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食品的市场迷途

新食品·中国食品评介
2014.02.24
如今有大批的海外企业开始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其中不乏海外市场的佼佼者。他们看到的是中国市场无限的商机和潜力——据说预计未来三年,中国就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食品市场。但我们也希望以一些案例提醒这些企业以及进口商,中国市场将考验企业的风险意思、规划能力以及本土化运作能力,如果不具备这些,即便是海外市场的娇子,也难以在中国市场称雄。
上篇:案例篇 
案例一:向日葵 一样花儿别样红
向日葵饼干已经成为淘宝上饼干销售排行榜前十强的产品,但仔细一看在一片红黄搭配的包装下,却有“向日葵”和“新苗向日葵”之分。
从包装上看,这两个品牌几乎一模一样,有所不同的是品牌名称和产地,新苗向日葵来自菲律宾,而向日葵饼干的产地在福建。这两款产品之间到底有何关系,谁在模仿谁?《中国食品评介》记者通过采访,挖掘出一样的花儿背后不一样的故事。
市场运作
新苗向日葵口碑做市场
CROLEY集团10年前进入中国时,中国的进口食品市场才刚起步。CROLEY集团与其他公司一样,对中国市场并不了解,通过与代理商合作的方式来拓展市场。杭州朗多贸易有限公司也是新苗向日葵的代理商之一,公司总经理丁向阳告诉记者:“我代理这款产品大约有5年时间了,新苗向日葵饼干在每个区域都培养了一名进口商,如今市场情况不错,但事实上并不是一炮而红,是经过了10多年的积累的结果。”
如今CROLEY集团与新苗超级市场有限公司合作,由后者负责其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管理,据新苗超级市场有限公司市场部马经理介绍,新苗向日葵在国内的销售一直倚重各地区进口经销商,在中国,新苗向日葵几乎没有参加过什么展会,靠在圈子中的口碑推荐来拓展客户。
这种缓慢稳妥的发展步骤在2011年被打破。当CROLEY集团准备在中国注册“向日葵”饼干的中文商标时,却被告知这个商标已经被注册了。
半路杀出的向日葵
201210月的福建秋交会上,一款向日葵饼干高调亮相,随后的2013年成都春交会上,这款产品大规模的宣传也吸引了众多经销商的眼球。这款产品的商标持有人为香港向日葵食品有限公司,在内地的运营分公司为广州市向美葵食品有限公司,而产品的生产商是福建省新星食品有限公司,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地区。
广州市向美葵食品有限公司显然深谙国内市场运作之道,首先打出低价,同规格产品比新苗向日葵低出30%多,销售团队也是有着较多休闲食品运作经验,主要面对国内二三级市场招商。除了饼干之外,还推出了巧克力蛋糕等系列产品。记者也联系到广州向美葵食品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想咨询向日葵饼干的品牌事宜,但对方却拒绝采访,只说“我们的商标在国内是合法注册的。”
这股“黄色风暴”确实给新苗向日葵的市场带来不少冲击。除了被迫更名之外,市场也收到影响。向日葵“百花齐放”的局面也给消费者带来困扰,由于新苗向日葵从前以产品促销为主,并未进行太多品牌宣传,很多消费者也并不清楚其品牌及企业的来历,所以当类似包装出现时,很多消费者都并不知道两款产品其实大有不同。也有消费者买了福建产的向日葵饼干之后在网上抱怨“和以前买的饼干味道不一样。”百度上也有网友在讨论“真假向日葵”的话题。
新苗向日葵更名之后,与国产向日葵饼干有了差异,公司也重新进行了市场推广,目前在沿海地区市场接受度很高,“但品牌纠纷上的事情,我们如果要向消费者解释,肯定要花很大成本。”马经理无奈的说。
成长路径
新苗向日葵:
菲律宾新苗向日葵生产企业为CROLEY FOODS,位于菲律宾大马尼拉市,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公司诞生之初是一家面包店,到20世纪60年代发展成饼干公司,随后更名为新伦敦饼干制造公司。
上世纪70年代,公司推出了一个重要的产品——向日葵饼干,在菲律宾获得热卖,并出口到亚洲各地。
上世纪80年代初公司重组更名为CROLEY FOODS制造集团,扩大生产规模。
2003年,CROLEY集团将向日葵饼干推向中国市场。
2011年,CROLEY集团欲注册中文商标“向日葵饼干”,却发现商标已经被一家香港公司注册。
2012年,CROLEY集团在中国的商标更名为“新苗向日葵”。
向日葵饼干:
    香港向日葵食品有限公司在国内注册“向日葵”饼干商标(时间未知)
