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BLUE DASH:外观可以被模仿,但热爱从未被超越

沥金
2023.02.08
蓝瓶子里的蹦迪人生。

文:沥金

来源:沥金(ID:Finding_Gold)


被山寨被抄袭的品牌不少,见过冒牌货“贼喊捉贼”,律师函发到正版头上的吗?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新晋潮饮酒品牌BLUE DASH(布鲁大师)就是被李鬼反告的冤种“李逵”。


抄袭只需要一键Ctrl C+V,而维权却需要不舍昼夜地举证。去年下半年,BLUE DASH在全国如火如荼跑生意的时候,打假也在同步进行时。


当然,“被山寨”也是市场同僚们对BLUE DASH的另一种“认可” ,毕竟有利可图才会有机可乘。在低度酒被频繁唱衰之时,深度捆绑夜店场景的BLUE DASH却异军突起。


成立仅2年,头部夜店渠道渗透率就超过20%,在2022年受疫情影响,线下渠道频频关停的背景下,销售额仍达到了200万瓶。


设计感十足的瓶身,开朗清新的渐变蓝、独特清爽的口味、有记忆点又“上头”的slogan“100% BEATS”,以及核心主打“0糖利口酒”的首创卖点使BLUE DASH迅速获得了新生代的青睐。


然而市面上的酒水品牌何其多,进口巨头横行霸道,本土新品此消彼长。为什么BLUE DASH能够一骑绝尘,和年轻人一起上头?它的其他低度酒品牌有什么不一样?它进驻夜店的竞争优势有哪些?


在对BLUE DASH进行深入研究后,沥金与创始人Neil一同探讨了当下年轻人的夜店生态与消费文化,以及BLUE DASH与消费者同频共振的秘诀。


“渗透文化场景,占领文化制高点,才能真正与消费者并肩。”



01

从大哥买单到A卡,年轻人有饮酒新需求


三里屯已经不是十年前的三里屯了。


夜店生态与宏观经济走势有非常强相关性。在国内经济爆发式增长的那几年,各地的夜店也随之崛起,那时的主流消费群体是追求买单文化的“大哥”。


医美、小额信贷、网红、直播……周期红利一波又一波。而那些通过风口快速爆发的“成功人士”,急需用超额消费来“证明”自身的社会地位,夜生活因此成为最适合“炫富”情绪发酵的场景。


当经济发展节奏趋于平缓,消费升级的步伐减缓,夜店也逐渐走下“神坛”,成为了越来越多人娱乐生活的常见选项之一。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群体加入,人们的饮酒观、消费观也随之迭代,从过去好面子的包场买单,逐渐转向了“开小卡”、“A卡”。


喝酒就像点菜,消费决策方式的变化直接反映在商品需求侧。

 

在X公子买单的主场,黑桃A、皇家礼炮……鲍鱼燕窝级别的酒,是面子与实力的注脚;但在年轻人放松聚会的夜晚,价格适中、口味皆宜的酒才是大家都爱的选择。


当夜店客单从几万块降到三四位数,新品牌的机遇也由此诞生,这也成为了BLUE DASH在价格空白地带最有力的一块敲门砖。



02

酒饮VS其他消费品:与夜生活深度捆绑是最优解


常见快消品的转化逻辑基本上是单一决策模式:获客、转化、留存、二次消费,点对点地构建消费者品牌认知,实现后续的私域流量管理。


但酒类和大部分消费品的转化逻辑差别巨大。


其一,酒的“使用”常发生在社交场景中,而这种场景讲究的是社交地位权重,而非普通消费品的个人需求权重。


喝什么酒,谁说了算?这是群体决策的智慧。


如何占领目标社交人群的心智,影响“权重”更高的关键人物(KOL)的喝酒选择,并用他们的影响力辐射更多的消费者,是BLUE DASH思考的首要切入点。


除去只喝茅台和拉菲的“品酒PRO”人群,对于大部分人而言,酒精的本质是为了解决问题。


无论是社交需求,还是情绪发泄,抑或是单纯睡不着,总有一些需求要在线下场景里搞定。从这个角度看,夜生活就是最硬核、也是最刚需的饮酒场景。


夜店、酒吧、KTV,在“喝酒”这一象限中,恰好拥有一定的社交话语权。


这里有国内最会玩儿会闹、有一定经济水平且保持较高消费频次、对于颜值/穿搭有讲究的人群,而他们就是BLUE DASH优先级最高的核心饮酒用户。


据统计,目前国内约有10万家酒吧、10万家KTV和1万家夜店,而BLUE DASH的品牌渗透率基本为50%左右,头部夜店渠道覆盖率可达到20%,包括北京的Fresh、上海的AKOMA、TAXX等。


图片


其二,酒这一品类十分特殊,中国新消费品牌的渠道营销经验,很难在酒饮赛道中复用。


一方面,在各类超头直播、电商频频刷新耀眼销量的神话之中,很难窥见酒类品牌的身影。

 

据中国啤酒存量市场分布数据,中国酒饮品类的电商化率仅有5%,而美妆赛道的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50%。这意味着,和酒品大盘相比,直播间基本卖不动酒,电商也并非酒饮销售的核心渠道。


