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酪走俏映现“新消费群”

中国食品科技网
2014.12.31

在牛奶产业链中,奶酪是绝对的高端产品,不仅营养价值远高于同等重量的牛奶、酸奶,而且其中的酪蛋白更容易消化吸收。但是,其特殊的口感和高昂的价格一直让我国消费者敬而远之,市场上也是数得出来的那几款产品,大多数还是洋品牌。然而,这种现象近期发生了改变。11月末,在北京召开的“世界进口食品博览会”上,法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地的奶酪争相进入我国市场。与此同时,包括光明、伊利、三元在内的众多乳企均已推出奶酪产品。

 

吃着美式汉堡和西点长大的新一代消费者则成为这些奶酪产品的主要消费人群,他们不仅习惯或喜爱这种独特的口味,并且热衷于购买奶酪。统计数据也验证了这一点,海关发布信息显示,我国乳酪进口量从2004年的7244.1吨增加至去年的4.7万吨,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3.2%

部分超市年销量增四成

国内外品牌争相进入  

用消费者孙尧的话说,“现在奶酪的花样比牛奶还多”  

从几年前的两三个品牌、不足十款产品到现在的十余个品牌、近百种产品;从以前单一口味的切片或块状奶酪到现在的硬质干酪、蓝纹奶酪、马苏里拉等产品随处可见……经常逛超市的消费者肯定不会忽略不断扩容的奶酪专柜。 

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世界食品博览会”上,记者看到了传说中的重口味蓝纹奶酪,乍看之下,白色的奶酪里似乎混杂了某种细碎的蓝黑色植物,呈现不规则的条纹,口味更像豆腐乳,完全尝不出它是乳制品。代理这款产品的北京易博斯特贸易公司销售经理赵彦辉告诉记者,这种奶酪是羊奶加入青霉菌发酵而成的,现在所看到的纹路是霉菌在繁殖过程中形成的。 

不只是蓝纹奶酪,此次带来奶酪产品的参展企业,无一例外地都选择了走多品种、重口味路线,于是韭菜大蒜奶酪、白霉奶酪、金文毕奶酪等产品奇特的口味不断冲击着参观者的味蕾。 

展会上,北京一家超市进口商品部的负责人正在品尝奶酪产品。她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超市从两年前就开始扩充奶酪的品种和数量,此类产品的销量也在持续增长。 

这位负责人还透露,超市销量最高的还是原味或果味的切片奶酪,口味更清淡,也更适合我国消费者的口味,其次就是马苏里拉这类烘焙用产品,而重口味的蓝纹奶酪也是国内最早引入的重口味产品,购买者多为有国外游学经历的消费者或国内的外国消费者,以及部分喜爱特殊口味的年轻消费者。 

不只是北京,据杭州当地媒体报道,“世纪联华超市每年奶酪的销量均有四成左右增长”。

消费观念转变

吃汉堡长大的“新消费者”  

身为九零后,消费者孙尧吃着美式汉堡长大,西点店的乳酪蛋糕、超市里的黄油曲奇都是家里的常备食品。他不仅已经习惯了奶酪的口味,而且还是一名“挑剔”的奶酪消费者,“轻乳酪蛋糕的口味太清淡,超市的那些原味奶酪也如是,我平时最常购买的还是重乳酪蛋糕和蓝纹奶酪,马苏里拉也是家里常备的烘焙原料,用来制作披萨或意大利肉酱面,拉丝效果特别好。” 

像孙尧这样的新一代年轻消费者还有很多。1216日,在北京宣武门附近的华联精品超市,记者看到,100克的香蕉布丁奶酪售价是25元、150克的刨丝意面奶酪售价是49元、125克的大蒜韭菜奶酪售价更是超过了50元……这些奶酪的售价都超过了相邻柜台的鲜牛奶和酸奶产品,即便如此,仍有不少消费者选购。

对于孙尧来说,做披萨就得用马苏里拉奶酪,无关价格,关键是卖相和口感。在上述超市,一位带着孩子挑选切片奶酪的消费者则表示,家里每天的早餐都要用奶酪做三明治,营养比牛奶丰富,而且口感好,孩子也可以带在路上吃,很方便。  

消费观念的转变,也让国内奶酪消费量大增。一份名“2014中国奶酪市场潜力”的市场预测报告提出,“各国牛奶消费过程基本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奶粉阶段,这个阶段保鲜技术不发达,企业只能把牛奶制成奶粉或炼乳后再运往城市供人们消费;第二阶段是液态奶阶段,灭菌技术及保鲜材料的推出让乳品企业可以把经过灭菌处理的牛奶直接运往城市;第三阶段是奶酪、奶油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工业化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大家开始研究如何享受生活,不再满足于直接饮用含水量大的牛奶,开始消费奶酪、奶油等高端乳制品。”该报告最后预测,“随着人民收入增加、购买力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奶酪市场的潜力非常可观。”

统计数据也验证了上述预测,海关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月以来,我国乳酪进口量连续7个月保持在5千吨以上,8月进口量有所回落,仅为4024吨,同比增长14.3%9月重新恢复升势,进口量为5297吨,同比增长45.6%,进口金额为2750.1万美元,同比增长54.2%

食品创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中国食品科技网
回顶部
评论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微信公众号
Foodaily每日食品
扫码关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众号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