    201210月,向日葵饼干在福建秋交会上首次亮相。
    20133月,向日葵饼干在成都春交会上大规模招商。
案例二:皇冠蓝罐的争冠赛 
丹麦蓝罐曲奇是最早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进口食品之一,但在市场上,却遇到一个强劲挑战者——丹麦皇冠曲奇。
丹麦蓝罐曲奇是进口食品中一个标杆性产品,十多年前很多人去香港旅行,必然会带回的两个产品就是丹麦蓝罐曲奇和费列罗巧克力,蓝罐曲奇也一度成为沿海一带外企年度福利中的“标配”。但蓝罐曲奇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皇冠曲奇异军突起,抢了它的市场风头。
市场运作
皇冠曲奇弯道超车
皇冠曲奇最初也是通过代理商销售的模式在中国市场运作,但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公司觉得需要有一个具备统一品牌策略和思维、快速反应和决策、专业和精干的营销模式的团队来经营皇冠曲奇产品在中国的业务,于是,2007年成立了尤益嘉(上海)食品商贸有限公司,作为MOYORA集团在中国区食品业务的总经销商和运营商。皇冠曲奇在中国市场上的突飞猛进,就是从这个转折点开始。
据尤益嘉(上海)食品商贸有限公司市场部葛经理介绍,公司成立后,将中国市场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大区,每个大区设置大区经理,重点城市设置城市经理,二线城市设地区主管,终端环节有业务员,形成至上而下贯穿的运作系统。同时尤益嘉还设置了市场部,与销售部并行,分为通路市场执行、谈判中心等部门,市场部负责对卖场活动、位置等相关事项进行沟通,为销售工作做后盾;谈判中心则负责与大润华、沃尔玛等这些国际性连锁渠道谈判,与他们进行直营合作,通过他们的卖场覆盖全国市场。
除了全国性连锁卖场是属于尤益嘉公司直营外,为更好精耕区域,尤益嘉在各地也挑选了经销商,比如在武汉,他们的合作者就是武汉金瑞琪贸易有限公司。据该公司总经理唐书钧介绍,尤益嘉在武汉成立了办事处,与金瑞琪采取了深度合作,“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皇冠有全国统一的市场规划和销售团队,经销商遇到问题可以第一时间找到相关的负责人,既保证销售的及时性,又能使终端渠道统一享受到促销和品牌推广。”唐书钧告诉记者。尤益嘉也将经销商的利润空间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不会因为经销商谋求高利润而伤害到消费者,但由于给予了经销商更多的支持,比如终端促销、各种推广活动、业务员支持等,虽然经销商的毛利率比原来裸价操作时相比有所下降,但销量的提升实际上让他们的利润得到了提升,所以经销商非常乐意接受这种新的改变。
葛经理认为,皇冠曲奇甚至整个进口曲奇的市场分额都还很小,尤益嘉希望通过品牌推广和消费者教育把曲奇饼干这个市场做大,让更多的中国消费者接触和接受皇冠丹麦曲奇这一产品,“要继续做好中高端以年节送礼为主的大规格礼盒装曲奇市场,但也要把高端进口曲奇大众化和去年节化,通过推出多种规格和小规格的曲奇产品,使消费者在平时也能很容易地亲密接触到皇冠丹麦曲奇,使整个产品真正成为一个快速消费品。”在这种理念下,尤益嘉推出了系列组合产品,比如908g产品与咖啡、威化饼干等产品组合。
在变革之后,皇冠曲奇的销量直线上升,市场占有率处于领先地位,尤其在华东、华北等区域,皇冠曲奇已经成为进口曲奇的领导品牌之一。“现在全国各地大部分卖场都能看到皇冠曲奇,特别在年节期间,销量是蓝罐的好几倍。据我了解,目前蓝罐曲奇的优势市场已经仅存于华南地区。”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进口商告诉记者。
蓝罐曲奇等待反击
在很多代理商看来,蓝罐曲奇的口感是其最大优势,产品采用天然牛油,配方纯正,并且所有产品都是从丹麦总部生产之后发往世界各地市场的。据蓝罐曲奇香港分公司市场部人士介绍,产品进入中国需要缴纳15%的税率,所以终端售价比一般产品要高20%以上。但昆明迪菲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炜红认为,售价略高并不是问题,因为目前消费者对于进口食品的接纳程度比较高。而关键制约蓝罐曲奇发展的,还是其模式。目前蓝罐曲奇还是采用代理制模式,据蓝罐曲奇香港分公司人士介绍,公司并购之后还没有大的政策变化,目前是继续由一位经销商管理一个城市的模式来运作,而在市场支持上,公司依旧是给予经销商一些赠品支持。
