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壹
来源:咖新社
提到猫屎咖啡,可能有人第一反应就是:“哎?真的是猫的屎吗?”事实上,这个显得有些不太干净的名字,已经困扰了不少人,一些网友真的认为这是猫吃了咖啡果,然后拉出来的“天然咖啡豆”,再经过加工就能直接饮用。
在社交媒体上,关于猫屎咖啡的讨论从未间断。有人打趣道:“喝了猫屎咖啡,我的朋友圈瞬间高大上起来!”在他们眼中,猫屎咖啡味道非凡,是高端奢华的代名词。
但也有人对此吐槽不已:“不就是猫吃了咖啡果拉出来的东西吗?这恐怕是我离‘吃屎’最近的一次了。”对这种有些奇葩的咖啡无福消受,敬而远之。
01
不是所有猫都有资格做“猫屎咖啡”
实际上,这样的误解并不鲜见。虽然猫屎咖啡的名称中带有“屎”字,但并非所有的猫都能参与到其生产过程中。
真正的猫屎咖啡是由麝香猫——一种特别的动物通过自然消化过程产生的,绝非随便哪只猫都能产出“高端咖啡”。高端且昂贵的猫屎咖啡背后,还有着一段复杂的故事和产业链。
猫屎咖啡的名字听起来确实有点“重口味”。而其来源——麝香猫,是一种生活在东南亚的野生动物,会吃掉咖啡果实,然后通过消化道排出未经消化的咖啡豆。
这些咖啡豆在麝香猫的肠道里受到了胃酸和消化酶的处理,被赋予了一种特别的风味,制作出的咖啡口感更加醇厚、浓郁,酸度和苦味较低。
但想品尝到一杯真正的天然猫屎咖啡实属不易,麝香猫主要生活在咖啡种植区域,这些夜行性动物生性胆小、敏感且独居。它们在野外觅食时,会挑选最成熟、最香甜的咖啡果实食用。
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咖啡豆其坚硬的外壳和特殊的成分,不能被完全消化,麝香猫便会将咖啡豆随粪便排出体外。
此时,便开始了艰难的收集过程。由于麝香猫活动范围广、踪迹难寻,且其习性特殊,难以大量捕捉,使得获取其粪便中的咖啡豆变得极为困难。
即使找到了麝香猫的活动区域,收集粪便也并非易事,粪便在自然环境中分布分散,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仔细搜寻。为保证咖啡豆品质,收集过程中还需小心处理,避免损伤。
收集到的带有咖啡豆的粪便要经过严格的清洗,去除粪便等杂质。接着是晾晒以去除水分,然后进行烘焙等一系列加工过程。
至此,在麝香猫的肠胃中历经磨难的真正的猫屎咖啡才算诞生了。
02
资本“炒”出来的奢侈品
猫屎咖啡的稀有性和独特的制作方式,成功引起了全球咖啡爱好者的好奇心,也使得它成为了咖啡中的“奢侈品”。每磅售价高达几百美元,让人感慨:这喝的究竟是咖啡,还是“土豪精神”?
猫屎咖啡价格昂贵,一方面是因为原料获取难度大。
麝香猫数量有限,本身是珍稀动物,且并非以咖啡果实为主要食物来源,同时,麝香猫的消化系统也决定了其对咖啡果实的消化和排泄量有限,这使得能成为猫屎咖啡原料的咖啡豆数量稀少。
再加上生产过程复杂且成本高,收集困难,清洗、烘焙等环节要求也高。
另一方面,猫屎咖啡的爆红背后离不开资本的推动。
正如巴厘岛那些冒出来的“猫屎咖啡园”,一些投资者发现了这个“金矿”,开始通过人为制造稀缺和神秘感,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体验”这种特殊的咖啡。
游客们在当地的咖啡园中不仅能品尝猫屎咖啡,还能听到各种各样关于“猫屎咖啡”的趣闻轶事,仿佛一杯咖啡里承载了整个东南亚的风土人情和传奇历史。
再加上市场炒作和品牌效应,一些商家为追求高额利润对猫屎咖啡过度炒作,知名咖啡品牌推出的猫屎咖啡也因品牌影响力和口碑使得价格居高不下。
但随着猫屎咖啡在资本推动下身价不断上涨,原本随性自然地诞生过程被强行破坏。
在一些咖啡产地,商人们为了提高产量,开始人为干预的商业化操作,直接将麝香猫关进狭小的笼子里,强迫它们每天摄入大量的咖啡果。这些曾经自由奔跑的动物被困在笼中,成了“咖啡生产线”的一环。
03
一场畸形的商业狂欢
如果你觉得猫屎咖啡已经够特别了,那么接下来要介绍的象屎咖啡可能会让你更“震撼”。大象也被强行加入了这场“咖啡狂欢”。
相比麝香猫,大象的体型更大,消化系统也更强大,它们可以吃下更多的咖啡果,拉出更多的咖啡豆。于是,在猫屎咖啡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逐利的商人们灵机一动,干脆开发出一种新的高端咖啡产品——象屎咖啡。
这种咖啡的制作过程与猫屎咖啡类似,都是依赖动物的消化系统来处理咖啡豆,从而赋予它们特殊的风味。尽管听起来有些难以接受,但象屎咖啡却也一样因其稀有性和“独特的生产方式”而备受追捧。
在一些高档咖啡馆里,一杯象屎咖啡的价格甚至比猫屎咖啡还要昂贵,喝上一杯可能真的得“掏出象牙般的代价”!
如今,随着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这种强行扭曲动物生活习性的生产方式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
很多消费者开始质疑这种商业模式是否真的合理,毕竟为了追求独特口感而牺牲动物的自由和健康,这样的奢侈品还值得追捧吗?
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抵制这种通过虐待动物获得的高价咖啡,倡导更加可持续和人道的咖啡生产方式。
总的来说,猫屎咖啡的故事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传奇”色彩,但它的背后却是一场由资本主导的商业狂欢。
这种来自野外的“馈赠”,让人类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口感体验,也因此催生了资本对稀缺性的推崇和消费狂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