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橄榄油膳食健康调研报告发布

中国质量报
2014.04.25


418日,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橄榄油高峰论坛上,我国首个《中国市场橄榄油与消费者健康及使用需求联合调研报告》正式发布。

报告指出,根据多个城市实地调研及分析结果,建议适量增加橄榄油摄入,替换部分日常其他食用油。这一方面有利于植物油消费多样化,促进膳食脂肪酸摄入平衡;另一方面也有益于增加橄榄多酚等活性物质的摄入,减少过度氧化应激带来的损伤。

该调研引入国际先进的橄榄油检测标准与方法,结合全国9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消费者实地调研,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与欧丽薇兰国际橄榄理事会认证实验室共同合作完成。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我国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状况日益严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主任张坚说,大量研究表明,慢性疾病的流行,与膳食结构的改变密切相关。中国居民营养监测数据显示,有65%的城市居民膳食脂肪供能比超过20%~30%推荐量的上限。膳食中,畜肉类食物、植物油的消费量快速增长,全谷类食物摄入大幅下降。这种膳食结构的转变虽然为改善贫血、低体重等营养不良问题作出了贡献,但也促成了多种慢性疾病的流行。

20年来,以橄榄油为主导的地中海膳食,对超重、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疾病的预防作用备受关注,采用地中海膳食模式的人长寿几率比采用其他膳食模式的人高出20%

国际橄榄理事会(IOC)油脂化学委员会主席康特(Conte)介绍说,地中海膳食并非纯素膳食,它包含了一定量的动物性食物,橄榄油的摄入在所有食物中排名第三。橄榄油是地中海居民最重要的脂肪来源,油酸作为橄榄油最主要的脂肪酸成分,对膳食整体平衡以及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作用。

“与西方国家居民膳食饱和脂肪酸摄入量过高不同,我国城乡居民膳食中,饱和脂肪酸的供能比例在6.0%~9.0%之间,低于10%的膳食建议量上限。”中科院外籍院士、丰益首席科学家蔡南海强调说,但我国居民日常消费的主要食用植物油种中亚油酸含量较高,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建议摄入量的上限,导致了体内膳食脂肪酸失衡,为慢性疾病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蔡南海称,目前,国内橄榄油品牌众多,品类纷杂。本次调研依托IOC平台,整合国际专家资源,运用先进的科研技术、分析检测能力,总结了关于地中海膳食模式、橄榄油营养的科学研究和认知,同时就中国橄榄油的消费状况、橄榄油的公众营养价值和需求,给出了专业的消费主张。

IOC素有橄榄油世界的“联合国”之称,是促进橄榄种植和产业发展、制定和实施欧盟橄榄油贸易标准化、推动技术研发、橄榄油分析检测实验室认证的最权威、级别最高的非营利性国际政府组织,1955年由联合国赞助在西班牙成立。目前,国际橄榄理事会下设的成员国已覆盖了世界98%的橄榄种植和生产地区。据了解,在欧洲有上千家橄榄油生产商实验室,但能通过IOC认证的也不到50家,认证标准极其严苛。

“橄榄油正成为全球食用油消费趋势。”与会专家称,由于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国际、国内的食用油巨头纷纷加入到中国市场的竞争行列。

近年来,我国橄榄油进口量飞速增长,橄榄油产业和消费均取得了巨大发展。粮油市场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橄榄油进口量连续5年保持几何级数量递增,国内橄榄油产业年均增长幅度逾60%

就橄榄油的品质判定,康特说,国际标准对橄榄油的品质、指标等作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以特级初榨为例,从感官评价到理化指标,再到安全指标,都有严格的判定规则。

“很多消费者选油时,通过颜色来判断,其实是不科学的。”张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感官评价标准中,对橄榄油最主要的判断是口感。好的橄榄油,具有一定的辛辣和苦味,具有浓郁的青果和青草风味,尝起来不会感觉有酸败、泥土或发酵的味道。

专家建议,从质量上,最好选择大品牌和专业做橄榄油的品牌。选择橄榄油时,主要看标签。例如,可通过对产地、脂肪酸含量、活性营养物质的含量标注等来判断。一般的橄榄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好在76%~80%之间。

国内橄榄油品牌欧丽薇兰总经理陈波也认为,目前消费者对特级初榨橄榄油的认知多为凉拌使用,其实其也适用于高温短时类的中式菜品中。橄榄油在高温时化学结构仍能保持稳定,可在食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使食物营养成分免遭破坏,并防止食物吸收过多脂肪。

食品创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中国质量报
回顶部
评论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微信公众号
Foodaily每日食品
扫码关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众号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