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达能还宣布,对中国市场引进的诺优能(又称荷兰牛栏)、爱他美和可瑞康三款奶粉降价。

几乎在同时间,美赞臣表示,与澳洲最大乳业集团迈高合作,将投资 3 亿澳元建立新奶粉工厂,销往中国市场。
乳企近期突然在国内削减品牌、降价,或在国外寻找合作伙伴成立新公司,可能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新政在早做准备。
所谓新政,是指中国拟引入法规要求奶粉生产企业在国内市场所售产品不得多于三个品牌、 9 种配方。根据监管方向 WTO 提交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送审稿)》,这个办法将同时适用于国产和进口奶粉。
这意味着,超过大半的品牌和配方系列,很有可能要和中国市场说拜拜。
根据“中国经营报”的报道,国内国外的加在一起共有 176 家乳品企业。如果每个企业保 5 个品牌计算,将有 880 个品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有 4000 多个品牌,新政加严管后至少有 80% 以上超过 3000 个品牌将被淘汰出局。
可瑞康 2011 年通过官方渠道进入中国市场,最高峰时在中国年销售额达到 30 亿~ 40 亿元。但达能几款产品配方有相似,新政后达能在中国只允许保留品牌三个,所以只好先将销售大幅下滑的可瑞康拿掉。
像达能集团这样提前裁减品牌数量的不少。
比如圣元乳业,该公司原有 200 多个品牌减剩 3 个品牌,它旗下优睿两个系列金装和超金装系列最终会削减为一个。圣元国际董事长张亮说,圣元奶粉受这个新政的影响,大概会损失几个亿的销售额。
飞鹤、贝因美等企业也在忙着应对。
飞鹤旗下关山致盟和慧诺系完全被砍掉。在飞鹤的官网上看到,目前它只有星飞帆、超级飞帆、星阶优护、飞帆、舒贝护共五个系列的奶粉,配方总数不超过 9 个。
虽然贝因美的品牌数在减少,但在奶粉产品列表里,我们看到它依旧分为 11 个系列超过 9 个配方的奶粉。
被蒙牛收购的雅士利已经把旗下的子品牌清理得差不多了,保留了贝智健和膳爱。
而对于像伊利、蒙牛这样的牛奶巨头来说,影响不太大。伊利旗下奶粉的系列的配方不超过 9 个,而蒙牛的系列虽有欧世、未来星等 6 个,但配方总数也不超过 9 个。
但面对这个新政,同样遭殃的还有进口奶粉。我们查看了几个在中国卖的比较好的进口奶粉公司。
在惠氏的官方旗舰店看到,现在它的奶粉系列依旧不少,而配方种类已远远超过规定的 9 种,不过至今它没有什么做出要减少的举动。雅培奶粉也是一样,在官网上看到配方种类非常多,也似乎没有要收缩的意思。美赞臣也不例外,同样超过了九个配方。
如今许多公司都用产品多元化的方式来抢占各个细分市场,这个新政一旦实施,不仅市场竞争秩序可能会发生混乱,奶粉公司很可能也不得不调整市场、甚至是整个产品线策略,它很可能关乎着公司的生命和未来。
更多的小品牌也可能会被淘汰出局,有业内人士称新政最受惠的有两类公司,一类是央企;另一类则是原来拥有工厂、销售体系的大公司。未来国内奶粉市场可能会进入寡头竞争。
另一方面,一些公司如若扛不住国内奶源高成本压力,很有可能转向成本更低的制造工艺,或者将生产转向国外,这对国内乳业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WTO 官方对于中国食药监总局提交的监管政策,给出的说明是世贸组织秘书处有 60 天时间征求成员国意见,政策宣布实施可能会在 4 - 5 月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