但我们也依稀看到蓝罐曲奇一些“反击”的迹象,比如新口味产品的研发,包括燕麦蓝莓味、红茶味的产品都已经上市,公司也开设了天猫旗舰店,加强网络渠道的销量。这场夺冠赛,还在继续。
成长路径
皇冠曲奇
1977年,印尼MOYORA集团成立。旗下拥有品牌有Danisa(皇冠)、astick(爱时乐)等,其中皇冠曲奇采用丹麦配方,在印尼生产。
1986年,公司在中国注册Danisa和“皇冠”商标,为在中国大展拳脚做好了准备。
2007年,成立了尤益嘉(上海)食品商贸有限公司,作为MOYORA集团在中国区食品业务的总经销商和运营商。
蓝罐曲奇
1933年,丹麦Kelsen Group A/S公司成立。
1980年左右,蓝罐曲奇进入香港市场销售。
2013618日,丹麦Kelsen Group A/S公司连同旗下的蓝罐曲奇品牌,被美国金宝汤集团并购,目前更名为丹麦蓝罐曲奇有限公司,其香港分公司属于独立全资子公司,负责大陆、澳门、香港地区业务。
下篇:分析篇
保护品牌 从商标开始
这种事情在海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时也同样频繁发生。
在进口酒领域,中文商标被抢注的事情发生概率更高。比如法国CASTEL是欧洲最大、法国第一的葡萄酒公司,但在中国市场上“卡斯特”中文商标却被一位温州人士注册,同样经营法国进口葡萄酒,并反告法国CASTEL侵犯其知识产权,提起巨额索赔。现在法国CASTEL在中国市场已经正式更名为“卡思黛乐”,这个商标官司对法国CASTEL的影响巨大。
还有一种情况是进口食品的中文商标被国内的代理商抢注。
阿根廷阿柯S.A.I.C.ARCOR S.A.I.C.)是国际知名的糖果制造商,其糖果在全球75个国家都有销售,“ARCOR”的中文商标是“雅高”,但这个商标却被阿柯公司在香港、澳门的总代理万邦食品有限公司抢先注册。虽然阿柯公司向国家商标管理局提起了争议,但最终依然裁定“雅高”商标的拥有者是万邦,最后阿柯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产品全部以重新注册的“雅可”商标来销售。
在进入中国市场的初期,海外企业大多没有商标意识,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赵鹏处长告诉记者:“进口的乳品都需要在我们商会提交相关资料进行备案,但这些资料都是由进口商提供,包括中文商标。如果说海外企业碰上了商标纠纷的事情,在相关资料齐全的情况下,商会也很乐意协助企业进行维权。但最重要的是,企业应该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修炼内功 先理解市场
如果说商标被抢注是海外企业在中国受到困扰的一个外因,那另一种困扰则是来自内因——对中国市场的理解和重视程度还不够。
中国市场被认为是全世界渠道结构最为复杂的市场,大卖场与流通渠道并行,现在还有网络渠道异军突起,特殊渠道不断创新。而且中国地域广阔,很多海外企业到中国之后,铩羽而归,家乐氏等品牌都是在海外市场做得风生水起,到中国却屡屡受挫。
“很多海外企业还是用贸易思维在做中国市场,找到我们就问要订多少货柜,但实际上,中国的进口食品市场已经变了。”成都品利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弥西里告诉记者,“现在市场进入了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中国不缺产品,如果海外企业对市场没有支持,没有规划,再好的产品也做不起来。”当前进口食品洋血统的身份对终端的优势已经削弱,各种优惠政策也逐渐被取消,重庆台新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洪英才告诉记者:“我们做卖场的费用越来越高,不仅各项进场费、店庆费都和国产产品一样,而且卖场还要求我们配导购、配促销,如果没有厂家支持,仅仅依靠进口商的实力是很难去做好服务和市场推广的。”
当海外企业进入中国时,最好先对市场做好充分的规划,否则海外的辉煌很难延续到中国这个特殊的市场。
食品创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新食品·中国食品评介
回顶部
评论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微信公众号
Foodaily每日食品
扫码关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众号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