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装休闲鱼遭遇“三年之痒”

_糖烟酒周刊食品版
2014.09.01

随着生产及营销成本的不断抬高,不少休闲鱼制品企业陷入了微利窘境,围绕“1元装”的争论也逐渐升温:

休闲鱼制品企业如何重新定位1元装?多元装能否取代1元装成为休闲鱼市场的主流?引导休闲鱼制品行业良性发展的关键要素又是什么?

拥抱“1元装”,休闲鱼大获成功

其实,1元装休闲鱼是在2011年左右才开始盛行,至今也只有三年左右的时间。在此之前,休闲鱼制品在包装和价位上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的特点:一类是定价在5角钱的低价产品,一类是以“鱼米之乡”为代表的大袋装产品,定价在3元和5元。前者主要走校园等流通渠道,其中小学占了很大比重;而后者则更偏向于特产的形式,主要针对成熟的理性消费人群,渠道也以KA等连锁超市为主。

然而,在这“两极”之间实际还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消费区间。例如,针对中学生、大学生、小白领这样的年轻消费人群,以及学校等封闭渠道之外的士多店、社区店等单点的零售终端,当时还没有一个合适的品类。在这种情况下,以“劲仔”为代表的1元装休闲鱼应运而生并迅速导入市场。三年间,1元装休闲鱼的市场容量持续扩大,至今依然保持着稳步增长的势头。

谈及1元装休闲鱼大热的原因,湖南华文食品有限公司的马培元认为,1元装是顺应市场的消费需求而产生的,也是休闲鱼制品得以成功的一个重要载体。目前,1元装的食品主要分为几大类:鱼肉制品、禽蛋制品、豆制品、麻辣面制品、蔬菜制品等,相比一下,休闲鱼是与1元装最为匹配的品类之一。

究其原因,以1元装这种形式存在的产品,首先要解决“在一次性消费的前提下,就能够满足人当下对于产品的需求”这一命题。就休闲鱼来说,5角的产品也能一次消化完,但却忽略了消费者的满足感,而作为一种辣味食品,考虑到食用的耐受性问题,大袋装的产品又不可能一次消化完。1元装休闲鱼的出现,恰恰迎合了消费者“需要的话就拿来,吃完了就扔掉”这种追求便捷性消费的需求,而且其体现出的食用及营养价值又与一元价格带紧密贴合,使消费者的需求得到了最大化的满足。

关于休闲鱼的营养价值,也在业内形成了普遍共识。河南南阳龙方圆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鹏森表示,休闲鱼制品是一个相对健康的品类,这一点在原料和生产工艺上都有所体现。目前,休闲鱼制品的原料一般以野生海鱼为主,营养价值丰富,加之其油脂含量较高,并含有一定的盐分,经过油炸再配合调味料的作用,本身就具有了很好的防腐性,另外,休闲鱼在包装上大多采取真空铝箔,加工过程中进行高温灭菌处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杜绝防腐剂的使用,这也符合主流的消费趋势和食品安全的要求。

总体而言,休闲鱼制品的热卖,缘于其健康、营养、安全的优良“基因”,更得益于与1元装的联姻,使其自身的价值与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了完美契合。由此可见,1元装休闲鱼的成功绝非偶然。

一种声音:1元装休闲鱼不再是主流?

1元装休闲鱼经历了三年热卖之后,业内却不时传递出一种声音:1元装已不再是休闲鱼制品的主流形式,并将逐步被1.5元装、2元装、3元装取代。换句话说,休闲鱼制品的主流价格带将从1元上浮至多元。

当然,这种声音的出现并非空穴来风,也得到了不少企业人士的赞同。湖南香生坊食品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欧元吉表示,自2013年以来,休闲鱼制品行业出现了明显的波动,1元装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这一方面是由于原料价格的上涨,抬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则是由1元装休闲鱼的特性所致。

首先,目标受众较窄。1元装休闲鱼主要针对年轻人这一特定的消费人群,但随着1元装食品品类的不断丰富,消费的选择性增多,加之年轻人的喜新厌旧的心理,在对1元装休闲鱼产生疲惫感之后,购买热情也不再那么高涨;

