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4日,全球最大的食品企业雀巢在美国波士顿召开了一场投资者研讨会。这场会议主要围绕雀巢的美国业务展开,旗下各大产品的负责人纷纷出席。不过,在压轴的公司高层问答上,涉及的话题则广泛得多。今天,小食代为大家补记这场值得关注的问答,先集中火力看看雀巢高层是怎样看待产品组合管理的。
三个标准
雀巢集团首席执行官薄凯(Paul Bulcke)在上述研讨会说,在去年的同一场合,他本人曾经说过雀巢将作出选择:这是一场更有洞察力的产品组合管理,这是对消费者价值的评估,雀巢能从中提升毛利率并享受到经营的乐趣。通过跨业务、跨地域,雀巢正在检视着更多的产品组合。
他介绍,产品组合管理并非雀巢的新玩意。不过,自去年起这场管理变得更加真刀真枪。薄凯说,雀巢在检视时会运用几个标准:首先,有关产品能不能和雀巢“营养、健康与幸福生活”的战略协同;第二,在有关品类里,这个产品能否取胜;第三,有关品类是否还在增长,需要投入多少资源才能让这个产品胜出。
对应于上述三个标准,雀巢会最终获得不同的结果:
首先,如果该品类和雀巢的战略一致,能为雀巢的模式添砖加瓦,雀巢能在这个品类的竞争中取胜或至少背后有足够的创新在推动,那么雀巢将为此追加投资。这一点在2013年就有明显的体现,在数个品类上,雀巢加大了投资力度。
第二,有些业务雀巢可以在竞争中取胜,并且品牌力也很强,但是雀巢在目前还未能从它们那里获得很好的结果。对此,公司会约定一个达成目标的时间表,并需要增加执行力。为此,雀巢将在为了这些目标在内部变得更加坚决,公司管这叫“修理它们”。
第三,还有些业务雀巢需要剥离。这些业务虽然符合战略,但是雀巢既不能取胜也不能享受到商业乐趣,或者是一些不符合战略的业务,雀巢需要的是剥离或者出售。
薄凯说,上述原则在一个个市场、一个个业务单元、一个个品牌上都要“过一遍”,结果是有时会导致像Jenny Craig(雀巢的一个体重管理业务)这样一个较大的业务的出售。他指出,雀巢要用两三年时间来进行产品组合管理。“我们检查,我们了解,我们得出了结论,并作出了不少的修理。”
积极成果
而在今年的2月3日,雀巢宣布向美国即食谷物生产商Post Holdings出售旗下高端运动营养品业务,涉及PowerBar和Musashi两大品牌。去年12月,雀巢也出售了香精生产商奇华顿(Givaudan)10%的股权。外电今年2月也报道,雀巢正在评估旗下冷冻食品单元“ Davigel”。
薄凯指出,组织内部的压力在不断增加,这导致不能允许一项业务长期出现低迷表现。
据悉,瑞士就公司治理立法在2014年生效后对企业的营销带来一定影响。例如雀巢的董事从今以后将要每年选举一次,这增加了波动性。此外,权力从董事会向股东转交,以及每年一次的选举也可能将导致决策更倾向于看短期。
薄凯在研讨会上说,雀巢检视的结果必然会导致剥离部分业务,或者是部分子品类,或者是部分品牌。但是他要强调的是,雀巢为此也在组织中创造了一种内部专注力和洞察力,这些能力可以让雀巢修补一些问题,让问题不再始终悬而不决,而这就是产品组合管理给公司带来的积极成果。
“我们给管理腾出了更多的时间。”薄凯说,因为公司不用在“失败者”身上再浪费时间了,也不用在同样的问题上一遍遍的进行讨论。这同样可以套用在研发上,如果一项研发并不能增加价值,就会失去公司提供的资源。“这其实是一种思维模式。”他说。
当薄凯被问到,收购是否仍然是他关注的焦点时,他表示并购市场的交易有加速迹象,规模也更大了。雀巢的补强收购需要符合公司计划要做的事情,雀巢为此一直准备着总额约10亿美元-20亿美元的现金用于收购计划。
“我们是非常理性的。”薄凯表示,雀巢已经拥有一套好的产品、品牌和品类,并且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因此发展好公司现有的业务是驱动内部增长的一大优先事务,但是这并不会排除并购的可能性。
上个月,彭博社曾经报道说,达能就出售旗下医学营养品业务给雀巢正处于优先谈判之中,如果这宗交易成事,达能将可以获得约30亿欧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