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龙启动招股预计12月15日上市,业内人士担忧产品单一缺乏创新

环球网财经消费资讯
2022.12.14
卫龙预计12月5日至8日正式公开发售,预计12月15日挂牌上市交易,股票代码9985。

文:刘晓旭

来源:环球网财经消费资讯


休闲辣味食品企业卫龙美味12月5日在港交所披露了招股说明书,拟全球发售9639.7万股股份,其中在中国香港发售股份963.98万股,占比10%;国际发售股份8675.72万股,占比90%。另有15%超额配股权,最多发行1445.94万股股份。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及瑞银集团为联席保荐人。


卫龙预计,发行价将不低于10.40港元/股,不高于11.40港元/股。12月5日至8日正式公开发售,预计12月15日挂牌上市交易,股票代码9985。


全球发售预计募资总额为10.51亿港元,募资净额9.36亿港元,募资用途为扩大和升级公司的生产设施与供应链体系;在未来三至五年进一步拓展销售和经销网络;未来三至五年的产品研发活动以及提升研发能力;未来三至五年的品牌建设;在未来三至五年推进公司业务的数智化建设。


公司引入Media Global Management Limited、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Prospect Bridge Value L.P.等基石投资者,将以发售价共认购数量下限约5052.78万股可购买发售的股份。


信息显示,卫龙主要从事于辣味休闲食品一体化运作,其中包括大小面筋、麻辣棒、魔芋爽、海带以及豆制品等。


从卫龙收入情况来看,2019年、2020年、2021年,其总收入分别达到33.85亿元、41.20亿元、48.00亿元,2019年至2021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1%;实现净利润分别为6.58亿元、8.19亿元、8.27亿元。毛利率分别为37.1%、38.0%、37.4%;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8.61亿元,毛利率为38.1%。对此,卫龙解释,毛利呈增长趋势,主要由于蔬菜制品所得毛利持续增加以及调味面制品所得毛利增加。


卫龙对于风险也提及到,食品安全及质量会对品牌、业务及财务表现会造成重大不利影响,还有依赖第三方经销商将产品投入市场,而卫龙未能控制经销商及次级经销商。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深入渗透中国市场的经销及销售网络超过1830家线下经销商。经销商采购额占卫龙销售额的绝大部分。2019年、2020年、2021年以及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卫龙向线下经销商的销售分别占收入的92.6%、90.7%、88.5%、88.3%及89.4%,而向线上经销商的销售分別占公司收入的4.2%、5.6%、6.3%、6.7%及5.2%。故包括经销商减少、延误或取消订单、经销商选择或增加销售竞争对手的产品以及竞争对手抢占重大市场份额等任何一项事件均可能会导致公司的收入波动或减少,并可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卫龙也表示相应的策略,实施销售及经销扩展策略,改进现有产品、开发及推出新产品、提升产能及效率的能力、控制成本及维持充足的流动资金等。


中国副食流通协会休闲食品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中国副食流通协会饮品分会秘书长王海宁在接受环球网财经消费资讯记者采访时谈到:“卫龙的优势表现在占位辣条头部品牌,线下线上渠道布局完善,以及年轻化的营销方式拉进年轻人。但是,卫龙过度营销导致消费者反感,依托辣条大单品品类很难获得持续性的增长。目前行业同质化严重,产品创新难,以麻辣口味为主很难获得消费者持续复购,缺乏产品创新。”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也对环球网财经消费资讯记者谈到:“辣条行业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从拼口味,到拼布局渠道、分销的速度,再到拼品牌,第四个阶段的重点放在了健康上。现阶段,辣条行业还未出现全国性龙头,就算占比最高的卫龙,市场份额也不到整个行业的10%,卫龙想要拿下行业头部的桂冠,企业首先还是要保证品质、食品安全,加强创新升级迭代,保障服务体系,提升客户粘性。只有朝着规模化、规范化的思路发展,辣条品牌才能脱颖而出。但卫龙由于产品线单一,正在面临增长乏力、缺乏新品接力的问题;且卫龙目前的核心产品辣条在主营业务中占比过高,产品的结构还不够丰富完善,存在可持续性发展的风险,影响公司利润空间。因此,卫龙需要增添新品类来完善矩阵,开辟高端化、健康化零食产品布局,摆脱不健康、低端零食的印象。”

食品创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环球网财经消费资讯
回顶部
评论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微信公众号
Foodaily每日食品
扫码关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众号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