另一方面,商超便利店渠道虽然带火了元气森林,但远非酒饮品类的最优解。


在便利店场景,不同品类的饮品动销基础千差万别。比如普通消费者来逛便利店,经过最多的是饮料柜台,选择奶制品柜子的概率会低很多,打算买酒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想要在便利店渠道战胜其强势品类,跑通酒饮这一非核心SKU的模型,简直难于上青天。



03

和洋酒battle的底气:从C端出发的差异化洞察


纵观酒类的大型头部企业,从“烈酒双巨头”的保乐力加与帝亚吉欧,到百威、嘉士伯等啤酒外资,华润雪花等资深国企,其实都是历史相对悠久的“百年老字号”。哪怕是前两年在国内大火的野格,在原产地德国都已经132岁了。


相比其他快消品,酒类是一个极其传统的行业,重供应链、重渠道、重B端营销。而这一结果导致,品牌普遍缺乏对C端新兴需求的洞察。

 

BLUE DASH看到了这一机遇,便将产品研发和营销重点放在消费者的场景解决方案中。


比如,以夜店为目标消费场景,北京的夜店和某县城的夜店,乍一看外观非常相似,但坐在里面的消费者画像及其需求完全不同。


以一线城市为例,年轻人下班较晚,可供选择的娱乐活动也较多,夜店的主流开场时间是11点甚至12点以后,凌晨两三点散场,核心饮酒时间在两个小时左右。


但在小县城,人们的工作以公务员或者做生意为主,没有加班文化,九点钟一到夜店就坐满了。虽然开场时间相差几个小时,但散场时间普遍是凌晨。


“两个小时喝到位”,和“四个小时喝上头”的饮酒节奏与酒精摄入曲线就完全不同。


基于对消费人群和场景的细致洞察,BLUE DASH提供了不同度数的解决方案。以经典蓝瓶利口酒为例,15度是经过测试后的适合入口最优解,也是气氛助燃剂。


一款酒的酒味与甜度之间是相互制衡的关系,如果度数太高,就需要兑到适口的度数,酒味太浓会影响摄入的容量;如果度数太低,性价比则会大打折扣。


此外,性价比也是BLUE DASH能够迅速铺开线下渠道的另一项优势。


2018年前后,随着野格在国内市场的火爆,酒类选择从香槟转移到野格,意味着第一轮“消费降级”的来临。彼时,喝洋酒仍然与品味、腔调、讲究紧密挂钩。


后疫情时代加速了人们的消费观念转变,本土文化、音乐与国潮走俏,Z世代在品牌选择上不再一昧“崇洋媚外”。相比进口品牌,国产酒类也因没有关税而拥有巨大的价格优势。


供需两端共同催生了新的发展机遇:酒行业迫切需要一个高性价比、受年轻人青睐的国产品牌去承接消费降级后的需求,而BLUE DASH的迅猛成长可谓“生逢其时”。




04
电音+元宇宙:好内容的想象力无限图片


除了在用户侧和产品端精雕细琢之外,BLUE DASH也在故事表达与想法传递上追求精益求精。


品牌理念“100% BEATS”,官方翻译是“百分百律动”,说人话,就是回归本质。


喝酒的本质是什么?面子、装X、作秀……?这些都是在酒精作祟下,衍生出的浮躁一面,也是BLUE DASH想要彻底颠覆的那一面。


当世界静下来,心跳的声音才是最本质、纯粹的渴望。


“元宇宙”很火,音乐节很嗨,当两者结合,就成为了BLUE DASH向外界表达自我、传递优质内容的触角。


疫情设限,但好内容的想象力无限。


无论是联合BiliBili修勾夜店、彼此方城等一起举办的一系列BLUE DASH® 100% BEATS元宇宙音乐节,还是赞助如PYRO百大2022年度庆典等各大电子音乐现场,再或是在武汉跨年夜空降气氛实验舱(快闪店),BLUE DASH始终在拓展表达方式的无限可能。


通过与“电子音乐文化”紧紧绑定,BLUE DASH俨然成为如今中国电子音乐一道亮丽的文化符号。吸引更多享受微醺的年轻消费者的同时,也在与这个圈层加速共鸣。


未来,BLUE DASH会进一步发力非夜店形态的其他渠道,覆盖餐饮、便利店、Live house等场景。


在品牌侧,围绕着年轻热音乐、酒文化来精心打磨,BLUE DASH也希望与更多的餐饮、茶饮品牌做“日夜店”的错位联动,让白天的营业时间与夜晚衔接,也为夜店生态赋能。



沥金点评


有酒有故事,有颜有气氛。BLUE DASH可谓是最懂夜店生态的酒饮品牌。


借力电音文化、探索元宇宙……品牌深耕渠道一线,创始人深谙时下各类新兴概念,在最贴近年轻人的地方提供最切需求的选择。BLUE DASH已然建立起核心竞争力,跑通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独特模型。


然而快消行业不存在零和游戏,线下场景也不可能实现完全垄断,那么能否坚持长期主义,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始终保持对消费者的敏锐度与洞察,是对BLUE DASH未来的挑战。


后疫情时代,多了不少未知数,深耕线下的品牌尤为受累。如何保证品牌大型活动的及时落地,以及在成长初期维护自己的权益、坚持与山寨赝品的斗争,都是BLUE DASH在品牌力成长过程中亟需关注的问题。


如何与年轻人肩并肩,如何永远站在时尚最前线。


BLUE DASH的未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食品创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沥金
回顶部
评论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微信公众号
Foodaily每日食品
扫码关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众号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