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餐宝典(ID:canbaodian)
2023年,中国餐饮品牌出海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一年也被业内称为“中餐出海元年”。在出海的餐饮品类中,茶饮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出海的企业很多,做出成绩的也不少。近日餐饮大数据研究与认证机构NCBD(餐宝典)评选出的“2024中国餐饮出海先锋榜”,共有25个品牌上榜,其中茶饮占了7个。
茶饮企业之所以纷纷出海,餐宝典分析师认为一方面是其标准化程度高,便于扩张;另一方面是国内市场太卷,需要出海去寻找新的增量市场;还有一点则是,茶饮具备典型的中国特色,适合作为传播中华美食和文化的载体。
由于茶饮是中国餐饮出海的主力,因此茶饮企业出海所遇到的问题、踩过的坑,几乎也便是其他餐饮企业出海遇到过的;茶饮企业出海吸取的经验教训,也值得其他餐饮企业借鉴。而少数茶饮企业在自身出海的同时,还不忘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帮助后来者出海,真正称得上是“出海先锋”。
挞柠就是这样一个“先锋”,它在2019年出海,现有海外门店70余家,分布在东南亚、北美、澳洲等地,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同时,它还投资了一个出海服务平台,帮助更多的中国餐饮企业尤其是茶饮企业出海。
最近,餐宝典对挞柠创始人谢灿武进行了一次专访,从“出海平台”切入,深入聊了聊餐饮出海的相关事项。以下是访谈实录——
Q:餐宝典,A:谢灿武
01
“出海平台先让大家走出去”
Q:先介绍一下出海平台,具体是做什么的?
A:我们出海平台主要有五大块业务:第一块是外出考察,今年已经带了两批国内的同行出去外面考察,第一批去的越南、泰国,第二批去了马来西亚,马上第三批也要出去了;第二块是营销推广、品牌宣传,包括TikTok、FB这类的宣传;第三块也是最核心的,供应链合规,帮他们走正关,将原物料运到海外去;第四块是海外的招商加盟,包括展会、招商会等;第五部分就是海外信息化,包括POS系统等。
这个出海平台先解决基础的,就是让大家能够走出去。我们常说分三步走:第一步,走出去;第二步,站得稳;第三步才是做得大。我们也会把海外的一些资源分享给大家,比如说邀请当地的一些协会、行业组织、品牌来做市场的分享等。
我们下一步的计划,是准备在马来西亚去做一个东南亚最大的原物料市场,包括原料、设备、包材这些,属于一个综合性的项目。
Q:做个市场?
A:对。因为东南亚不像广州或者上海,它没有这种专业的市场,那我们就有机会去做一做。
Q:这个市场你们的客户是?
A:它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出海的中国品牌,一部分是东南亚本土的品牌。
Q:这应该是要整合很多资源了。
A:是的,包括我们会跟马来西亚政府合作,针对马来西亚人做技能培训,就是做茶饮、小吃、蛋糕甜点等等。像这种政府有补贴,就是每一个过来学的政府都会给钱。
我们计划把专业市场和培训中心放在一起,上面学完,下面买原料,是这样一个构思。然后也会引入一些电商、直播,来将我们这个平台的商户推广出去。
因为它是一个市场,不是单一的商家,那我们也会邀请一些国内的这种工厂过去。
02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地”
Q:挞柠在海外开了多少店?
A:现在海外已经有9个国家,70多家店。刚签的纽约。目前比较集中的是在泰国,曼谷有二十几家,而且是曼谷前十的商场,包括整个东南亚最好的商场ICONSIAM,我们都进驻了。
Q:表现怎么样?
A:比国内要好很多,特别是澳洲跟加拿大,那像疯了一样。澳洲的店一个月可以做六七十万人民币,加拿大的每次订货也都是三五十万的订。
Q:在国外开店一般需要多长时间?
A:也看国家,有的要3个月,比如要打拆,要先出方案然后审批,到15天后才批下来,这里都去掉了15天。在东南亚,有些装修材料像发光字、招牌那些,本地的材料很少,基本上都是中国去的,这也要时间。
Q:在海外开店的是华人还是?
