装类别奖、2022年Good Design Award优秀设计奖、2022 年亚洲之星奖(ECO PACKAGE)、 2023 年世界之星全球包装奖(WORLDSTAR GLOBAL PACKAGING AWARDS)和第 47 届木下奖“新規創出部門奖”等多项殊荣。
图片来源:RICOH
PET瓶回收促进会的调查显示:日本的PET瓶回收率已达85%,高于美国的21%和欧洲的42%。如果全球范围内的回收率得到提高,就能向环境友好的循环型社会迈进一大步。然而,这项技术在商业化道路上还面对着一堵高墙——速度。激光打标目前还难以匹配实际生产线的速度。
2022年3月,康师傅冰红茶在国内率先推出“无标签包装”,此后,东鹏特饮、百事可乐等也相继推出此类包装,用电子标签、浮雕工艺、激光技术等方式取代产品标签。从目前的使用效果来看,浮雕工艺对于瓶子厚度的要求较高,会对瓶身机械强度产生一定影响。而激光打标的操作深度仅为头发丝的几分之一,对瓶子几乎不产生影响,也有利于实现瓶身减量化。当然,激光打标的操作门槛更高,对包装生产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
“朝日十六茶”PET新包装所代表的的激光刻印工艺无疑赢得了大奖评委们的认可。能否真正成为饮料行业去瓶标的首选技术,还需要市场的更多检验。
图片来源:DNP
产品创新的终极意义或许就在于人类总是在不断追求更美好、更可持续、更舒适的生活方式。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单人家庭和双收入家庭增加的大环境下,个人用餐、缩短工作时间和简单膳食的需求凸显,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DNP)开发的可在微波炉中烹调的“DNP隔热纸杯HI-CUP”能够帮助用户直观且无压力地实现烹饪,同时有助于减少塑料使用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荣获第46届木下奖“研究開発部門奖”。
作为微波加热容器,首要考虑的就是隔热性和阻隔性。隔热性来源于“杯体”和“外纸”双重结构中的空气层,而阻隔性则是通过改变杯层组成和容器结构等独创性设计得以实现。例如,当需要高阻隔性时,通过在盖材和杯体的层状结构中设置铝箔或透明蒸镀等阻隔层,并采用“刮边”技术将纸边刮折到杯子的容器结构上,从而增加阻隔性。
图片来源:DNP
为完美适配微波炉烹饪,DNP在设计时加入了很多小巧思。比如,传统的纸杯在微波炉中加热时,由于微波产生的热量集中在杯身和底部材料重叠的杯脚上,会存在烧焦的问题。有鉴于此,DNP开发了独特的加工技术,通过将“杯腿”向内折叠,让纸杯底部更平坦。在微波炉中加热时,热量不易积聚在底部,有效消除烧灼的发生。同时,为满足单身人士和老年人家庭对简化饮食和食用便利等需求,提供了不同长宽比的容器,用一台微波炉实现“煮”、“蒸”等多种烹调方式。纸杯可以在短时间内煮熟里面的食物,可以直接用作隔热餐具,省去清洁的过程。更夸张的是,为了沉浸式体验微波烹饪的快乐,DNP还给纸杯搭配了一个带有小“蒸汽口”的盖子,可将加热时的蒸汽自动释放,让杯子里的食物始终在密封状态下完成烹饪。“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这一个小纸杯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图片来源:DNP
DNP微波纸杯不仅体现出人文关怀和对于产品功能的极致追求,更重要的是践行了对减塑承诺的使命必达。以可再生的纸张为主体,与植物源塑料配合使用,与相同尺寸的塑料容器相比,微波纸杯可减少约90%的塑料使用量,约54%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此外,由于纸杯很容易压碎并丢弃,也节约了更多的垃圾处理空间。
据Foodaily了解到,目前国内还未有相似的产品创意落地。那么,哪些品类和场景可以成为微波纸杯的试验场呢?
便利店中的短保速食产品因其新鲜、快捷正在成功抢占打工族的一日三餐。在各类包装形态中,杯装速食(如早餐粥、代餐奶昔等)具有更适宜的份量、加热后可以手持食用(边走边吃)等优点,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微波纸杯是否可以成为此类产品的新包装方案?
此外,可以整包装直接微波加热的预制菜也具有相似的便捷度优势。将微波纸杯变形为微波纸袋,用来装预制菜,不仅能提升预制菜包装的“环保指数”,而且当不慎加热过度后,人们对于纸杯的安全性担忧会远小于传统的塑料包装。这样看来,微波预制菜市场还能有什么理由拒绝纸质包装呢?
图片来源:木村容器株式会社
在越发挑剔的消费者眼里,既想对环境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也希望能从中获得新鲜感。塑料包装的减量化对消费者也许还没有足够大的冲击力,并不能成为刺激购买的直接诱因。要想吸引消费者,不妨瞄准消费者未被满足的新鲜感。
与塑料杯相比,铝杯拥有很多人们忽视的优点。首先,铝的导热性高,作为容器时可快速散热,不管是手握还是口尝,都能为消费者提供冰爽的刺激。同时,铝材起泡性良好且能长时间维持气泡,对香气的保留也更加持久,与啤酒、气泡水等饮品的适配度更高。铝杯不会发生有机溶剂溶出的现象,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同时不吸附香气,能更好还原食物风味。铝材在印刷和外观设计上具有高自由度,压花提高设计感,环形凹线使其更容易抓握和增加抗压强度;而独特的冰冷气质在设计上非常加分,也易让铝杯成为传达品牌调性、与消费者交互的重要媒介,以此引发社交话题或者提高品牌价值属性。
图片来源: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虽然在使用上有众多优点,但传统铝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染和油墨污染却让铝杯的地位变得有些尴尬。荣获第47届木下奖“新規創出部門奖”的Lumisus铝杯很好地解决了这个痛点。普通铝杯在加工过程中使用了润滑油和冷却液,成型后需要大量的水进行清洁,而Lumisus所使用的aTULC罐是拉伸熨烫成型(ストレッチ・アイアニング成形),利用PET薄膜进行层压加工,所以无需润滑液和内涂层,也因此省去了清洗过程,不仅极大节约了水资源,还减少了油漆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显著降低了铝杯的重量,将对环境的影响尽可能降低。
图片来源: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在国内,2020年新“禁塑令”的出台,推动了塑料禁用、限用的历史进程。同时,三年疫情冲击也让消费者更加关注食品包装安全问题。最新研究表明,相比于塑料、玻璃等材料,新型冠状病毒在铝材表面的存活时间是最短的,仅为2-8小时。因此,铝箔非常适合作为生鲜食品冷链储运的包材。在餐饮和外卖市场上,越来越多商家选择铝箔餐盒,正是看中其良好的密封性、阻隔性、可压缩回收等特点,其中不乏迪士尼、西贝餐饮、避风塘美食、盒马鲜生等知名品牌。
04
结语
包装本无灵魂。但设计者在包装中注入的人文关怀和环境使命,却可以让包装保持持久的生命力。保护环境,似乎是一个宏大命题。但其实它又很小,小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出一点努力。获得木下奖的这几款绿色包装,展示出日本食品企业对于包装与环境的深度思考。
“双碳”成为国家战略尚不到3年,国内食品包装的减塑之路也才刚刚迈开。如何开发出更多融入绿色理念的实用性包装,不仅需要广泛借鉴全球优秀的包装设计作品,也需要企业勇于尝试。包装减塑,永远在路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