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中华区首位华人总裁上任整整一年后,亚裔面孔的AOA(亚洲、大洋洲和非洲)地区负责人也即将走马上任,足见雀巢对亚洲和中国市场的重视。
双汇发展4月29日发布一季度业绩,收入和净利润指标双双下滑,是2011年瘦肉精事件以来少见的情况。
财报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双汇发展实现营业收入99.31亿元,比2014年同期下降3.04%;实现利润总额12.02亿元,比2014年同期下降14.9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1亿元,比2014年同期下降14.55%。
其中,双汇发展屠宰生猪337万头,比2014年同期下降13.79%;销售鲜冻产品28.50万吨,同比增长12.05%,高低温肉制品34.61万吨,比2014年同期下降13.16%。
由此可见,以火腿肠为代表的传统高温肉制品近年来销售压力越来越大。
对于公司业绩下滑原因,双汇发展并没有在报告中予以说明。有分析人士认为,由于餐饮行业放缓,需求降低;同时,由于消费者肉类消费时,更多的选择牛肉、鸡肉、海产等其他肉类,猪肉消费在整体肉类消费的比重下降。并且,双汇发展的部分高中温肉制品出现老化,而新品及纯低温产品销量不大,这才导致了公司业绩反常下滑。而面对业绩下滑,双汇发展也正试图通过转型扭转困局。
冷鲜肉更有机遇 西式产品将成主流
双汇发展现有的肉制品包括高温和中低温产品,高温肉制品主要包括了王中王、金双汇、马可波罗火腿、双汇王火腿肠、弹脆香肠、鸡肉肠等六大高温明星产品,中低温产品则以玉米热狗肠、台湾烤香肠、Q趣儿、椰果烤香肠、方火腿、速冻类等休闲、餐桌食品为主。今年第三季度双汇肉制品销售46万吨,同比降5%,这主要是因为传统业务乏力,而新品及纯低温产品发展尚不充分。
分析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到,“火腿肠”是指旧式的高温加工肉,是要被市场所淘汰的。未来,消费者会接受更加安全、快捷的冷鲜肉和低温加工肉。
根据2014年发布的规划,双汇正在研发港式叉烧、秘制红烧肉、秘制红烧排骨等预制的半成品,预制产品将和中式菜肴、涮锅系列计划成为双汇未来厨房餐桌新业务的三大主力系列,希望进入到到餐饮连锁、酒店、团餐、食堂等B2B领域,拓展火腿肠之外市场。
在火腿肠领域,双汇也发布了产品更新的规划,一些重点的主力老产品,如香辣香脆肠、润口香辣王、Q趣儿将改进质量,升级口味。2015年年初,双汇向市场推出了不少新产品,有“非尝花声”,“非尝美梨”,“非尝任杏”,“甜甜向上”,也有源自美国的“海威夷系列”之“弗吉尼亚风味”香肠,“芝士鱼肉肠”。
2015年肉制品将通过调结构、扩网络转型,目标是做大规模。”双汇发展总裁张太喜表示,双汇发展下一步可能从产品结构、销售网络、营销推广等方面进行大的改革,目标还是做大销量产生规模效益。
就调整产品结构而言,双汇发展下一步的新产品开发方向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开发五大西式产品,包括美式热狗肠、海威夷香肠、黄金热狗、培根、火腿切片等西式产品群,引导国内低温产品发展新潮流;二是围绕酒店、快餐、团餐、配餐的需求特点,开发预制产品、中式菜肴、涮锅系列等“进厨房上餐桌”的产品;三是不断加强开发出差异化显著的新产品,不断拓展现有花色品种。
特通+电商 渠道建设待转型破局
而在销售渠道上,双汇发展将加快十大类特通渠道开发,同时发展电商新方向。
在团购渠道方面,双汇发展表示将加快学校、部队、监狱、厂矿、医院、机场、车站、工地、机关、酒店等十大类型特通渠道的开发,提升市场覆盖率,希望通过占广场、进社区、下乡镇的方式细化渠道运作。
而在销售渠道上,加入电商成为双汇发展的目标之一。目前,双汇发展透露正与国内知名的电商平台积极商讨合作方案,希望借助适合快消销售的天猫、1号店、淘宝等电商平台开设双汇品牌旗舰店,加大市场渗透,实现线下终端与线上终端的全覆盖。与此同时,双汇发展还将形成自有的销售网络平台,定位成为专业的食材电商平台,借助双汇自有的物流配送系统,发挥冷链运输优势。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发展正在颠覆着传统行业,发展电商确实是大势所趋。而如何区分线上线下产品实现差异化销售,则成了摆在双汇发展面前的另一个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