A:我们海外现在基本上代理的都是华人,有一些加盟商就是本地的,加盟商通过代理商去进行管理。
Q:他们进货是从中国进吗?
A:主要的原料从中国进,但有部分像水果、牛奶这类的会在当地采购。柠檬的话,不同国家采取的策略不一样,像马来西亚、新加坡都是从中国去,泰国用的是本地的。
Q:泰国的为什么不一样?
A:这个其实比较有意思。泰国最早两批也是从中国去的香水柠檬,但是当地人不太适应,他们觉得这个有点像空气清新剂的味道。后来我们泰国团有18个人做了盲测,就是把几款柠檬包括泰国本地的混在一起来做,然后让他们选,大部分人都选了泰国本地的。
Q:跟国内的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
A:对。新西兰用的也是本地的柠檬。我们在海外其实是很落地的,用了很多本地化的东西,每个国家也都有独立的菜单。总之我们不是简单地复制中国的产品出去,而是以国内产品作为主轴,融入了很多当地的东西。
Q:菜单变化大吗?
A:很大,每个国家都不一样,价格不一样,产品不一样,配方不一样。对我们研发部来说确实压力很大,但是你也只有这样子,才能够真正做到落地。否则,一个菜单你不说打全球,打全国都很难。
Q:真正的落地,是不是也还要本地消费者多?
A:是的。像我们在泰国,93%以上的消费者都是本地人,反而华人(中国游客)不多。你如果主要是做华人的生意,那营销成本会特别高,你要不断地在小红书这些上面去宣传,投入一大堆。
03
“印尼是个比较特殊的国家”
Q:东南亚哪个国家潜力最大?
A:马来西亚。它的华人城市很多,从北往南像槟城、怡保、吉隆坡、马六甲、新山,很多这种华人城市消费力都蛮强的。
Q:其他的呢?
A:泰国的话基本上就是曼谷。印尼我们还没开始做。
印尼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国家,人口很多,接近3个亿,是东南亚最多的。它的年轻人也多,年龄中位数是30岁。但是它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很大,很多的行业都掌握在一些财团手里,而且政局相对来说没有特别稳定。所以如果是自己去运营开公司,你要去解决的问题就特别多,处理起来很麻烦。像印尼这一类的国家,我们更愿意去找在当地有实力的集团来合作,而不是贸然去放个单店。
Q:越南和新加坡呢?
A:新加坡我们已经开了2家店。越南这个国家比较特别,尤其是河内,当地人很讲品牌、很讲格调,虽然工资不高。所以当有的品牌一味以低价去冲的时候,刚开始大家可能会好奇,但最终会选择品质更好的产品,而不是看你的价格。
Q:日韩有考虑吗?
A:暂时不会考虑。因为他食品方面的要求高,但是一年能够做(茶饮)生意的时间很短。
Q:东南亚和欧美哪边的潜力更大一点?
A:放长远看,不管是市场的体量规模还是利润空间,肯定还是欧美会更大一些。
Q:挞柠在海外的规划是怎样的?
A:今年年底或者春节前,看能不能达到100家。接下来会把北美作为重心去做。
04
“都是血的教训”
Q:你们商标在国外都注册了吗?
A:都注册了,尤其是核心国家我们都注册了。
Q:有没有遇到像泰国瑞幸那种情况?
A:我们比他更早遇到,2019年就在越南被抢注。当时我们在越南开店没多久,就提交了去注册。那时候不懂,就在网上找了一个注册海外商标的。结果呢,他也帮你注册,但是后面我们收到驳回通知的时候就发现,原来这个人在帮我们注册的同时,他又找了另外一个人提前我们7天先注册。
Q:还有这种事情?
A:嗯,这种很多,都是血的教训。有些人就贪便宜嘛,包括我们当时也是贪便宜。我现在跟同行分享的时候,就是让他们一定要找靠谱的机构;如果你只是因为价格的话,就得不偿失。
Q:越南这个后来怎么解决的?
