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产品形态的演进(二)

吾爱咖啡实验室
2023.08.24
合格的咖啡从业者,需要掌握的已经不仅仅只是吧台技能,而是对物料本身一个多层次综合的认知、学习、使用能力。

文: 陈耀东 骁垚

来源:吾爱咖啡实验室(ID:gh_19ca2f86ff7b)


上接《咖啡产品形态的演进(一)》


(三)2018年~现在:中国咖啡本土化、自发进行中的中国咖啡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咖啡本土化这个定义本身是不太好下的:因为首先要明确的一个核心定义就是,什么叫做中国咖啡本土化,其特点是什么。


然而目前不论哪一个类型的C端产品都出现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变化:符合国内消费者自身消费习惯的咖啡饮用,带来的产品变化和消费情景变化,这个趋势已经不可逆的发生了。2018、2019两年,消费者用咖啡配炸土豆、炸豆腐、油条、烧麦只是稀稀拉拉的出现,业内很多公众号、行业资讯对这样的操作彼时只是直呼看不懂;疫情后再看咖啡门店的菜单,类似这样的操作已经成为不少连锁门店内的普遍出品,正式成为常态。


这一变化的发生,又印证了最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永远是灰色的,而实践之树常青,理论永远在印证实践,当然理论起初引导实践。”是时候正面去看待已经成为客观事实的中国咖啡本土化。


(1)三顿半与国产咖啡萃取冻干粉的出现;中国咖啡本土化的萌芽

三顿半起家的产品实际上不是后来广为人知的咖啡萃取冻干粉,而是挂耳:当年三顿半刚开始卖挂耳,销量还不错。三顿半开始做咖啡的萃取冻干粉也是机缘巧合:就和星巴克最早有萃取冻干粉,是因为一位好咖啡的细胞学家,用自己的冻干机做了咖啡饮品的冻干一样,三顿半的咖啡冷萃冻干最早也有类似的经历,其营销人员抓住了这个机会,才有了后来的经典1~6号。



而这批产品又恰好的卡在了国内市场从速溶到现磨之间,缺失一个过渡缓冲产品的窗口期:这个时期又恰好是精品这个小众市场逐步壮大,消费者需要降低试错成本的窗口期。


之所以将三顿半作为中国咖啡本土化萌芽的标志,核心还是在于三顿半本身对用户数据的感知能力,赶在国外品牌、借国外名头实则是国内品牌,在消费场景和消费习惯上的认知差异变成现实之前,用国内品牌和更适合国内的营销手段,促成了咖啡本土化这个场景的真正落地,开始萌芽。


三顿半对用户运营的纯熟,以及对用户反馈的反应速度,是国内其它咖啡企业很难复制到位的,门槛很高:


第一,对于老客户,且有收集爱好的高频购买者,可以做到,其收到的手冲壶赠品,颜色绝不重复——这意味着,企业本身已经对老客户进行了有效建档,降低了搜索消费的发生概率,并确保消费者能够在对比之后,依然“游”回自身品牌私域内。


第二,咖啡萃取冻干粉的高定价,有相当一部分依赖于消费者其对包装回收的环保行为(以下简称“返航计划”)的认可:对于消费者出现的高频质疑,认为企业没有做到真正可信的回收包装,而缺失对应产品本身价格,实际标价虚高这一认知,三顿半并不回避,而是及时进行了新版“返航计划”的发布会,将流失的客户有效挽回。

第三,在迅速扩张过程中,产品本身出现了溶解度变差,溶解有浑浊等影响消费者复购的情况,三顿半没有回避这一问题,果断地进行了产品的升级换代,并使用风投的新一轮投资,对工厂进行了进一步的升级改造。


正因为有了三顿半这样的旗帜型企业出现,大家争相模仿,才促成了咖啡本土化这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局面在近几年的出现。


(2)瑞幸“不需要咖啡师”背后的逻辑

今年年初听到的一个培训圈出来的朋友,聊起了一件他们当时完全想不通的事:去年他们和瑞幸对接,尝试为对方培训咖啡师,对方就当场毫不留情回怼“不需要咖啡师”!


