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肥良
来源:厨房人类(ID:chufangrenlei)
大家好,我是小肥良。
众所周知,肯德基的薯条味道一直颇受争议,有人说难吃得要死,有人就好这一口。
但还没等人们讨论出个所以然,各地的肯德基却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自家薯条的嫌弃。
先是之前咱们聊过的,因为太难吃,加拿大肯德基直接给薯条办了个葬礼:
后来又有小伙伴爆料,说咱们香港的KFC,之前一直都是没有薯条供应的。
至于为啥全港所有KFC都不提供薯条,虽然博主并未明说,但大伙都心知肚明啦:
当你店里有一种食物天天被人诟病,为什么还会有出场的机会呢。
说实话在香港,肯德基的受欢迎程度确实不如麦当劳,口味上当然相距甚远,薯条的缺失相信也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
而香港肯德基常年消失的薯条,似乎在最近又回归了。
前几天,香港市民就在路上发现了一座巨型的广告牌。
广告牌上留有一句话:“FING下头,搵惊喜。”翻译过来就是“摇下头,有惊喜”。
于是大伙就真的在广告牌前面摇起头来,其他路人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磕嗨了。
那么这样疯狂的摇头,能看到什么不一样的景像呢?
据刚刚快把头摇成直升机的周女士说,她在一瞬间真的看到了灰色广告牌背后的画面,那是一包薯条!
可能有不少小伙伴不能相信,于是香港肯德基真的放出了原图,让不能到达现场的网友也能摇起来。
小伙伴也可以试一下,看看能不能看到里面隐藏的薯条哦:
反正我摇了好久,才勉强看出了薯条的轮廓,小伙伴们最好在光源比较好的地方看哦,成功的几率会大一些。
Ps:最好摇头的时候隔壁没人,不然我担心你会引起身边人的一些误会,比如会让人觉得你似乎对Ta很不满的样子…
Pps:摇头不要摇太久,不然会头晕哦。
我觉得看不出来是正常现象哈,大家不要强求哦。
香港肯德基的这款新薯条,名叫“Fing Fing薯条”。
Fing是粤语的一个发音,在普通话里面就是“摇”的意思,也就是我们可以简单的将这款新品理解为“摇摇薯条”。
我觉得这个Fing字用得极巧。
首先,它暗合了这款薯条需要“摇一摇”才能吃的核心吃法;
其次它也解释了为何肯德基会在户外推出要路人“摇头看薯条”的理由。
最后,Fing在粤语中还有“头FINGFING”的词组,意思是精神有活力,又给广告赋予了一层正向内涵。
实际上,“摇摇薯条”这个创意,早就被各大快餐店用烂了,就算是肯德基,也早在其他地方推出过摇摇薯条。
比如在中国大陆地区,2000年肯德基就推出过“薯条摇摇乐”。
至于国外,21年的时候在马来西亚,肯德基也推出了撒辣椒粉的摇摇薯条。
在那么多的前辈都已经出过摇摇薯条的情况下,如何使自家的薯条脱颖而出,搞出新意思,就成了香港肯德基要解决的问题。
所幸他们完成的还不错,用这个别具一格的街头广告,成功洗了一波路人的脑,还把自家新品的特点深入了人心。
那有的小伙伴就要问了:
为啥通过摇头就可以看到隐藏的薯条呢?
据说,这是因为肯德基运用了“光栅成像”的原理:
通过快速摇头或图像移动增加视觉信息编码,让隐藏在粗细不同的黑线中的图像和信息浮现出来。
当然我也不是什么专业人士,原理也只是道听途说,如果小伙伴有更正确的解读,可以在评论区分享哦!
而实际上,香港肯德基因为薯条而做出的“奇葩事”,那可真是不少。
2016年5月,肯德基产品部的一位员工在巡视肯德基时发现,个别女生在吃薯条的时候,薯条的末端,也就是手指抓住的那一节是不吃的。
他觉得很好奇,于是就去询问原因,原来这些女生之所以不吃这一小节,是因为她们之前做过美甲,害怕美甲上的化学物质会污染薯条。
因此她们最终只能选择丢弃吃剩的薯条。
根据这次经历,这位香港员工获得了灵感,他随即联手奥美,策划并推出了“肯德基可食用指甲油”,让顾客放心吃薯条:
而肯德基推出的指甲油有两款:吮指原味鸡味和香辣脆鸡味。
据说,香辣脆鸡口味的指甲油,颜色鲜红,带有强劲的辣度,但没有鸡的味道。
而原味鸡偏褐色,带有胡椒粒和刺鼻的香气。
这两款指甲油号称使用天然的原料制造,只要涂上指甲,等上5分钟就可以吃了,不管吃薯条还是吃炸鸡,都能放心舔手指。
为了宣传这两款指甲油,香港肯德基甚至还找来了胡杏儿来亲自试用并展示:
这么看来,香港肯德基在薯条这块搞怪的天赋,似乎一点也不输给薯条办葬礼的加拿大呢。
不过根据香港那边的小伙伴反馈,似乎这款薯条不好吃就算了,份量还少。
看来肯德基的薯条要想让人改观,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