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容
来源:小食代(ID:foodinc)
今天,小食代从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数据局官网获悉,雀巢健康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简称“雀巢健康科学中国”)保健食品研发生产百合项目(一期工程)环评报告正在进行公示。
该文件首次披露了该公司将在中国建立蛋白粉及益生菌本土化生产线。文件显示,雀巢健康科学中国拟投资1.48亿元在其原化妆品制造业务闲置车间分两期建立生产线,一期工程建成后,将形成年产蛋白粉条包3650万条,年产益生菌3650万条的生产能力。
随着近年来消费者对健康日益关注,中国蛋白粉及益生菌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此前雀巢在中国通过天猫国际等跨境电商销售蛋白粉及益生菌产品,它们均为进口产品。
对上述品类发展机遇的看好,是雀巢健康科学中国选择投资本土化产线的重要原因。而本土化产线的打造,无疑将帮助雀巢更快跟随中国市场的变化,带来更符合中国人需求的蛋白粉及益生菌产品。
下面,我们来了解更多细节。
01
最新投资
根据这份最新披露的公示文件,雀巢健康科学中国拟投资1.48亿元在公司位于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现址内,利用雀巢工厂原化妆品制造业务闲置车间分两期建设“雀巢健康科学(中国)有限公司保健食品研发生产百合项目”。
其中,一期工厂将建设蛋白粉及益生菌两条干混线,以及与之配套的研发、仓储、质检等辅助设施。待一期工程建成后,将形成年产蛋白粉条包3650万条,年产益生菌3650万条的生产能力。
事实上,不久前,雀巢健康科学全球首席执行官安娜·莫尔(Anna Mohl)一行曾到泰州考察。当时,安娜·莫尔表示,泰州对雀巢健康科学在全球的布局至关重要,下一步将会把更多生产线扩充到泰州基地,带来更多健康营养保健品。而此次文件的披露,印证了当时关于生产线的“剧透”。
本次“官宣”上述本土化产线的背后,是雀巢越来越看好蛋白粉及益生菌在中国的发展。
小食代留意到,过去雀巢在中国并非没有销售蛋白粉及益生菌产品,但它们均为进口产品,通过天猫国际等跨境电商销售。
以蛋白粉为例,小食代在雀巢健康科学天猫海外旗舰店留意到,其产品从美国进口,强调“增强体质,健身塑型”等关键词。益生菌方面,雀巢旗下益生菌品牌“Garden of Life”(生命花园)在天猫上同样设有海外旗舰店,产品也从美国进口,突出“900亿益生菌,提升自护力”等卖点。
02
为何看好
那么,蛋白粉和益生菌这两个品类到底有怎么样的吸引力,值得雀巢这样的巨头愿意为其投资,并加入本土化生产?
先来看蛋白粉。也许你没买过,但在社交媒体上一定刷到过它是“健身人士增肌搭子”的帖子。
近年来,随着健身热潮持续升温及消费者对健康日益关注,蛋白粉市场迎来了蓬勃发展。根据智研咨询的报告,2021年市场规模不到20亿元,2022年市场规模约为21.5亿元,预计到2024年,中国蛋白粉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5%。
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显示,健身人群的增长是推动蛋白粉需求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2021-2023年,中国健身人群渗透率在20%-30%之间,远低于美国的近50%和欧洲的40%以上,显示出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在中国蛋白粉市场上的主要参与者包括本土品牌汤臣倍健、康比特等,以及国际品牌如奥普帝蒙(Optimum Nutrition)、肌肉科技(MuscleTech)等。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一份报告显示,来自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营养的日益关注,蛋白粉市场正经历着品质和需求的双重升级,消费者对蛋白粉的品质和个性化需求提升。若是能在产品创新及多样化上满足消费者需求,无疑有助品牌在蛋白粉市场上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在中国,益生菌市场的发展同样和消费者对健康关注直接相关。
中研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益生菌市场规模达到1093.8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14%,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377亿元。
出于对该领域的看好,国内外众多企业和品牌纷纷布局。食品领域企业如光明、伊利、蒙牛和均瑶健康,膳食补充剂及药品领域企业如汤臣倍健、健合国际控股等均在该品类有所布局。此外,跨国企业如美国杜邦、丹麦科汉森近年来也加大了在中国的布局。
参与者的增加,使得中国益生菌市场竞争激烈。要在竞争激烈的益生菌市场中脱颖而出,对入局者在产品创新、科研投入以及品牌建设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食品巨头而言,雀巢在研发和创新上拥有一定实力,若能以更近的距离靠近本土消费者并进一步打动消费者,将有望在这一赛道突围。
03
发展重点
让我们再回到雀巢健康科学这项业务本身。
创立于2011年的雀巢健康科学由雀巢前首席执行官马克·施奈德(Mark Schneider)迅速发展。如今雀巢健康科学在全球已建立起三大业务,包括医学营养品、 消费保健部门(注:主要是膳食补充剂)、 创新营养治疗(如针对食物过敏的专业营养品)。
尽管雀巢健康科学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时间比不上雀巢旗下的咖啡等食品业务,但前者一直是雀巢展望未来加速增长和开拓更广阔市场的重点业务之一。
雀巢董事会主席保罗·薄凯近日接受瑞士媒体NZZ采访时表示,马克·施奈德迅速扩展了雀巢健康科学业务,并使其具有现实意义。而即使在马克·施奈德离任后,雀巢还会继续保留该业务。
小食代曾介绍,在中国,雀巢健康科学板块中的医学营养品和消费保健业务已逐步落地。
其中,以牛奶蛋白过敏、儿童生长发育、肠内营养产品为主的医学营养品为主要营收来源,消费保健仍处于起步阶段。后者品牌包括Garden of Life、Pure、Vital Proteins、自然之宝、Orgain。其中,前文提及的Garden of Life主推益生菌,面向肠道、消化等需求。
在更早时候,雀巢就已计划在中国建立好业务根基后,雀巢健康科学将“两条腿走路”,引进更多海外新品的同时加码本土化。
2019年,雀巢健康科学位于中国泰州的产品创新中心正式落成,时任雀巢健康科学业务全球首席执行官毕格瑞(Grégory BEHAR)等高管曾造访该中心。
当时,毕格瑞谈及了在中国建厂及本土化的重要性。他表示,雀巢健康科学是基于三大重要机遇决定在中国本土投资建厂,未来将加速本土化创新的步伐。
在毕格瑞看来,雀巢健康科学在中国基于三个重要的发展机遇而决定在本土投资建设工厂及产品创新中心,首先是可以更快地反映出本土患者和消费者的需求,其次是可以对本土的人才以及原材料加以利用,最后是更快速地跟随本土市场发展来变革。
他还强调,雀巢健康科学的理念并不光是“卖产品”,公司并不满足于把在美国、欧洲销售的产品直接拿到中国市场上销售。尽管产品配方设计的原理是不变的,但雀巢希望通过本土化使得产品符合中国人的体质和口味,同时也适应中国本地的法规要求。
和创立产品创新中心一样,此次本土化产线的投资,再度释放出雀巢健康科学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和发展信心。未来雀巢健康科学业务会否在中国走上发展快车道,值得留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