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2025年或创开店纪录

商业观察家
2025.01.21
盒马2025年可能会创下近年来的一个开店纪录。

来源:商业观察家(ID:shangyeguanchajia


近两年,盒马逆势扩张,在2023年新开60多家店后,2024年,盒马开了72家新店。至2025年的市场拓展,从《商业观察家》近期对盒马一些区域市场的访问看,盒马的开店步伐有可能会更大,甚至,盒马可能会在2025年创下有史以来的开店纪录。


比如,江浙一带,有市场人士告诉《商业观察家》:“像盒马南京公司的2025年开店目标就是:要使门店数同比增长60%。”


01

业绩


2024年,盒马的新店开得很不错,不仅是数量上的“不错”,业绩也很好。这一年,盒马总计新开了72家店,使盒马全国总店数突破了420家,其中,新开了10家盒马小业态店,62家鲜生大店。


这一年,盒马的新店三分之一开在了下沉市场。(二线城市次区域、三线地级市、四线县城)。


在浙江织里镇,盒马NB店(小业态)创下了开业头日96万元日销,连续三日销售排在盒马NB全国第一,超过上海盒马NB店。


在江苏,盒马在苏北徐州年末开的新店,开业头月月销达到了4500万元(含税)。


在湖南,盒马的新店开到了长沙县与地级市株洲。生意很好,开业期需要限流。


等等。


整个2024年,盒马的新开店,在业内都引起了一些“口碑效应”,大家似乎都认为盒马2024年的新店开得很不错。


盒马的新店也引起了行业的一些骚动,大家在观察盒马为什么新店开得这么好,进而,市场也在关注盒马的老店是不是也有同样好的表现。


有市场人士对此称:“商超重要的是老店,新店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之前,有很多零售商大量开新店,一年也开了百家店,最后,不照样崩了。所以,我很好奇盒马的老店2024年表现怎样。”


而从《商业观察家》对盒马部分区域市场访问来看,盒马的一些老店,表现得好像也不错。


在华东区域市场,《商业观察家》访问了盒马南京市场,有当地市场人士对《商业观察家》称,盒马南京2024年同店增长了20%。


这个数字有些“夸张”。该人士对此解释称:“能实现同店增长,是因为南京市场没有新的玩家进入,而老玩家,比如苏果在退(关店),永辉在退(关店),盒马则接住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市场份额。”


盒马南京市场也呈现出了一些乐观氛围,有当地盒马人士甚至猜测认为,2024年,盒马全国的总销售额能到800亿元左右。


这个数字有争议,按早前盒马的公开披露,截止2024年3月的盒马年度销售额为590亿元。

目前,盒马在南京市场拥有24家鲜生店,一家X会员店。得益于南京市场2024年表现,盒马南京公司2025年拓展计划则显得有些“激进”。


有盒马南京公司人士对《商业观察家》称:“盒马南京的拓展分两条线,一条是盒马奥莱,其2025年在南京有拓展计划,但这一块是独立条线。另一块是盒马南京公司,盒马南京公司明年要使门店数同比增长60%,覆盖苏中、苏北、皖南区域。”


“2025年盒马南京的拓展要一分为二来看,从规模上来看,老玩家在退,下沉市场则大有可为,要加大拓展力度。从品类上看,盒马的部分优势品类与友商的差距在缩小,盒马的营采要有紧迫性。”


盒马目前线上到家订单占比63%,即时零售则是商超零售业还在增长的一个领域,叮咚买菜2024年在浙江、江苏的销售也增长了3成。这可能也是盒马2025年在华东市场有相对更激进的市场拓展计划的原因之一。


在华中市场,比如长沙市场,盒马目前拥有11家鲜生店,2024年开始在湖南下沉了,在长沙县、地级市株洲都开出了新店。总体来看,生意也都很好,老店生意不错,新店开的也很成功。因此,从趋势来看,盒马华中市场的拓展也可能会提速。



02

后发优势


总结盒马2024年能逆势拓展的原因,很大的一块在于后发优势。


一方面,大卖场等传统商超业态处于物业换约期。


中国大卖场业态的开店高峰都集中在本世纪初的10年,按15年-20年租约算,现在都集中到了换约期。这些门店之前是以非常低的租金成本开的店,开店的位置也都不是当时的城市中心,现在,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这些物业都成了城市的核心商圈了,租金成本肯定要大幅上涨。


这意味着随着换约期的到来,有大批量的大卖场门店会因为承担不了租金上涨压力而选择关闭,那么,它们的市场份额就会让出来。


盒马现在还没有这个问题,它的门店都是新店,以及次新店,绝大部分门店运营时间都不超过8年时间。那么,盒马就有望充分受益“存量老店关闭的市场份额让出”。


另一方面,传统商超业态老化,正处于调整期。


由于市面上存在大量十多二十年的老店,这些老店都面临一个业态老化问题。


无论是装修风格、商品结构、服务能力,还是供应链效率、品牌力建设,都面临老化问题。


这导致传统商超业态对于年轻客流的吸引力在持续下降,满足不了年轻人、品质消费者的消费升级需求,但这块市场其实一直在增长,尤其是下沉市场,2024年来,出乎意料地出现了“喷发”状态。


