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珂
来源:快消(ID:fbc180)
在600亿估值终究得向成本和盈利模式低头的当下,难道世界的尽头真的是蜜雪冰城?
01
更换原料,定位“下探”
近日,有知情人士告诉快消君,为了进一步压缩成本,新式茶饮品牌——喜茶已全面终止和某乳品原料和解决方案头部供应商——F厂的合作,转而采购位于山东的N厂乳品原料。该人士进一步透露,伴随着疫情对新式茶饮盈利端的冲击,自2021年开始,喜茶便开始逐渐减少其在F厂的采购量。
需要注意的是,F厂和N厂均是国际头部大厂,在中国从事专业餐饮业务数十年,也都具备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不过,在专业餐饮原料领域,F厂产品因其纯进口的定位和海外独有的奶源优势,品质和定价其实略高于N厂产品。
此外,由于F厂的专业餐饮部门自前几年开始就富有前瞻性地培育新式茶饮、中式烘焙等市场,甚至主动参与到奶盖等产品的研发中,对于这两个版块的飞跃式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让其在很长时间内都是新式茶饮企业选择中游供应商的最优解之一。
上述知情人士称,“(F厂)在新式茶饮高端原料领域具备一定程度的垄断性,根本不愁卖。”事实上,这一点,从某茶饮品牌曾将F厂产品的空包装盒放在前台,只为了让客户知道自己用的是F家的产品,但后台用的却是其他家的便宜产品便可见一斑。
以淡奶油一项原料为例。快消君获取的两家企业淡奶油产品的配料表显示,F厂适用于饮品的淡奶油的配料为“稀奶油”、“乳固体”、“乳化剂”、“稳定剂”四种成分,而N厂相对应产品的配料则为“生牛乳”“水”“无水奶油”“麦芽糊精”“白砂糖”“食品添加”。从单一产品的维度不难看出,后者“科技含量更足”,不仅多出了麦芽糊精和白砂糖调味,还添加了羧甲基纤维素钠、冷结胶等物质。
一奶茶行业业内人士告诉快消君,其实,消费者并不能喝出两个原料之间的差距,但从产品本身来看,更少的调味剂和添加剂,必定给消费者带来更小的健康负担,有着更好的营养价值。同时,更干净的配料表也说明产品的原料更天然,工艺更先进,相应的成本也就越高。
据了解,新式茶饮的供应链远比传统奶茶要复杂,不仅覆盖工业食品原料(如茶粉、浓缩果浆等),还包括标准化生产的农副产品(如乳制品、茶叶、果品等)。新式茶饮品牌如果要控制上游成本,通常会拿非标准化原料或者低门槛的同质化原料来“开刀”——如水果、小料等,而不会轻易更换上游核心原料的供应商。
其实,个中逻辑也不难理解。几年前,老干妈就是将辣椒酱的核心原料由贵州辣椒换成了更加便宜的河南辣椒,导致产品口味出现不小的变化,口碑、销量随之出现下滑。直到几年后,老干妈痛定思痛换回原来的贵州辣椒,还重新调配了制作配方,才遏制住了公司业绩下跌的势头。
在上述人士看来,喜茶更换乳品供应商一事虽然对消费端的影响很小,但却反映了在盈利压力下,喜茶自我定位的“下放”。他表示,“如果标品原料都能更换,那么在非标品要不要更换、如何更换等问题上,企业决策也将更充满弹性。今年初,喜茶在降价时表示,将通过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维持品质不变,但至少从乳品的角度来看、这或许是不成立的”。
02
自降身段,迫不得已?
喜茶的自我下放,不仅反映在更换供应商一件事上。
几天前,接连传出喜茶的两个决策。先是子品牌“喜小茶”最后一家门店关店,紧接着便传出喜茶开放加盟的消息。
很快地,针对公司将开放加盟的传言,喜茶方面对外予以了确认:“喜茶确实正准备在非一线城市以合适的店型开展事业合伙业务。”随后,喜茶在微信公众号开通了“事业合伙”的新菜单,并宣布事业合伙费用在50万元以内。
在喜茶宣布开放加盟的同时,喜小茶关闭了全国最后一家门店,宣告双品牌模式的彻底失败。究其原因,今年初喜茶降价后,主品牌喜茶与子品牌喜小茶之间的区隔越发模糊;喜茶的自降身价尚未抢走茶颜悦色、伏小桃等区域中端奶茶店的生意,却先把自己的小兄弟给卷出局了。
在业内人士看来,率先打响价格战后,再入乡随俗,开放加盟制,抢占高端品牌在中低端市场的制高点,无疑是喜茶开拓下沉市场的最便捷途径。不过,硬币的另一面是,失去高端化、差异化的产品和直营体系经营管控力的喜茶,将会很快地陷入存量市场的同质化竞争中。而在卧虎藏龙的非一线城市、奶茶行业中采取以价换量的策略,喜茶短期内并不是蜜雪冰城等品牌的对手。
无独有偶。近年来,由于疫情的反复,喜茶的老对手,同样定位高端新式茶饮的奈雪,也遭受了成本和客流带来的双重挑战。快消君曾报道过,为了平衡疫情下的利益,奈雪高层喊出了“降低成本但不降低品质的口号”,但在实际运作层面,“变着法儿偷工减料”却成了奈雪部分门店生存的手段。
曾有内部人士告诉快消君,为了控制成本,奈雪内部曾用成本、制作时间、出餐速度等维度来给不同门店打分,给出奖惩。这也导致了部分门店本来运营状况良好,却为了争取成绩采用包括使用过期食品等方式降低成本的行为。一位奈雪离职中层员工在与快消君交流时曾透露,奈雪客服部门曾接到多起关于食品安全的投诉。其中,甚至有孕妇消费奈雪欧包后产生严重不适的极端案例。
上述人士还表示,2022年以来,奈雪继续顶着亏损压力开店,并围绕着“降低产品价格”开展的一系列研发和推新,但本质上很难说没有“用低劣原材料去制作饮料”,以次求全赚更多钱的目的。
其实,往更大范围的茶饮烘焙领域看,有类似操作的并不只是喜茶和奈雪的茶。据知情人士透露,近几年通过半熟芝士等网红单品“翻红”的好利来,近期也更换了其进口乳品供应商,转向华北某国内乳企采购。
虽然,中国乳企已强势崛起,但不可否认的是,那是在液态奶和奶粉领域,而在奶酪,奶油等专业餐饮领域,进口品牌仍具备明显优势。而考虑到烘焙对乳品原料更高的依赖程度,好利来此举的风险其实要比喜茶更大。从这个角度来看,喜茶、奈雪的一些列自降身段的操作,似乎容易被理解了一些。
公开信息显示,从2016年到2021年的五年时间里,喜茶共获得了4轮5次的融资,其估值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实现了从160亿元到600亿元、超3倍的跃升。经过最后一次轮融资,喜茶的估值达到600亿元,刷新了中国新茶饮的融资估值记录。
不过,年轻人的狂热追捧逐渐降温后,伴随着今年茶饮行业的融资事件和融资金额肉眼可见地减少,新式茶饮的高端泡沫,或许到了该破灭的时候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