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全食在线(ID:iallfood)
功能性似乎不再是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唯一动力,基于产品所衍生出来的体验感,成为当下年轻人复购的动力。
无糖饮料盛行,茶饮料的铺货率越来越高,但高糖水溶C100却成为年轻消费者心中的神水。
打开小红书,搜索水溶C100,我们会看到很多有趣的产品体验,比如有人说牙疼的时候喝它超级管用,也有人拿他治好了口腔溃疡。
甚至成为解酒药,理论是糖分可以缓解,甚至还有人说这玩意喝了掉秤,更有好事者将它当做感冒药,据说可以治嗓子疼。
如果你晕车,上车前喝上几口,可以缓解不适,于是,基于水溶C100,消费者为其冠上了掉秤水、刮油水、防暴水等等。
无独有偶,最近康师傅冰红茶因为一瓶能够喝出多种饮料的口感而登上热搜。
第一口纯正的康师傅冰红茶之后,加入两片柠檬,就成了一杯维他茶了。
而且花一瓶钱,体验五大品牌的口感,对于不少人来说是非常具有性价比的。
提及体验感,其实很早就被品牌所发现,最早奥利奥的广告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扭一扭,泡一泡,让无数家长为其买单。
后来的彩虹糖,也被消费者玩出了花,其实基于这些互动的产品体验,一直都存在。
比如汉堡王不给杯装可乐配吸管,号召大家用空心薯条当吸管,美名曰环保,虽然有网友表示难道就不能直接喝吗?有人把好丽友巧克力派放进了冰箱,拿出来的口感等同于巧克力冰淇淋。有人把安慕希酸奶配着奥利奥饼干碎,冷冻起来后就成了奥利奥酸奶雪糕。
你看原本看上去普普通通的食品,在脑洞大开的网友们创新下,变得异常有趣,甚至激发了围观者购买亲测的热潮。
毫无疑问,当下产品出圈不仅靠产品本身的功能和配方,而是其能否激发消费者创新欲望。有人拿辣条夹馍,也有人把果冻动起来,有人在家自制冰淇淋,也有人调配出了更好喝的低度酒。
这些消费者参与其中的体验,早已不是为了吃而吃,而是赋予其情绪价值。
以前奥利奥通过电视广告,让我们知道可以扭一扭泡一泡,这是基于品牌主导的营销创意。
说白了就是吸引观众购买,虽然这种体验式的营销极具创意,但在十几年前,只能通过中心化的媒介进行广而告之。
但在今天,在去中心化媒体的快速发展下,产品体验创意有了更深的传播路径。
小红书,这个备受中产和女性消费者认可的种草平台,成为食品饮料新体验的集中发布地。
在这里,你可以找到主流食品的创新玩法,甚至有博主手把手教你,而你只需要买回产品。
同样在短视频平台,一款新奇特的产品体验很快被传播,我们不可忽视互联网的魅力,在病毒式的快速传播下,任何一款创意都有可能成为爆款。
而微博、微信这些传统的社交媒体,也能够将好创意送上热门。
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发展,给与食品饮料体验创新提供了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消费者真实可见的体验就是对产品最好的营销。
当然社交媒体只是推动创新的工具,而真正的幕后主人翁则是亟需情绪价值的消费者。事实上,大多数产品的体验创新并非刻意而为,往往是在偶然的体验中发现并且被主动传播出去。
这说明消费者在选择产品的同时不仅仅看中产品所拥有的功能,而也会关注其带来的情绪价值。
比如喝完奶茶剩下的冰块,有人就喜欢接一杯水进去,成为一杯冰镇水,而使用这方法的人脑海中想的是不要浪费,却无意中完成了需要花4元钱才能享受的冰杯体验。
在社交媒体和消费情绪价值被满足的加持下,食品饮料有了更多的体验创新,甚至有的创意品牌本身就没想到。
那么未来品牌在新品推出或增加老品动销的需求下,是否需要主动探索产品创新体验,并且通过社交媒体告诉消费者呢?其实大可不必,目前大多数产品创新体验都来自于消费者的自产,而非品牌的主动。这是因为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他们所推出的创意体验更有信服力,如果品牌加入的话,会给人造成过度营销的感觉。
当然聪明的品牌也会扶植素人博主,将想说的话让他们去讲。
但事实上,所有充满话题性的产品体验,都来源于消费者的无意间发现。在今天,奥利奥的扭一扭泡一泡的吃法早已不流行,相反将奥利奥打碎融入酸奶冻成冰的创意却被年轻人接受。康师傅冰红茶并没有想到,促成自己出圈的并不是大包装亲民价,而是一瓶喝出四个品牌口感的创意体验。
在未来,基于消费者视角的产品创新体验会越来越多,而谁又能成为被消费者选中的天选之人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