传统玩家如果要去满足这样的升级需求,就要做门店升级,但以往这些传统玩家又下不了决心,因为升级一家店的费用都很高。


盒马抓准了这个市场时机,构建出了一个对年轻人有吸引力的业态模型。当下,其也成为引领市场消费升级的主力,充分受益了这波消费升级,尤其是在二三线市场。(一线市场,盒马也有很大压力。)



它做的超市+即食+餐饮的探索,解决了年轻人不做饭,及社交的“痛点”,盒马提供了超市餐饮的烟火气、即食即时消费体验、堂食空间、相比纯餐饮的性价比,以及探索出了制造型零售的路子。这些是传统商超没有很好提供的,或没有实现的。



在商品结构上,盒马对一些趋势品的把控很不错。比如烘焙,如果按销售额来算,盒马当下其实已经是中国最大的烘焙连锁了,中国传统商超这块还在摸索。按一些东亚国家的消费来看,比如传统的大米消费国——日本,日本人每年在面包上的消费金额,已经超过了在大米上的消费金额。



盒马起家的大海鲜,2024年来也在复苏,尤其是2024年第四季度。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4年前11个月,中国与俄罗斯的螃蟹贸易额达到9.93亿美元,去年同期为9.54亿美元,增幅有限。但单11月份,中国从俄罗斯进口了1.487亿美元的螃蟹,同比增长了44%。


这一块,在下沉市场的表现也越来越好了,在盒马大海鲜刚导入中国一线市场的时候,市场的普遍反应是:无法复制全国,广大的二三线市场还是没有这个消费能力与消费习惯。但是7、8年时间的培育期过后,到目前,下沉市场的大海鲜可能也要开始起量了。



盒马通过店仓合一模型,来做即时零售业务,也抓到了快节奏生活下,年轻人对小时达到家服务的增量需求,即时零售是一个增量市场。


等等。


这些都是盒马的后发优势所带来的市场空间,传统商超中的相当一部分企业,则不可避免地还停留在过去先发优势的“经营惯性”之中。


03

风险


盒马也有风险,它的风险可能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


一、一线城市可能承压。


在一线城市,盒马也是老玩家了,也有自己的惯性了。


但一线城市,竞争很激烈,不断有新玩家冒出与进入。


一些市场人士认为:“在一线城市的线下,盒马还是搞不过山姆,面临‘胖改’也在被分流,永辉在一二线城市做的胖改店,主要就是打盒马。在一线城市的线上,小象超市、叮咚买菜、朴朴超市等的订单量是超过盒马的,这些前置仓企业还没有大幅下沉二三线市场,所以,盒马还有很大空间去下沉做增量。”



二、行业升级换代提速。


随着实体商超行业整体的升级换代推进,尤其是“胖改”等在2025年的全面铺开,2025年将可能是实体商超行业的变革元年。


这对于盒马来讲,可能就是拼拓展及学习速度了。


三、线上线下兼容问题。


盒马一直来,始终有一个问题,线上线下的兼容问题,即“店仓合一”模型的效率化问题。


把门店改造成前置仓,既做线上到家订单也做线下到店订单,一段时间,盒马线上做得好,但似乎牺牲了线下,门店的精力都做线上去了,门店本身就顾及不到。一段时间,盒马线下提升很快,但线上的增速好像又落后了。


在成本端,盒马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线上的竞争是边际成本的竞争,有一个大总部,要雇佣昂贵的开发运维人员(盒马之前是用阿里的人马)来做系统,然后,通过每增加一个订单来分摊总部成本。


所以,电商以往都是花费大量资金资源做智能化系统与软件产品,产品做好后再尽可能去开拓全国用户市场来分摊总部成本。开拓全国各区域用户市场时,能外包的都外包,地推什么的都外包,一次性“外包”使用,过后“解散”来降低成本。


但在线下,是“分布式”的竞争。每开一家店都需要一套人马,店开完后,门店还得保留一套人马,成本刚性,减不了,不能像线上那样“一次性”使用。


同时,线下连锁复制的标准化难度非常大,人员训练培训的周期也长。


那么,线上线下融合,就既需要养一个大总部,昂贵的开发体系,也需要养一套“分布式”的人马团队与训练体系,线上线下成本结构也不一样。


这套模型之下,会产生一些局限,比如,客单价如果低了,这套模型肯定是走不通的。盒马鲜生“店仓合一”的大店,毛利率要求也比较高,现在差不多在28%左右。



食品创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商业观察家
回顶部
评论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微信公众号
Foodaily每日食品
扫码关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众号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