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曾近看过这些:
1.金丝猴被仿冒,变身“金圣猴”
在一些副食市场中,各种名牌糖果数不胜数,但一些假冒糖果虽然包装看起来很像正品,但价格只有正品的一半。若是品尝一下,奇差的味道一下就能让人分清真假。金丝猴变成金圣猴,旺旺牛奶糖,上边只是有一个图标,却没有旺旺的标牌。
2.大白兔,小白兔,太白兔,傻傻分不清楚
山寨大白兔奶糖的各种糖果,名字与大白兔相近,糖纸上的图案设计均照搬“大白兔”奶糖外观,只是包装为红色。这些山寨糖果“用心良苦”,其实已经触犯了法律。

不可否认的是,在食品行业山寨仿冒侵权的案例层出不穷,你生产康师傅,我就克隆“康帅傅”;你推出奥利奥,我就山寨“粤利粤”;你的“猴姑”饼干好卖,我就搞个“猴菇”饼干;大白兔品牌响,我就推个太白兔……这些牛皮癣一样的假冒名牌,已成为食品行业,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和城乡接合部的一大公害,必须下大力气整治。
究其原因:第一,因为假货跟真货的包装极为相似,只是在品名上稍作修改,往往一字之差,字形不变,如果不仔细辨认,很难分辨真假。其二在有些农村市场价格意识、质量意识也不强,喜欢便宜的东西。还有个重要原因是,相关部门的监管体制不健全,监管力度不大,造成了假冒产品违法成本很低,今天查封罚10万,明天再弄一个伪品牌继续做赚40万。其四,消费者维权意识也不强,即便知道自己买的是假冒伪劣产品,以后注意不买就是,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省了很多麻烦。
糖果防伪现新招
为了避免山寨现象对自身品牌造成的“毁灭性”冲击,糖果类生产厂商开始加大保护力。各大糖果生产商纷纷出招应对,捍卫自身品牌并维护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徐福记先后推出了系列防伪举措,其中去年春节前还特意为其明星产品酥心糖量身定做了新的防伪方案,把包材与印刷、复合工艺相结合,由5种不同的防伪效果组成,不仅增加了防伪的难度,同时让产品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以高辨识度吸睛。

福记酥心糖防伪相当给力,5种防伪技术一起上阵:在酥心糖包装膜里层加印徐福记LOGO;徽记的金色用特制油墨(高辉度金);包膜上呈现独特镭射图案;包膜背面有电子防伪码;糖体上刻有“徐福记”三个字应用于酥心糖防伪。孙天珍总监认为,“我们相信通过以上举措能提高徐福记酥心糖的仿冒难度,增强产品辨识度,并方便与专业部门联合打击不法商贩。”
共筑消费新生态需全民努力
今天的3·15晚会主题确定为“共筑消费新生态”。这一主题包括了两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消费”。2015年我国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6.4%,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同样在2015年,我国居民境外消费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从奢侈品到食品、日常生活用品无所不买。就拿食品行业来讲,进口食品的风靡,这间接反映出对人们对国内消费环境的信心不足。如何进一步提振国民的消费信心,让消费者更放心、更安心地消费,是新常态下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动力转型的重要任务。
第二个关键词是“生态”。随着互联网深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旧的消费生态正在发生变化,在新的消费生态中,生产者、监管者、消费者三者的关系更为复杂,各自的行为边界变化更大,迫切需要消费生态提质升级,进一步明确在塑造良好生态中的定位、作用,形成新消费背景下一种安全便利、公平竞争、诚信守法的消费新生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