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预制菜教你如何“走出去” #预制菜产业巡礼 之温州

预制菜智库
2022.10.25
温州发展预制菜目标定位“长三角预制菜名城”,更重特色定位和内功修练。 先锁定消费市场,再明确以产品导向强化产业链的做法,与此前提到的广东肇庆、山东潍坊、福建福州、河南原阳都有不同。虽然身为沿海14市之一,浙江温州或可成为内陆城市发展预制菜产业的参考。

文:莲子

来源:预制菜智库(ID:eyuzhicai)


2022年全国各地出台扶持政策,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的城市中,有一个来自长三角的声音——温州。


提到温州,可能更多人脑海中的第一反应是温州商人。至于温州本地有什么美食、美景,或者强大的支柱产业,好像还真说不上来。


温州高调搞预制菜,将目标定位为“长三角预制菜名城”。因立足江浙沪巨量级消费大市场,其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


一方面,强化瓯菜特色产品定位;一方面,修练内功的同时更重销路。从政策出台、标准制定、三产“共富”等多个角度来说都很有针对性,虽然,温州是沿海14市之一,却可以作为很多内陆城市发展预制菜的参考。


预制菜智库#预制菜行业巡礼第五期,带您走近温州。


01

一二产都不强 特色路线“救场


如果要说人设与实际不符的城市,温州应该算一个。


温州的GDP在浙江排名第三,但人均GDP却是倒数第二。温州市的人均GDP不到1万美元,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


一方面,是因为温州制造业多,吸引了大量低收入人群。另一方面,是因为温州资源匮乏。“七山二水一分田”迫使温州人不得不暂离故土,把生意做到全世界,成为逆袭的典范。


不止经济掉队,关注度也不尽人意。背靠长三角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江浙小城南通、嘉兴、湖州等名气一般的地级市关注度渐起,而远离长三角核心区的温州,却始终没有姓名。


让人难以想像的是,作为沿海14市之一的温州,直到1998年才开通了第一列火车。


温州到杭州的直线距离,可以换算为大约1个小时的高铁。尽管如此,在瓯江大桥通车之前,温州人到杭州要折腾上将近一天。浙江南部连绵千里的群山,将温州包裹得严严实实。



这样看来,温州预制菜“偏科”很明显。


首先,上游农渔产业资源禀赋差强人意,比不过山东潍坊、广东肇庆的家底丰厚。受地理位置的因素影响,温州的产业结构发展也不够均衡。


其次,作为一个距离省会城市很远的三线城市,压根谈不上什么交通优势。不过,从区位上讲,在富庶的江浙沪长三角地区,温州发展预制菜产业的想象空间还是很大的。


温州的特色农业值得一提。全市建有大黄鱼、奶业等十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拥有6条省级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荣获中国紫菜之乡等25张国家级“金名片”,在建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强镇等产业平台34个。


纵观温州预制菜产业,全市从事预制菜相关的企业近200家,拥有百珍堂、顶诺、麦丰等一批预制菜领域代表企业。其中鸭舌占全国市场份额50%以上,鱼饼、鱼丸、肉燕等传统产品,已形成成熟的预制菜产业,同时全市还初步形成一批颇具规模优势、区域优势、市场优势的农产品加工园区。


上海疫情期间,温州预制菜也成为上海市民的保供食品,成功抢占先机。


预制菜的优势是,可以让区域美食“走出去”。温州“瓯菜”与杭州菜、宁波菜、绍兴菜并称浙江四大菜系之一,拥有各种菜品250多个,其中列入《中国菜谱》的名菜有46个。风味名小吃众多,传统永嘉麦饼、温州米面等已试水预制菜,取得很好的效果。


遍布世界各地的温商群体形成先天销售网络,成为温州发展预制菜产业的强大底气。


02

发展预制菜 温州这样干


对于发展预制菜产业,温州有着清醒的认知:


总体来看,温州预制菜产业目前仍处于市场培育初期,在质量、安全等方面尚无统一的产品标准体系;在食材原料储存、口味还原等技术环节仍面临瓶颈;冷链物流及设施尚不完善,“中央厨房”建设企业占比偏低;用地资源紧缺、原材料成本高、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仍较突出。


为此,温州发布“三年行动计划”,即“通过3-5年努力,建成东南沿海预制菜名城,打造10条温州特色的预制菜全产业链,培育示范性规上企业100家、预制菜名品100个,预制菜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通过打造米面制品、糯米山药、大黄鱼等十大预制菜产业链,未来三年全产业链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意见》共有10条内容予以扶持。其中包括,


支持温州企业紧抓机遇、抢占赛道,予以品牌宣传、市场推广等方面的财政奖补。


支持企业技改、科研攻关、产业园布局等,通过整合政策资源,梯次培育一批规上企业、“链主”企业、上市企业,带动预制菜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同时提出人才支撑和用地方面的保障。


