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思遥
来源:第三只眼看零售(ID:retailobservation)
作为美团旗下自营生鲜百货购物平台,小象超市以前置仓模式运营,主力仓单仓面积在800-1000平方米之间。由于定位为接近线下超市范畴的线上全品类平台,小象超市商品数已达到10000个,与传统生鲜电商明显不同。
快速开城、开仓,GMV高速增长是业内关注者对小象超市的现状描述。目前,小象超市已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武汉、苏州、杭州、无锡等城市上线,其中北京、上海的前置仓数量均为一百多个;杭州等新开城市以七天一个站点的速度扩张。
有业内人士透露称,小象超市走势良好。在2023年3月的供应链大会上,时任美团买菜负责人张晶曾透露,小象超市(美团买菜)4年间销售额增长了50倍,并将帮助一千个新兴品牌销售额破千万。今年1-6月,小象超市在上海地区的线上消费订单量和用户数同比增长30%以上。
在叮咚买菜、朴朴超市率先布局的前置仓赛道中,小象超市成为新的规模化竞争者。而据知情人士透露,小象超市内部实际上是在对标盒马,主要从目标客群、商品结构、主力单品等方面体现。
《第三只眼看零售》认为,小象超市快速增长的背后,有三方面能力值得关注。
一是美团体系及团队的及时纠错、迭代能力。尤其是在将即时零售业务作为重点赛道后,美团相应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品牌心智重建以及细分品类优化等动作。一位快消品牌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能感受到小象超市和品牌的合作更深入、更正规化了,‘买菜时代’有点混乱且随意。”
二是小象超市的错位竞争策略。例如小象超市定位为全品类超市,而非生鲜电商平台,综合来看有可能建立“比生鲜电商SKU数更丰富,比传统电商、线下超市更快”的消费认知。在营业时间从23:30延长到2:00后,有利于接住夜间用户需求、进而建立全时段消费习惯。
三是小象超市的自有品牌开发,目前已有象优选、象大厨、象划算三个系列。这一方面有助于小象超市和美团闪购形成商品差异,培养高黏性客群;另一方面,自有品牌也是小象超市提升性价比,把控商品、供应链的关键。
01
开大仓做全品类
自有品牌分层对标
谈及小象超市为什么能快速增长,扩仓、扩品是业内人士共同提到的关键词。
即时零售的刚需属性,基本得到验证。能够将更多更好的商品快速送至消费者面前,是即时零售平台吸引顾客下单的关键。这也解释了小象超市为何从“美团买菜”更名而来——小象超市内部希望在顾客认知中强化“超市”属性。
小象超市的商品结构持续扩充,从SKU丰富度上显示出它已经不是一个生鲜电商平台,而是基本等同于线下超市。换句话说,小象超市希望承接消费者全场景的购物需求,同时提升客单价及综合毛利率。这与朴朴超市的做法有相似之处,后者也是以生鲜切入,后期增加非食品类。
打开小象超市APP可以看到,其品类设置主要有三类,一类是生鲜果蔬、肉禽蛋、冻品面点等食材类高频商品;一类是酒水饮料、休闲零食、个护美妆等非食品类;最后一类则是熟食预制菜、方便速食、严选(自有品牌)等差异化品类。
SKU数增加首先意味着小象超市的毛利结构设置、选品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实体超市在精细化运营、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做过的功课,小象超市都要再做一遍。有供应商向《第三只眼看零售》表示,“我们目前就是把小象超市当成一个KA渠道在做,初期可以共同培养,后期还是要看出货量。”
其次,定位为超市之后,小象超市新开前置仓也基本以800-1000平方米的大仓为主,从而承接商品扩容之后的库存履约需求,提升流转效率。据业内人士透露,面积在400平方米的小仓日均订单量约为1200单,大仓日均订单量可达到2000单以上。
这意味着,小象超市的竞争范围也扩大至即时零售平台、生鲜电商、线下超市等多个渠道。
