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玩物志(ID:coolbuy)
提到云南普洱,这个中国西南边陲的小城,很多年来都是以世界茶乡而闻名,这里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饮茶、卖茶的地方。
但今天很多人和普洱的连接,却是从一杯咖啡开始。
最近星巴克在普洱举办的咖农上宣布,云南产的咖啡豆将已经在中国内地 7300 多家门店的经典浓缩中加入,云南单一原产地咖啡豆也将都会在门店里销售。
云南咖啡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 1904年,法国传教士田德能在云南大理朱苦拉传教期间,种下了中国大陆第一棵咖啡树。
不过此后百年间云南咖啡都在野蛮生长,从种植到加工、烘焙技术都十分粗糙,并没有如同茶叶发展成为成熟的产业链。
虽然西南联大时期咖啡馆也成为昆明文人学者的社交场所,沈从文也用云南产的阿拉比卡种咖啡豆招待过胡适。但云南咖啡在世界上被认为是低价低质的产品,收购价几乎是全球最低。
而变化过去十多年骤然加快,现在云南咖啡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产区,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成为中国在第三波咖啡浪潮中的重要角色。
据统计,过去12年,星巴克累计从云南采购了超过 65000 吨优质咖啡。我们也来到了普洱的咖啡种植地,与一株株咖啡豆背后的人聊了聊,看看他们怎么一点点改变了云南咖啡。
01
蔡晴开:从货车司机到星巴克臻选
从距离云南普洱 80公里的那澜村出发,车子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一路颠簸上行。
茫茫青山层叠起伏,绿色的山峦延伸至视线尽头,白色的云海仿佛棉花糖般在山间翻滚起伏,我们来到海拔1200米的高山之上的晴开农场。
刚到达就看到一个皮肤黝黑的咖农正在为到访的客人手冲咖啡,他就是农场的主人蔡晴开。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普洱咖啡原产地,但却不是第一次品尝蔡晴开的咖啡。早在 2019 年,星巴克臻选就推出了晴开农场咖啡豆,这也是第一款以咖农名字命名的咖啡豆。
蔡晴开正在冲咖啡.
或许很难想象,多次入选星巴克臻选的蔡晴开,十多年前还是专跑长途的卡车司机,常常一天要开上百公里,经常在赶路时泡上一杯速溶咖啡提神,这却是他和咖啡缘分的开始。
后来逐渐厌倦开货车到处跑的蔡晴开,在看到叔叔的咖啡种植农场后,种咖啡的念头在心里萌芽,很快决定卖掉房子,在普洱购置了一公顷土地。
种植咖啡并没有想象中容易,咖啡从种下到成熟需要三年,对蔡晴开来说是比特浓的意式浓缩还要苦上100 倍,甚至带着妻子住在山上的卡车里。
2012 年,他得知了一家叫星巴克的公司在云南建立了「咖啡种植者支持中心」,居然免费为咖农提供种植知识,到咖啡田里提供帮助指导,而且还给品质好的咖啡豆开出更高的收购价格,这让蔡晴开有了种植优质咖啡更强的动力。
蔡晴开告诉玩物志,他的咖啡豆基本不使用农药,他在咖啡树上方种植一些树菠萝等经济作物遮挡过多的阳光。
为了解决当地连绵的阴雨天气对咖啡风味的影响,蔡晴开用两年不断测试创造出的「金袍处理法」,并将这个首创的咖啡工艺传授给当地更多咖农。
这个方法最初是为了应对产地条件限制而尝试的,意外地发现它能带来独特的风味表现。
蔡晴开为周围的两三百户农户们建起了咖啡合作社,在种植咖啡外还计划集合旅游等多元业态进行产业升级。
他告诉我们,现在最大的愿望不止是将自己的咖啡种好卖出更好的价格,而是和当年的众多咖农一起让云南的咖啡走出去,得到认可。
02
马孝金:在哀牢山上种精品咖啡
国庆以来,号称「死亡森林」的哀牢山突然爆红,还引发了不少游客慕名探险。
哀牢山脉地处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结合部,绵延约 500 公里,也跨越了普洱。
如果你真的爬上了哀牢山,到了海拔 2000 米,可能会看到满山遍野的咖啡豆,马孝金就是一名一位云南哀牢山上的咖农。
虽然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的分界线,气候温和、降水丰富,非常适合咖啡的生长,在哀牢山种植咖啡并非易事,高海拔地区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还得克服高海拔地区的低温霜冻风险,确保咖啡树在冬季能够安全越冬。
一开始不少人劝马孝金不要冒这个险,他心中一直有一个种植高品质咖啡的梦想。
我就不信,我坚持种了十几个品种,最后真的有一种新品种的可以抗寒。
马孝金(中)参加咖农大会.
马孝金在跟我们讲述的时候不自觉流露出自豪的表情,他的咖啡豆不仅被星巴克选为臻选咖啡豆,也在国际专业咖啡评鉴机构的杯测中获得了高分,甚至得到了「可以和蓝山咖啡相媲美」的评价
我想这就是我的梦想,我一直都喜欢咖啡,希望种出最好的咖啡,所以我要不断尝试。
03
新生代的咖农们
在和老一辈咖农的交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种植咖啡的艰苦,即便引进了更先进的种植技术,也绝不轻松。过去咖农基本不愿意下一代继续从事这个行业,现在事情正在发生变化。
电影《一点就到家》也讲述了一群年轻人在云南从事咖啡行业的故事.