重点解决冷链仓储、物流成本高的问题,加快建设共享冷库、共享实验室,支持企业抱团组建预制菜产业联盟,与物流企业开展深入合作,最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等。


温州搞预制菜喊出的目标是打造长三角预制菜产业名城。面向目标消费市场大声吆喝,温州一直不遗余力。


比如,市级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预制菜“十强百品”评优遴选、宣传推介、展示展销活动。支持部门牵头、企业组团开展品牌推广、电商直播、广告宣传等活动,市财政给予企业承担经费的50%、最高100万元的资金奖补。


扩大产品出口贸易。预制菜出口企业参加“一带一路”国家的一般性国际性展会的,每个展位费给予60%、最高2.5万元的补助。其他地区的每个展位费给予50%、最高2万元的补助,同一展会每家参展企业最多补助4个标准展位。


支持预制菜出口企业打造自主品牌,对新获浙江出口名牌、温州出口名牌称号的企业分别给予15万元、5万元的奖励。支持预制菜服务平台建设,对新获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试点),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和30万元的补助等。


引进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广东省农科院合作研发,整合温州科研资源成立预制菜产业发展研究院,并于今年8月发布《温州预制菜》等第一批团体标准,打出“温州预制菜”的高标准,推动生产制造端的提档升级。


03

跳出“就农业抓农业”传统思维


在预制菜强链补链方面,温州着重强化的是上游农业。


6月末,温州市举行2022年第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农业农村领域项目表现亮眼,合计签约项目36个,计划总投资达211亿元。相比CBD、文旅、金融、服务业等板块,农业板块项目签约额最高。


其中,共签约预制菜产业项目7个、一二三产融合项目11个、农产品加工项目5个、农业双强项目10个、数字农业项目3个。12个项目参加现场集中签约活动,24个项目在场外签约。


这些预制菜产业项目的签约,将有效聚力国内头部企业资源,助力温州产业转型提升。为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举例来说,鹿城区雨润集团华东预制菜总部基地项目,投资11亿元,建成后,年销售额达30亿元以上,集聚100家以上中小型预制菜上下游企业。


瑞安市数字农业与预制菜数字加工园项目,投资11亿元,一期建设水稻数字化种植基地3000亩。二期建设植物工厂,推广数字农业建设,联合建设瑞安水稻研究院、院士工作站。三期联合稻香村集团建设预制菜数字加工园,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20亿元以上。


今年以来,温州市推动农业农村领域“双招双引”工作,优先盯牢预制菜产业、高科技农业、三产融合等领域,掀起农业“大招商、招大商”热潮,目前已落地世界500强益海嘉里集团新建百亿级中央厨房项目,上海正新集团、娃哈哈、旺旺集团等一批头部企业,未来还将强化预制菜种养、冷链物流、中央厨房等项目招引。同时强化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思维模式,力争用3年-5年时间,让农业投资结构实现质的提升。


为了提升“预制温州味 瓯菜天下鲜”的大众认知,8月起,温州市农业农村局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温州预制菜标识。参与作品将经过初评和网络投票,最终被录用的作品,设计者将得到5万元(税前)奖金,另外还设有入围奖10个,每个奖金2000元(税前)。



9月28日至10月8日,网上农博-温州预制菜品牌馆举办2022中国农民丰收节,消费者每日可领取130元丰收红包。购买预制菜可以享受政府补贴,持续提升预制菜的宣传推广力度。


如何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思维?这是值得许多内陆城市关注和正视的问题,以预制菜为小切口,走特色农业路线的温州模式可以借鉴。


目前,温州有90多家预制菜重点生产企业,正在用中央厨房模式解决菜肴工业化生产的瓶颈,抢占预制菜新赛道。


浙江百珍堂食品有限公司原本是一家农业科技型企业,做高端滋补养生炖品。自从工厂化生产供应“预制菜”,产品定位及受众也进行调整,更倾向年轻消费群体,现在“预制菜”全国加盟连锁店达800多家,产值从2018年的6000多万元,到2021年实现2.9亿元。


温州麦丰食品有限公司从10多个“预制菜”产品,到现达50多个,分别有酥排骨、花菜梗、蒙古雪花大牛骨、柠檬无骨凤爪、糯米山药、鱼饼等,研发核心团队研发瓯菜、川菜、粤菜等菜系,2021年产值超2000万元。


而温州万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除涉足了蔬菜原料 “预制菜”开发,也在做“预制菜”专用的微波袋子配套产业链,已有鸭舌、黄鱼、糯米饭等企业谈定微波袋子的授权业务。


十大特色产业链全面贯通产供销、融合农文旅,将推动温州特色优势农业资源接“二”连“三”,也给产业链上的商企增添了信心和底气。


食品创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预制菜智库
回顶部
评论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微信公众号
Foodaily每日食品
扫码关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众号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