A:没解决,我们直接放弃了,重新注册了一个商标。
当然,本身我们让他注册的那个商标,实际上国内后来也没用,那也就无所谓。但是如果我们现在还在用那个商标,那就很被动。所以还是要去找正规的,最起码可以去找已经注册了的同行去问一下。
Q:除了这个,有没有吃过其他的亏?
A:哦,那多了。法律法规方面的,你像我们马来西亚一个店,招牌挂上去不到一个星期拆下来,为什么?说是中文比英文大,不行。在马来西亚,(招牌)英文一定要比中文大。你说这种谁知道啊?
所以这种就是我刚说到的,知识产权也好,法律也好,这些都必须有专业人去帮你,把一些基础性的先排除掉,不然的话就会吃亏。
05
“算不上降维打击”
Q:出海去东南亚,是不是真的就是降维打击?
A:换个词可能会更适合,新鲜感。
首先产品上肯定就不存在什么降不降维,真正所谓的降维,有可能是你的营销方式、信息化和私域运营之类的。比如消费者生日的时候,你给他发个祝福啊什么的。但老实说,在海外的消费者心中,他不一定吃这一套,所以也算不上降维打击。你还是要尊重当地。
大家只是国情不一样,并不是说中国餐饮的模式更好。你可以把一些好的东西拿过去,结合人家的去做。就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出港随风,入港随俗”。打渔的人,出海就只能跟着风的方向,到一个港口就一定要跟随当地的风水。
Q:在东南亚有没有参加什么餐饮展?
A:我们今年参加了马来西亚的一些展会,也跟展会方谈好了,明年我们就会拿一个中国区,让国内的这些品牌可以一起出去。
海外的展会效果比国内好,第一个客户真实,第二个不需要搞太大的装修投入,一个小档口都很多人来问,第三是我们还能够申请一些政府补贴。
Q:在海外,大家也卷吗?
A:我们不希望卷,但是老实说,现在有一些大品牌也在卷,而且这种卷已经令很多海外的消费者和同行都很反感,甚至引起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像有个品牌,一去就打价格,搞得当地“民不聊生”。本来大家都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多好啊,市场很良性,现在你一去就把价格往下打,会导致什么结果呢?现在像马来西亚、泰国就专门查中国牌子。你说这有什么必要?何必呢?
在中国已经卷得要死,你还去外面搞,还把中国品牌的名声搞坏了。这种就非常讨厌。
Q:像东南亚这种增长态势,你预计还可以持续几年?
A:起码三五年我觉得没问题,只要中国品牌在那边不要搞得太卷,正常来说还是有增长的。它是一个产业的提升。
Q:东南亚那些国家的餐饮,有没有像国内现在遇到的这种情况(消费力下降)?
A:也有,但没那么明显,还是消费心态不一样。你要说经济不好,其实大家也都没有以前那么好,但是人家还是更愿意花钱,就是消费习惯还是不太一样。
Q:在东南亚开店跟在北美有什么区别?
A:北美难度会大一些。像美国,它有很多州,不同的州他政策法规还不太一样。
06
“还处于了解海外的阶段”
Q:餐饮出海具体是指什么?
A:出海其实就是“两进两出”:品牌出去,原料出去;资金进来,国外一些好的理念进来。这里面,原料比品牌难出去,特别是刚开始,几乎都是灰清(灰色清关),存在很大风险。钱如何回来,也是一个要思考的问题,这里涉及到你如何去搭建海外的架构。
Q:有种说法是“只有在国内做好了,去国外开店才叫出海”,你怎么看?
A:也不一定。像有个广州的茶饮品牌,在国内几乎没有了,但它在美国开了100多家店。
Q:餐饮出海的话题很火,但真正走出去的却没多少,能够形成规模的更少。怎么看待这种落差?
A:落差的核心原因就是,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机会点,都想去做;但真正去做的时候,就发现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其实餐饮出海无非几种原因:第一种,你真的像大体品牌大体系一样,很有规划、很有策略地去做这个事情;第二种,也是更普遍的,正好海外有人在咨询,再加上现在的热度,那他不就是要跑去看一下?实际上大家现在更多的,还处于最基础的了解海外的阶段。
当然,出去看的人多了,10个里面肯定有一两个想去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