大家对瑞幸的认知还太浅:事实上瑞幸根本就不是一家咖啡公司,严格地说这是一家玩小数据的科技公司,咖啡只是它的“外套”。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去重新认识瑞幸,才能想得通为什么人家的价格战打得有声有色,敢保持看似低价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动摇。



简单的说一下啥叫小数据:对平台上的打车记录脱敏,最终只会呈现脱敏后个体起点和终点的地理信息数据——这就是最简单的小数据,即基于某个个体某种行为的非结构化数据。


然后量变这个小数据:起点或终点小数据进行群体性累加,出现次数多的地方,则该地方的概率流密度高于其他地方,自然适合选址。

而瑞幸崛起的时间点,恰好是打车大战已经进入收割期的时间,与别的任何咖啡企业相比,彼时瑞幸所具有的独特竞争优势、且构成完整壁垒的,就是这个巨量小数据集形成的大数据,因为它母公司的业务有神州专车:可视化就可以完成选址任务,建模都不需要。瑞幸不需要碰瓷,就能很精准的选一个高附加值的好位置。用全球视野去寻找,彼时有哪家咖啡企业有这个优势?所谓的碰瓷是为了掩盖这一点,让其背后的逻辑和策略不被竞争对手察觉。


瑞幸在云南刚开始布门店时,机缘巧合的见到了郭董。当时提起以专车数据做布局这个可能性时,他会心一笑的表情至今难忘:要么说的东西已经在做了,而且做得很好,终于有人后知后觉了;要么就是被采纳了,瑞幸的成本又可以进一步下降了。


其次,瑞幸的原料供应链上有两家大拿:路易达孚和三井物产。这两家就不科普了,百度一查都很清楚。如果大贸商帮你做套期保值和对冲,原料涨跌价还影响成本么?很明显一定不影响,因为长期来看涨跌的部分已经被拉平和摊销了,操作得当还能多挣一笔。


这就意味着一个很好玩的现实——对有足够规模的连锁咖啡企业而言,我们目前见到的每杯饮品的成本核算大概率都是错的,实际成本比想的还要低。


在前两点成立的前提下,对瑞幸而言最需要的是出品稳定性:事实上促成三顿半崛起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雀巢2018~2019年的品控出现了问题——三合一和黑咖啡同一款产品,每个月的产品有口味差异。


所以瑞幸打一开始的出品,核心要求就是稳定,减少人的因素:意式用半自动机出品出错因素实在是太多了,出品应当傻瓜、好用、稳定,成本才能越低。这并不是瑞幸独创,强大如星巴克,照样所有门店都有一台全自动机,而且研发花费了大量经费。


奶茶这样的出品方式就很稳定,而借鉴奶茶的配方、操作,其实是必然发生路径选择,这也更容易在消费确实发生的辅助下,通过对消费小数据集的量化和挖掘,进一步衍生出适合中国胃的特色产品:英国人为搞清楚奶茶加奶的次序,闹腾了100年才有定论;而奶茶本身就早已被香港、台湾完成了本土化,使用这个路径依赖,风险本身就是最小的。


疫情后这样的操作就更多,不止瑞幸一家:昆明新开的连锁咖啡“莓探”,出品全部都用自动机,我家旁边的莓探一家门店内就是三台全自动;全国开店的另一个大连锁咖啡品牌,今年新增的咖啡机同样绝大多数是全自动机。


这样的趋势意味着变成日常的咖啡,消费者根本不关心花哨的操作;对类似瑞幸这样的连锁企业,使用快餐式培训的所谓吧员型咖啡师,其实际价值甚至连一台全自动咖啡机都不如,这种咖啡师就是一堆完全无法满足明确需求的无效供给:合格的咖啡从业者,需要掌握的已经不仅仅只是吧台技能,而是对物料本身一个多层次综合的认知、学习、使用能力。
食品创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吾爱咖啡实验室
回顶部
评论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微信公众号
Foodaily每日食品
扫码关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众号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