其次,行业门槛低。休闲鱼制品的原料易得,致使大量中小企业相继涉足这一行业,导致市场份额被严重瓜分,与此同时,很多厂家却难以保障产品质量,在消费层面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最后,整体利润压缩。1元装本身的售价就低,产品的附加值也相对有限,很大程度上压缩了厂商的利润,而随着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多元装的休闲鱼制品势必将引来更多的市场机会。

不管休闲鱼制品的主流价格带在未来的演变趋势如何,不可否认的是,现在1元装依然占据着休闲鱼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而纵观大大小小的休闲鱼制品企业,1元装也依然是其根基性的产品。

湖南岳阳市巧娃食品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刘叶丰表示,2013年公司1元装休闲鱼产品的销售额达到了1.2亿元,占到了总销量的90%。据了解,巧娃食品目前生产的1元装休闲鱼规格为16g/包,此外,还有3.5元装和4元装,整个产品线主次分明。刘叶丰认为,1元装休闲鱼经历了过去三年的市场培育后,已经步入稳定增长期,市场容量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断言1元装已非主流还为时尚早。

还有一种较为中和的观点认为,企业对于1元装的发展趋势和定位的判断,往往是基于其自身的经营状况和策略规划。由于准入门槛较低、市场接受度高,大部分休闲鱼制品企业都选择以1元装切入,但由于企业的质量参差不齐,各自的经营状况也有好有坏,随着竞争强度不断加大、经营成本不断抬高,对于不具备资源整合优势的企业来说,1元装就会变成“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而事实上,有的企业的1元装产品依然维持在合理的利润水平线上,而有的企业却很难保持销量与利润的平衡,还有的企业则已将经营重心放在了操作空间较大的多元装产品上。这或许才是引发“1元装”争议根源所在。

经历“三年之痒”或让行业步入成熟

对于休闲鱼制品行业的现状,可以用“三年之痒”来形容。三年间,以1元装为代表的休闲鱼市场获得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诸如行业门槛过低、市场竞争无序、跟风模仿现象严重等等,而生产及营销成本的不断抬高,则成为促使上述矛盾加剧的催化剂。在采访过程中,大家一致表示,当前的休闲鱼制品行业可谓鱼龙混杂,“作坊”式生产的小厂家不在少数,由于其产品质量不稳定,以低价竞争的发展抢占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扰乱了行业秩序。

那么,涉足1元装休闲鱼的生产企业究竟有多少?对此,一位业内资深人士不乏幽默的回答:无数!不难想见休闲鱼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而过度的竞争也使整个行业过早地被透支。有的企业人士就表示,如果保持良性的竞争,1元装休闲鱼市场可以实现持久的繁荣,而恶性竞争却使这个品类的可操作性被压缩到了三年,在一定意义上,1元装休闲鱼已经是昨日黄花,现在跟进只能抓到尾巴。还有的企业人士直言,虽然现在休闲鱼的生产门槛依然很低,但是盈利的门槛已经被架得很高,不再是随随便便一个企业进来就能赚钱的时期了。

尽管如此,业内对于休闲鱼制品未来的发展仍持乐观的态度。刘叶丰告诉记者,近两年鱼价上涨了近两倍,很多中小企业被迫退出或转型。政府相关部门也开始加大力度整顿,查处那些不具备生产资质的厂家,这些无疑对加快行业整合、规范行业秩序有着积极意义。

马培元则认为,所谓成功就是在大部分企业都无法生存的时候,你还活得很好,并且作为标杆引领行业走向成熟。成功的企业一定能够保证自己合理的利润空间,如果利润过高,就应加大成本投入,如果利润过低,就应该想方设法改善经营。所以说,原料价格只是影响企业利润的因素之一,更根本的在于你组织生产的过程是不是合理、高效。

至于1元装,或许只是休闲鱼制品行业发展周期的一个阶段,消费者乐于购买,是因为看重1元所代表的价值而非价格,未来,不管休闲鱼的主流价格带会不会改变,但价值轻易不会变。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关注点放在产品的价值,即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时,休闲鱼制品行业也才会真正走向成熟。

食品创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_糖烟酒周刊食品版
回顶部
评论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微信公众号
Foodaily每日食品
扫码关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众号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