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馆里藏了多少预制菜?中消协点名!

预制菜产业
2022.08.08
外卖、堂食中使用预制菜未告知,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受到损害。



文:预制菜产业

来源:预制菜产业(ID:yuzhicai8


当你点外卖或堂食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疑惑,前脚刚点完餐,外卖很快就送到或者服务员很快就端上菜来,速度快得超出预期。


为什么能这么快?因为你吃的是预制菜,而并非现做的菜肴。预制菜简化了繁琐的买菜、洗菜、切菜、烹制步骤,撕开包装复热一下就能吃。


有业内人士表示,平时我们去餐厅其实也很少能吃到现做的菜,大约60%都是急冻预制菜,尤其是在一些小有规模的连锁店和家常菜饭馆中。


01

预制菜攻占后厨


爆红的预制菜,已成资本追逐的又一风口。巨大的“成长性”,使得预制菜这一赛道未来的故事充满想象空间。


而从现实来看,预制菜在整个餐饮市场的渗透率也在不断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说,预制菜的迅速崛起,正在深度重构餐厅后厨的生产体系。


对于这种巨大的变化,消费者一开始是不知不觉的,随后就算后知后觉,大致也是无力改变了。


预制菜强势占领餐馆后厨,其优势显而易见,比如说快速出菜、价格低廉、方便快捷,与此同时,也弱化了餐厅对于厨师厨艺的倚赖,这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同样应该看到的是,预制菜实现了菜品口味、品相、品控的一致性,这对于提升餐馆尤其是连锁餐饮的标准化水平,是有所助益的。



当然,所谓高水平的标准化,并不必然意味着“美味”。


预制菜进入餐馆也有其合理性。从麦当劳、肯德基等品牌的经验看,中央厨房、预制菜可显著降低食材配送成本、人力成本和租金成本,是连锁化扩张的重要支撑。


中式预制菜同样有助于减少人工、提高利润、加速出餐,能全国销售,还能保证菜品出品稳定,使得中餐行业盼望已久的连锁巨头成为可能。


事实上,一个大趋势是,大城市的大众餐饮谱系,离传统意义上的“好吃”越发的远了。


反而,其在“视觉系”以及“网红化”的造势中,越走越远。在这种大背景下,“差强人意”的中规中矩,或者说平均线上的“不难吃”,成为主流状态——而这,恰恰是“预制菜”很容易做到的。


这种“高性价比”的制菜模式,极大压缩了“现制现炒”生产方式的生存空间。“打不过就加入”,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饭馆都加入了预制菜的阵营。这反过来又强化了“整体的平庸”。


预制菜是个中性的表述,不客气点说其还可以称作“料理包”,若要稍微掩人耳目、自抬身价,则可以说成是“中央厨房”。


但无论如何,其本质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工厂化、流水线的标准件,取代了厨师以用心与手艺烹饪出的“菜肴”。


复热的预制菜,被很多人认定没有锅气、没有灵魂。可以预见的是,今后“传统饭馆”与“预制菜餐厅”,终将分野。


02

中消协点名:使用预制菜未告知,消费者知情权受损


江苏省消保委近日开展的调查显示,74%的受访消费者不知道自己点餐吃的可能是预制菜,87%的受访者不愿意在外卖和餐厅里吃到预制菜,高达93%的受访者认为商家应在点餐前告知使用了预制菜。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预制菜的成本、添加剂使用情况、营养价值等跟现做现炒的菜品有差异,消费者有权且有必要知晓菜品的真实“身份”,商家不应隐瞒。



北京市潮阳律师事务所律师胡钢表示,这一行为涉嫌构成消费欺诈,消费者有权要求赔偿。


近日,中消协发布《2022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热点分析》,点名了预制菜菜品标识不详细的问题,并表示:外卖、堂食中使用预制菜未告知,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受到损害。


近些年,预制菜逐渐成为了快餐、外卖商铺选择的原料,据《2021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数据,目前我国预制菜销售渠道85%以上集中于B端,真功夫、吉野家预制菜餐食占比达100%,西北莜面村和小南国也达到了85%。


8月4日在外卖平台查阅吉野家、真功夫两品牌门店菜品,介绍并未标明是预制菜。当询问两品牌门店菜品是否为预制菜时,吉野家一门店承认,真功夫一门店否认,称都是现制菜。


胡钢律师8月3日向记者表示,商家若未告知产品是预制菜餐食,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相关经营者存在虚假告知或隐瞒真相,致使消费者误认误购的,涉嫌构成消费欺诈。


