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暗藏在食品标签中的“陷阱”

2012.08.15
       氢化植物油、植物奶油虽然都有植物二字,但实际上却并没有字面上想象的那般绿色、纯天然;果味牛奶听着和牛奶差不多,但在营养价值上却无法与纯牛奶画上等号……当我们越发注重食品的口感时,厂商自然会迎合消费者的这种意愿,于是食品标签上就有了细小的变化。
       植物奶油更绿色吗?
  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
  由于现代人对健康饮食的追求,不少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对绿色、纯天然的产品总是青睐有加。糕点、饼干、咖啡等产品的配料表上常常能看到氢化植物油、植物奶油、植物起酥油等这样的字眼,其中的植物二字会让很多消费者立即萌生好感,其实并非如此。氢化植物油是一种人工油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植脂末、代可可脂等均属其中,是普通植物油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加氢催化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而形成的产物。氢化植物油不但能延长糕点的保质期,还能让糕点更酥脆,此外凭借着熔点高,室温下能保持固体形状等特点,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尤其是西点、饼干、奶茶与咖啡伴侣等。
  需要提醒消费者注意的是,因生产工艺、技术、成本等原因,某些氢化植物油未达到完全氢化的标准,因而含有一定的反式脂肪酸。而反式脂肪酸对人体的健康是不利的,有数据显示,膳食中的反式脂肪酸每增加2%,人们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上升25%。还有实验发现,反式脂肪酸可能会引发老年痴呆症。虽然氢化植物油并不等同于反式脂肪酸,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谨慎食用这类食品总是有益而无害的。
  含乳饮料更好喝?
  和纯牛奶不是一回事
  在很多消费者看来,牛奶是个好东西,但有的孩子却不喜爱纯牛奶比较单一的口感,为了让孩子多喝些牛奶,一些家长便为孩子选购含乳饮料,虽然看着也跟牛奶沾边,但在营养成分上却有着很大差异。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含乳饮料虽然可以让孩子在味觉上得到满足,但它们与纯牛奶相比,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的含量却有着极大的差异,家长最好不要把含乳饮料当成牛奶让孩子长期饮用。
  那么对于消费者来说,该如何区别含乳饮料与纯鲜牛奶呢?标签是最简单的方式,根据相关规定,配料表中的先后次序都是每种成分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排列出来的,真正的纯鲜牛奶,配料中的第一个出现的是鲜牛奶,而含乳饮料中排在第一位的往往是水。由此也可以联想到市面上的各种果汁,简单来说果汁饮料包括纯果汁和含果汁饮料两类,虽然都有果汁二字,但含果汁饮料却是在果汁中添加了水、糖液、酸味剂等成分调制而成,营养成分自然也大打折扣。
  无蔗糖很健康?
  并不代表没有其他糖
  现在有些消费者因为身体原因要选择无蔗糖产品,我们在选购食品的时候也会看到一些食品的醒目处会打出“无蔗糖”的字样,不少糖尿病人看到这样的字样便会觉得放心很多。但无蔗糖并不代表没有其他的糖,比如麦芽糖,而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是极其不利的。因为一分子麦芽糖是由两分子葡萄糖构成的,而一分子的蔗糖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构成的,如果是含有麦芽糖的产品,它们的升糖指数更高,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不仅不能吃的更安心,反而吃的更危险。
  蛋黄派里没蛋黄?
  原料比重配料表中排序寻
  近年来蛋黄派很是流行,从字面上来看,带蛋黄的小糕点,听着也觉得有营养,不少家长还特意拿蛋黄派给孩子当早餐。可如果是细心的消费者便会发现,有的蛋黄派的配料表里根本找不到蛋黄,或者也没有注明鸡蛋的含量。其实类似的误导还有不少,一个简单的方法便是看配料表,配料中的原料排序并不是随意编排的,一般都是以材料含量由高至低作排列,比如一些燕麦产品,普通消费者一看到燕麦便会联想到高纤,觉得健康有营养,但如果你看看配料表,如果燕麦等高纤维的一些成分都排在了三四位甚至更后,那么该食品中的高纤维含量便可想而知了。
 
食品创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回顶部
评论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微信公众号
Foodaily每日食品
扫码关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众号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