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糖蛋糕,让眼睛“尖叫”

广州日报
2014.05.23


大学里面学的是对外汉语,工作后在深圳干着英语编辑的活,80末小美女高婧没想到的是,最后自己会成为一名翻糖蛋糕师,而且将自己大学好友—在江西老家事业单位上班的刘翊也拉下了马。

对于许多普通市民来说,蛋糕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对翻糖蛋糕的了解却应该十分有限。究竟什么是翻糖蛋糕,它和普通蛋糕又有什么区别?现在,本报记者就为你一一道来,细数翻糖蛋糕的巨大魔力。

具有生命的DIY艺术蛋糕

接触过翻糖蛋糕的人们,大都会认为这是一种具有生命的DIY艺术蛋糕。不同于一般的普通蛋糕,翻糖蛋糕看上去就像一个艺术珍品,将蛋糕或装饰得小清新,或装饰得异常华丽,造型的艺术性无可比拟,充分体现了个性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根据百度百科资料,时间回到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的烘焙师发明了糖皮(Sugar Paste),英国人引进后加以发扬光大,但在当时这种蛋糕只是在王室的婚礼上才能见到,因此它也被视为贵族的象征。后来,英国利用这些材料制作出各种花卉、动物、人物,将精美的手工装饰放在蛋糕上,赋予蛋糕额外的意义和生命。如今,这种蛋糕装饰手法最受欢迎地儿却在美国,翻糖蛋糕凭借其豪华精美以及别具一格的时尚元素,除了被用于婚宴,还被广泛使用于纪念日、生日、庆典,甚至是朋友之间的礼品互赠。

 


辞职,做翻糖蛋糕的大学生

2年多以前,80末江西小美女高婧其实还是一名英语编辑。

就像电影《阿甘正传》中所说的,“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无法得知下一块是什么味道。”高婧与翻糖蛋糕的结缘,全凭的是自己的一点手工加美术天赋和一时心血来潮。平时下班后枯燥生活中,高婧喜欢买点橡皮泥随便捏捏,就在那么偶尔的一天,知道了这种玩玩捏捏的手法,还可以做成千奇百怪的蛋糕,高婧知道了这就是自己想要的。2012年年初,高婧毅然辞职,在家钻研了2个月后,选择到北京拜师学艺。翻糖蛋糕的学习其实很烧钱,2个月的学习就花掉了几万元。

学习一结束,高婧就回到了深圳开始一个人的艰苦创业。直到今年年初,喜欢烘焙的大学好友刘翊辞了江西老家的事业单位过来,她开始有了真正的事业拍档。刘翊负责蛋糕的烘焙,而高婧负责翻糖花的制作。随着经历和收入见涨,高婧早已轻松地实现了月收入过万,荷包见涨,自信也见涨。

让高婧和刘翊非常高兴的是,在今年4月初于上海举行的烘焙大师赛上,两位携手制作的翻糖蛋糕—潘多拉,荣获了佳作奖。上海烘焙大师赛是国内烘焙领域迄今最大的比赛,即使是个小小的佳作奖,也让两位小美女非常自豪。

从小众开始流行

哪怕只是在短短的2年前,翻糖蛋糕在深圳都是非常鲜见乃至小众的。仅有在一些婚宴以及宴会等高大上场合偶尔能看到它的身影。翻糖蛋糕的生存方式都有点雷同,在淘宝上招徕业务,靠着口碑传播做熟人生意。

一开始受众少,翻糖蛋糕在深圳的推广和传播途径也有限,工作室要想接单只能拼价格战。“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只要人家的价格一更新我只能立马不计成本地报出更低价,一开始只有这样才能接到单。”高婧这样细述自己2年前在深圳起步开拓翻糖蛋糕事业的详情。

不过时到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翻糖蛋糕的小圈子。从业人员的增多使得行业水准变得良莠不齐,最大的区别在原材料和工具的使用上。几十元成本和几百元成本的出品外形看上去差不离,内容却完全不一样。

不过,好在,翻糖蛋糕的市场行情还是在一路水涨船高,市场接受度也从小众开始流行。如今,1000元以下的高端订制翻糖蛋糕,市场已经很少见了。更值得高婧庆幸的是,自己进入深圳市场的时间比较早,目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和经济基础。眼下,她和刘翊已经准备在深圳慢慢做一些翻糖蛋糕培训了。

送她个翻糖蛋糕吧

事实上,翻糖艺术蛋糕也有硬伤—传统的制作方法口感偏甜、偏硬,经常留给人们好看不好吃的印象。这就需要蛋糕师在制作翻糖时多考虑国人口味。

不过,总体而言翻糖蛋糕市场制胜的法宝是不走寻常路,可以完全按照你的浪漫设想构思成型。让高婧最为难忘的一次制作经历是:有位男孩为了追女朋友,想给她一个特别的惊喜,做出一个女孩仰望星空的梦幻造型。

因此,如果送礼想别出心裁,不妨考虑下目前在深圳还没有泛滥成灾的翻糖艺术蛋糕吧!

食品创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广州日报
回顶部
评论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微信公众号
Foodaily每日食品
扫码关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众号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