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投资辉山进军东北 奶源成争夺焦点

foodaily转载
2013.09.26
       继蒙牛收购雅士利拉开国内乳业兼并重组的大幕后,国内另一乳业巨头伊利也不甘示弱。

9月9日晚间,伊利股份(行情,问诊)发布对外投资公告称,将通过其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伊利国际投资辉山乳业,成为辉山乳业的投资者,投资额约3.1亿元人民币。

而蒙牛的控股股东中粮也是辉山乳业的另一位基础投资者,这意味着两家企业对奶源的争夺已从暗斗走向明争。

伊利疯抢奶源

从数据来看,最近几年的竞争中,伊利一直可以说是赢家, 今年中报显示,,伊利股份上半年营收140.21亿元,超过蒙牛乳业近40亿元,其中双方净利润差距高达近10亿元。而荷兰银行刚刚出炉的《2013年乳业全球20强》报告中,伊利位列12,蒙牛位列15。

而从深层次来看,即使伊利的表现如此抢眼,还是有其短板存在。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伊利在品牌、资金、渠道优势均十分明显,只有在奶源上略有欠缺。

和蒙牛不同,伊利的奶源多来自规模化的家庭农场,牧场奶源十分有限。

另一方面,自今年2月底以来,新西兰遭遇持续干旱,由此带来原料奶产量下降,也导致全球奶源价格上涨。恒天然的乳品拍卖价格曾在4月份创出4968美元/吨,这是恒天然自2008年举办乳品交易以来的最高纪录。

伊利股份在2012年年报中对于未来面临的风险描述时也曾坦言,近年来,运输服务、人工、原料奶等成本价格持续上涨,由此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带来盈利水平下降风险。

目前,奶源市场成为各个乳企争夺的热点,今年上半年,蒙牛巨资增持现代牧业,前不久又收购雅士利,伊利也在7月份与美国最大牛奶公司DFA(Dairy Farmers of America)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获得高质量奶源。

向健军表示,伊利投资辉山乳业不仅可以从中获得股权投资收益,还可以稳固自身奶源供应。辉山乳业致力于全产业链经营,路演阶段已经受到投资者青睐,后期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将不俗,随着股价的升高,伊利将从中获得不菲的投资收益。此外,伊利投资辉山乳业,双方的合作关系将更加巩固,未来伊利的奶源供应也就有一定保障。

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辉山乳业的产业链除了液态奶和奶粉,还包括牧场、草业、饲料,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产业链布局,这在中国国内是极其稀有的,也是伊利、蒙牛看重辉山的地方。

投资辉山或致同业竞争

而从种种迹象来看,伊利投资的辉山乳业并不是等闲之辈。

辉山乳业的前身辉山乳厂成立于1951年,“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不高,因为之前他主要做巴氏奶和OEM,市场也局限于东北”,一位接近辉山乳业的人士张伟(化名)对时代周报记者介绍说,“90年代中期,一度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厂房废弃,最后沈阳政府决定改制。”

资料显示,2002年夏天,辉山乳业在股份制改造的基础上将52%的股份转让给了美国隆迪公司,在入主1年后,美国隆迪追加投资2亿元,辉山乳业的原股东又将28%的股权进行了转让,到2004年时,沈阳农业高新区管委又把辉山乳业剩余20%的国有股份全部转让,此时国有资本完全退出了辉山乳业,后者彻彻底底蜕变成一家美国独资企业。

三聚氰胺事件后,辉山乳业获得井喷式发展,据高盛报告,目前辉山于内地东北液态奶市场占据领先地位,2012年市占率达13.7%,高于蒙牛的13.3%及伊利的13.2%。而在大本营辽宁省的市占率更是高达60%以上。

而经过多年发展,辉山乳业已经成为全产业链一体化的乳制品企业,拥有从苜蓿草种植、饲料生产、奶牛养殖、液态奶、奶粉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公司拥有45 家子公司,其中以奶牛养殖为主要业务的子公司25 家,共运营50 座牧场及4 座现代化乳品加工生产基地;存栏奶牛11 万余头;拥有24 万亩苜蓿草及辅助饲料种植基地、30 万吨奶牛专用精饲料加工厂。

今年8月末,辉山乳业终于完成上市聆讯,辉山乳业将在9月19日中秋节当天为IPO定价,并于9月26日在港上市,在辉山乳业计划发行的逾37亿股中,其中10%为公开发售股份,90%为国际配售股份。其招股的承销团队亦是阵容强大,共有包括德银、高盛、汇丰、瑞银在内7间投行,预计募集资金约13亿美金(折合人民币79.78亿元)。

面对日益壮大的辉山乳业,伊利的投资行为是否会形成同业竞争?