消费者有权要求实施消费欺诈的经营者承担“退一赔三 最低五百元”的惩罚性赔偿。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胡钢律师还认为,预制菜的成本、添加剂使用情况、营养价值等跟现做现炒的菜品有差异,消费者有权且有必要知晓菜品的真实“身份”,商家不应隐瞒。


商家使用预制菜菜品的食材成本比现制菜高。据安信证券《2021年预制菜行业深度报告》,一份卤肉饭外卖商家用预制菜的食材成本是7.5元,直接购买食材的成本为6.5元。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元的餐品直接购买食材也比预制菜食材成本便宜1元。



既然预制菜在味道上不如现制菜,不告知消费者涉嫌违法,食材成本还更高,餐饮行业为何还要追捧预制菜?


03

餐馆里藏了多少预制菜?


据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2020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餐饮企业各项成本占比前三的是原料进货成本、房租及物业成本以及人力成本,占总营收72.45%。据《2021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随着原材料、租金、人工等成本逐渐上涨,餐饮企业的利润越来越低。


据安信证券、前瞻产业研究院,预制菜既能提高出餐速度、效率,又能降低整体成本、提升利润。


还是以一份卤肉饭预制菜为例,虽然食材成本比现制菜要贵1元,但其人工成本低了0.8元,租房成本低了0.4元,能源杂费低了0.2元,合计利润多了0.4元。


根据以上数据,餐饮业的“三高”,预制菜可以改善。


与此同时,一些餐饮企业还依靠预制菜零售业务获得第二增长点。


广州酒家已推出广式豉油鸡、传统咕噜肉等20款预制莱单品。2020年,其受疫情影响餐饮业务营收较上年下滑26.7%,但整体营收仍保持正增长,主要得益于速冻食品40.08%以及月饼系列15.59%的营收增长。


据其2022一季度财报,广州酒家的速冻食品业务继续增长,成为营收第一、同比增速第一的业务,实现营收2.74亿元,同比增速为27.66%。



由此可见,速冻食品(预制菜)成为了广州酒家的重要增长点,该业务甚至带动公司整体向好。


但值得注意的是,广州酒家的预制菜是比较成功的案例。但许多商家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提供预制菜,消费者发觉口味不对后是否还会复购?将是个问题。


提倡建立预制菜告知制度,不是觉得它低人一等,而是通过亮明身份,为预制菜探索更敞亮的生存空间。没准儿消费者吃了店里的干烧鱼,觉得不错,顺手就买一盒回家自己做呢?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预制菜还得在提高品质和技术含量方面加把猛火。《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61.8%的消费者认为预制菜的口味复原程度需要改进,47.8%的消费者认为预制菜的食品安全问题需要改进。


尤其在资本追风下,预制菜行业已经出现同质化、价格战的苗头,产品质量、技术研发让位于营销包装,为这个火热的行业带来隐忧。



近期,多个行业协会倡导发布了一些团体标准,希望以此拉高预制菜的行业水准。


定标准会产生一定作用,部分地方特色浓郁的菜品,例如扬州炒饭、河南胡辣汤等,可由当地烹饪协会或者地理标志持有人,依据菜品的标准化生产工艺制定相应的预制菜标准。


但中华美食百菜百味,还不断诞生创意菜,想为所有的预制菜制定标准或者制定一个标准规范所有的菜,不太现实。比如,食品标准经常会涉及加工方式和固形物含量,可拿东坡肘子和蒜蓉扇贝来说,两道菜的制作工艺截然不同,固形物含量也不可能是一个标准。


标准暂时拿不准的,可以让市场来规范、让法律来管。预制菜现在正在“赛马”,各个企业、各种特色菜肴争着想出头。


比起定标准,当前最关键的是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法,守住食品安全底线。跟所有食品一样,预制菜首先必须安全,在此基础之上,再拼口味、拼分量、拼服务,让市场之手替大家筛选出那些最能满足中国胃的产品。


预制菜好不好,市场说了算;预制菜安全不安全,全社会都要管。

食品创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预制菜产业
回顶部
评论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微信公众号
Foodaily每日食品
扫码关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众号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