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人在咖啡方面的“傲娇”是有理由的。发端于墨尔本的flat white(澳白),如今是几乎遍布全球的咖啡饮料,连星巴克也不能免俗地将其纳入,另取名“馥芮白”。风靡各地的澳式Brunch做得比法餐还精致,要命的是,在当地往往还搭配一杯超级好喝的奶咖。
在澳洲,星巴克几无立足之地,离开墨尔本到其他国家工作生活的澳洲人,也大多认为喝不到好咖啡。而今天的主角 Industry Beans,2010年在墨尔本市中心开业,旋即成为潮人聚集地。
2014年, Industry Beans在年度“英国餐厅和酒吧设计大奖”上,从英国人手上夺走了“最佳咖啡馆”奖项。“英国餐厅酒吧设计大奖”是世界上最具权威的餐饮建筑与室内设计大奖,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餐厅酒吧空间设计大奖。同年, Industry Beans还在澳大利亚《时代报》“The Age Good Café Guide”中获得“最佳精品烘焙咖啡店”。上个月,Industry Beans在墨尔本开设了第二家白色主题的独立店面Industry Beans Lt. Collins.,引来业内热议和粉丝围观。
从设计审美角度,这间白色咖啡馆和主打仓库建筑风格的总部店面形成了强烈反差。除了外观,差别还体现在功能设计、设备选择以及菜单设置上。整个装修跳出了所谓酒店餐饮设计的潮流趋势,将重点放在了设备定制,在各个细节上将顾客体验最优化。最终出来的效果是极简设计,加上可循环使用的材料,宽敞的空间,以及精心设计的制作流程。
店内一切几乎都被白色覆盖:从地板到天花板,从窗帘到菜单,从咖啡师的着装再到吧台和杯子……连Modbar嵌入式咖啡机当然也是白色的,由澳洲的La Marzocco Australia提供。给顾客带来舒适干净、整洁有序的视觉感受。咖啡机的主体隐藏在桌面以下,包括三个意式浓缩萃取模块和一个蒸汽模块,专门用来出品采用RoseStreet blend豆子的意式咖啡,另外还有一个单独的冲煮模块专门出品SOE。
在意式咖啡这一块大概配备四名咖啡师,另外还有两人专门在点单区。馆主将整个吧台的设计视作精品咖啡服务体验革命的一部分,让整个咖啡制作过程呈现在顾客面前。从下单开始,到咖啡制作出品,顾客可以清楚地看见每一个环节。
商店同时提供单品豆制作的滴滤式咖啡,另有鲜榨果汁,普茶,茶饮和可可、椰奶茶等饮料,同时也供应具有该店特色的冰咖啡。简单的食物菜单包括了两款面包圈,三款谷物混合餐(bowl)以及一款甜点。
接下来,让我们回到Industry Beans成名的第一家店看看。整个馆子由仓库改装而成,外观的红色砖墙和黑色集装箱式的露天店堂,点缀了藤蔓绿植,给硬朗的工业风增添了柔和的色彩。
经过露天店堂,推门而入,印入眼帘的是工厂建筑特有的挑高天花板。及目所视,内部整体是一个狭长的空间,一分为二,左侧是咖啡吧台和厨房,右侧紧凑地摆满了简单质朴的木桌椅。
继续往里走转个弯,是一个开放式仓库,货架上堆满了世界各地的生豆,烘焙机也在此运作。
店里的早午餐选择只有一页菜单,而咖啡菜单却有厚厚一本小册子,上面描述了店里供应的每一支咖啡豆的原产地、烘焙方法、风味、口感等。意式招牌豆采用店内烘焙的Fitzroy Street Blend,混合了哥斯达黎加、印尼、巴西和洪都拉斯的豆子,带有黑莓、巧克力、榛果和焦糖风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