就拿美团闪购来说,由于接入线下零售业态,同时发力闪电仓,美团闪购在供给上相对优于小象超市。二者要想避免自营业务与平台业务互博,就需要小象超市精准对标客群,同时在商品上做出差异。
自有品牌是其中关键。《第三只眼看零售》了解到,小象超市目前有象优选、象大厨、象划算三个自有品牌,定位各有侧重。其中“象优选”是做品质有保障、品类丰富的商品提供者,主要受众为小资或中产阶级人群;“象大厨”产品以优质餐饮类商品为主,主要为热爱美食、烹饪条件有限的人群提供轻便服务;“象划算”主打商品性价比。
美团买菜“象大厨”预制菜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象大厨”与大众点评必吃榜商家合作的预制菜是销售主力。这也是美团体系内资源互相转化的表现。消费者通过必吃榜引流到店后,即有可能带走预制菜产品或是在线上购买,从而实现餐饮、零售场景客流互通。
“使用闪购的客群可能对门店品牌针对性不强,更注重及时买到目标商品,在谁家买区别不大;小象超市客群就具有一定的忠诚度,把小象超市作为常用渠道。”一位即时零售从业者分析道。
02
从运营上发力
持续扭亏
小象超市不仅需要抢占市场份额,也需要优化业绩表现。
2023年三季度之前,小象超市等新业务获得的美团集团表态是“坚定投入”。但在三季报后的业绩交流会上,美团管理层表示,“从长远来看,如果新业务获得独立可观利润的机会非常有限,我们会相应地调整资源分配。”
目前来看,小象超市在新业务中获得了更多投入。
这一方面体现在负责人层面。此前负责美团买菜的张晶更早曾是美团到店综合事业部负责人。该事业部包括除餐饮之外的休闲娱乐、丽人、医美、亲子等类目,服务业务毛利高,盈利能力更强。2023年9月,张晶与其他四位业务负责人经美团最高决策机构 S-team 充分讨论、并由CEO 王兴最终决策,被晋升为美团副总裁。
随后,美团快驴业务负责人王若冲接替张晶担任美团买菜负责人。该次调整仅涉及业务负责人层面,以下人员不作变动。
参考美团快驴已在2022年四季度实现全国城市端盈利。这与张晶负责的业务线调整逻辑一样,即从一个赚钱的成熟业务转移到一个亏损的新业务。可见美团将带动新业务扭亏的希望,放在了“打过胜仗”的业务负责人身上。
另一方面体现在持续扩张上。在前置仓业务中,小象超市是为数不多还在扩张的品牌。持续开城、开仓体现了美团进一步提升布局密度,这在企业大多实行降本增效策略的背景下,体现出美团的投入力度。
投入力度传导至多个层面。一位负责众包招聘的人力资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小象超市的配送员每单提成4-7元;盒马提6-7元/单;叮咚买菜提3-5元/单;朴朴超市提3-4元/单。同样还有地推销售等层面,小象超市地推员到手的拉新提成约为30-40元/人。可见小象超市的投入不低。”
据接近小象超市的业内人士表示,小象超市内部认为大幅增长的核心是结合科技与零售,适应了当前的市场变化,接下来也将继续发力。
例如,为更好洞察消费需求,小象超市做到了数字化选品。美团平台自身海量的销售、搜索数据以及前置仓、电商平台、商超等行业数据都为小象超市的数据决策提供基础。在此基础上,美团借助基于LBS的全量信息,通过智能清洗,算法智能调优、人机协同,形成了小象超市的商品基本盘。
为了保证最快30分钟送达,小象超市建立了一套从站点到配送的弹性化履约体系。这一体系能够综合分析实时运行情况,特殊天气因素以及营销活动影响等,对于站点人力进行实时调控。目前,已经实现了超八成订单30分钟内送达,配送高峰期间准点率提升40%。
尤其是今年以来,小象超市在运营上持续加码。
5月下旬,受欧洲杯等节点影响,小象超市夜间订单量明显增多,调味料、生鲜食材、水果等商品需求量增长。小象超市为此开始延长营业时间,其中北京、上海营业至凌晨2点;广州、深圳、佛山营业至凌晨0点;其他城市则为23:30。
有观点认为,考虑到运营成本增加等问题,小象超市延长营业时间虽然有利于提升日均订单量,但长期价值应在于承接用户需求。“当用户晚上下单找不到合适渠道而流向小象超市,他们白天的购物需求就很有可能被吸引过来。”一位即时零售从业者分析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