云南艺术学院毕业的刘晓蓉在毕业后工作一段时间后,决定回归咖啡行业。一开始并不适应,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在烈日下的农场里面对着咖啡,这个转变并没那么容易。
在刘晓蓉和丈夫文军从上一辈接过咖啡衣钵后,也带来了新气象。如今他们覆盖了咖啡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链条,管理着 600多亩咖啡基地,在和星巴克的合作中逐步建立了咖啡豆的生产和质量标准。
刘晓蓉和文军的咖啡豆也通过了星巴克的「咖啡和种植者公平规范(C.A.F.E. Practices)」认证,他们的咖啡豆给星巴克供货量从 5 年前的几万公斤提升到现在的 12万公斤,同时还供应给雀巢,和昆明的大宗贸易采购的公司。
番啟佐一家.
无独有偶,咖三代番啟佐也有了接班人。这个从 1982 年开始种植咖啡的「咖啡世家」,从老一辈从不喝自己种的咖啡,到种出星巴克臻选的咖啡豆,这样的成就也感染了番啟佐的儿子番文豪。
番文豪认为,父亲能把爱好变成事业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还曾入职星巴克成为一名咖啡师。现在他已经回到了番啟佐身边,打算在作为咖四代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
04
王万东:每年绕地球一圈的农艺师
在走访普洱咖啡几个咖啡农场时,咖农频繁提到一个名字:(王)万东,他是星巴克的农艺师。
王万东.
蔡晴开的微水处理咖啡工艺,马孝金在高海拔突破霜冻,刘晓蓉的咖啡达到 C.A.F.E. Practices 认证的关键阶段,都有王万东的身影。
一年 356 天,王万东不在咖啡田里,大概率就在去咖啡田的路上。他的足迹遍布云南 4 个地 15 个 县 68 个乡 178 个村委会,比任何一个网约车都熟悉当地的每一条路。
尤其在咖啡种植和采摘季里,农艺师们每日奔波于 7 至 8个农场间。过去的 12 年中,他们累计行驶了 48 万多公里,等于每年绕地球一圈。
这段旅程不止有追逐咖啡的芬芳,也伴随着意想不到的危险。在一次暴雨天里王万东驾车行驶在山路中,几百米的距离却走了很久。「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山,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农艺师也是一份有危险的工作。」他已经开报废了一辆车。
咖农叶萍也在王万东的帮助下入选星巴克臻选咖啡豆,他回忆起王万东第一次到她的农场,在路上还爆胎了。
像王万东这样的农艺师,需要常年到农田里手把手跟咖啡传授种植技巧,没有捷径。而且每家每户的土壤都不一样,需要有针对性地施肥,农艺师得下到农场里检测,才能给咖农定制肥料配方。
星巴克云南种植者支持中心的农艺师们,12 年以来已经累计免费培训 36800人次,认证 3411 个农场,累计认证面积达到 35.25万亩,将精品化的理念带给咖农。
路上的汗水浇灌出的咖啡豆是最大的收获,通过星巴克质量测试的云南咖啡合格率从 2012 年的 20% 提高到如今的 80%,65000 吨优质咖啡从这里运往星巴克的门店。
走向世界的云南咖啡,连接热爱的星巴克
12 年前,云南咖啡在市场上是一口价。比如今天卖 13 元一公斤,明天 15 元一公斤,你的咖啡豆无论多好多差都一样,大家自然把质量参差的咖啡豆掺在一起卖。
星巴克云南咖啡种植者支持中心总监佟亚伦告诉我们,当他刚来到云南,这里的咖啡豆在国际市场上要按照期货价格再降 30 美分,才能卖出去。
佟亚伦.
别说是佟亚伦,就连当时的咖农大都对种植咖啡没有信心。如果连生活质量都无法保障,品质和热爱也无从谈起。
转折点发生在佟亚伦提出的「优质优价」政策,对于达标的高品质咖啡豆,星巴克以高于市场均价 20%-30% 的价格收购。
这直接提振了咖农种植精品咖啡的热情,主动对咖啡豆进行分级,良币驱逐劣币,据统计精品咖啡率从 2021 年的 8% 提升到 2023 年的 22.7%,还在持续上升。
入选星巴克臻选名人堂的咖农.
与咖啡品质同样肉眼可见提升的,还有咖农们的生活质量。比如叶萍运营的天宇咖啡合作社在星巴克的扶持下,每年增收 100 万元。
在不久前星巴克的咖农大会上,多位咖农提到和星巴克合作最大的不同,很多人说是「回款快,价格高」。这个回答很真实,也是咖啡产业在云南逐渐形成一个正向循环的侧写。
除了咖啡种植,星巴克在当地社区和居民一起把生活变好是故事的 B 面,却更令人印象深刻。
普洱市白沙坡村美丽星村,将咖啡和文旅结合,让当地居民可以就地经营自己的民宿和其他咖啡周边产品。
在美丽星村的南岛河村,除了为咖农提供用于施肥打药的农业无人机和大型拖拉机。星巴克也捐赠了这里唯一一座图书馆,定期组织当地村民的孩子举办课后活动。
一直以来,以第三空间而闻名的星巴克,其文化和社区的理念在当下很多连锁品牌里显得十分独特。这和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的理念有关。
打造一家与众不同的公司,一家既可以盈利,又有着社会责任感的公司,一家秉持良知能够为我们所在的社区的人们创造福祉的公司。
在云南普洱,我们看到了星巴克怎么连接那些热爱咖啡的人,在 12 年里日拱一卒,让云南咖啡走向世界。
星巴克中国首席执行官刘文娟
星巴克中国首席执行官刘文娟在咖农大会的发言,也是所有中国咖啡从业者和爱好者的愿望。
我们热爱咖啡、热爱它背后的人们,也热爱脚下这一片土地。我们希望云南咖啡拥有美好的未来,希望云南咖农过上美好的生活,更希望告诉世界——中国也有好咖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