对此,向健军表示,伊利虽投资辉山乳业股权,但是非常有限,与控股股东有相当大差距,所以两者完全不属于同业竞争。不过,两者将在未来发展中处于直接竞争关系,因为辉山乳业未来有力重点发展下游,届时两者竞争关系将紧张。

“国家相关部门鼓励行业龙头企业进行收购,但是当前国产品牌获得的婴幼儿奶粉市场空间有限,龙头企业盲目收购或将面临产能与市场不匹配的风险。”向建军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而尽管辉山乳业目前已敲定了3家基础投资者:分别为挪威NORGES BANK、伊利股份以及中粮集团,三家共认购了辉山乳业2.2亿美元的股份,但是否能如期募集到将近80亿元的资金,仍难预料。

此前在香港上市的环球乳业、雅士利和现代牧业,均遭到上市首日就破发的命运。

另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奶粉企业合生元,上市募资了13.3亿人民币的规模,雅士利募集资金规模为27亿元。另一方面,辉山乳业于2010年11月开始提供液态奶产品,而在2011年10月前,沈阳乳业为集团唯一的液态奶产品客户。另外,辉山于2011年6月开始商业营运苜蓿草种植基地;于2012年5月开始精饲料加工的商业投产;并于2013年1月开始奶粉及D90脱盐乳清粉的商业投产。

“牧场在整个乳业产品链中,是利润最低的一个环节,目前的平均毛利只有5%—10%,而且风险很大,液态奶和酸奶的毛利至少在20%左右”,乳业专家王丁棉此前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但是辉山方面表示,2012 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3.3 亿元,纯利4.5 亿元,记录期内(2011年度至2013年度),集团业绩快速成长,营业额由3.74亿元增至25.5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61.2%;而生物资产调整前年度溢利则由3270万元增至10.1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457.1%。

在张伟看来,这个数据有点“不可思议”,“辉山刚刚介入利润最高的奶粉行业,此前只有液态奶和牧场收入,怎么会有这么高的净利润”?

东北乳企或临兼并潮

东北和内蒙古是中国两大奶源基地,据工信部的数据,目前,东北三省有44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超过全国总量的1/3,但是东北乳企的上市之路却走得格外艰难。

2013年6月底,飞鹤国际董事长兼CEO冷友斌宣布,公司私有化工作在历时8个月后终于完成,飞鹤的美国上市公司之名将就此画上句号。10年前,飞鹤国际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随后在2005年4月转到纽交所,成为第一家赴美上市的中国乳企。但从2009年起,飞鹤国际股价自每股40多美元的高位一路下跌,最低曾跌至每股2.2美元,加之近年来美国资本市场对中国概念股的打压太厉害,公司经营和股价长期不成正比。飞鹤不得不选择退市。

2012年位于环球乳业在香港停牌,此时距离它上市也只有两年多的时间,环球乳业前身为大庆乳品集团,始建于1970年,2010年10月上市即遭破发,去年6月受博士蛙事件牵连,迟迟未公布2011年业绩的大庆乳业宣布停牌中,之后管理层和财务顾问纷纷辞职,公司还损失了多达44%的经销商,至今复牌无望。

而东北地区另一家著名的乳企完达山股份公司上市之路也频频受阻,早在2003年完达山已经完成了上市辅导期的程序,但由于董事长突然更换,完达山第一次上市遇阻;2005年7月,完达山引入战略投资者,再次开始上市之路,但是也未成功。

张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辉山乳业谋求上市也已经多年。2002年,公司一度与刘永好旗下的新希望(行情,问诊)集团传出联姻的消息,但因为新希望乳业的多品牌战略以及双方对上市态度的不同,此事最后作罢。

2002年夏天,辉山乳业在股份制改造的基础上将52%的股份转让给了美国隆迪公司,到2004年时辉山变成一家美国独资企业。当年,辉山乳业实现产值8亿元,利税2.4亿元。

“那会儿正是中国乳业高速发展的时期,隆迪接手辉山后就开始准备上市,此后隆迪又引入了一些境外投资者,并计划2007年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并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将辉山推向全国,但由于金融危机和港股市场的低迷而未能成行。”

2011年6月,辉山乳业再度引入新一轮的海外股东,新世界(行情,问诊)发展荣誉主席郑裕彤投资1.36亿美元。此外,辉山又向内地富豪昝圣达、南非投资银行Investec等其他投资者发债集资1.2亿美元。

由工信部在8月中旬编制完成并上报国务院等待批复的《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有望在9月正式出台。虽然具体方案尚未公布,但在6月以来一系列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国内奶粉行业兼并重组一直暗流涌动。

“辉山上市后,将成为东北地区唯一一家上市乳企,也会为东北乳企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不过东北的乳企很多规模都不大,在乳业新政下,东北乳企,尤其是黑龙江的乳企,将成为大型乳企并购或投资的对象。”张伟表示。

食品创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foodaily转载
回顶部
评论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微信公众号
Foodaily每日食品
扫码关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众号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