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近期发布《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3—2014年)》(下称《农村绿皮书》)指出,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增速明显减缓,预计2014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规模约2000亿美元,同比增速下降到5%左右,农业对外依存度进一步下降。
“农产品进出口放缓或将成为2014年主导格局。”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增速明显减缓,其原因来自国内、国际多方面;其中,受城镇化、工业化以及消费需求增长等影响,未来农产品进出口规模将趋于稳定。
多因素影响我国农产品进出口
《农村绿皮书》显示,影响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的因素很多,国内需求变化及其国内产需缺口状况、国内农业资源禀赋及其比较效益状况、国内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人民币升值、国际农产品市场供求状况及其价格波动等都可能对我国农产品进出口产生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增速明显减缓,其原因来自国内、国际多方面。“国内方面,国内需求与动力不再像前些年那样强劲。这是主要因素;国际方面,主要是源于农产品价格处在相对低迷时期。”李国祥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胡冰川则对本报记者表示,增速减缓的原因在剔除价格以外后的最主要原因是需求方面,而需求主要受经济增速放缓所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相对低迷,抑制了人们的收入增长。同时,中央"八项规定"等一系列改革举措相继出台,使得原先许多铺张浪费的食物消费支出大幅度下降,这也对进出口产生了很大影响。”胡冰川说。
在胡冰川看来,从国内需求角度看,未来我国农产品进口总量还将会增加,“但分阶段性来看,有可能会基本稳定,或者出现下降。”胡冰川进一步解释称,虽然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增幅2014年预计下降到5%左右,但并不意味着我国农业对外依存度由此开始呈下降走势,“由于进口体量十分庞大,也决定了我们的进口依存度仍处于较高水平。”
农产品进出口放缓或成2014年主导格局
专门从事豆类农产品进出口加工的大连华亿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负责人李经理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今年一季度,该公司进出口总额比2013年同期减少16%左右。“从2011年开始,公司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就已经出现下降趋势。就全行业而言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种植豆类农产品逐年减少,农民种植热情不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种植的豆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
“由于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我国农产品以初级农产品为主,深加工农产品的出口比例很小,产品层次低,竞争力非常有限。加之我们出口市场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和北美,而对欧洲、中东、非洲等地区的出口较少。这种过分集中的市场格局,使出口容易受到发达国家农业保护主义措施的冲击,进口则容易受到主要出口国家内政经济的影响,从而制约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李经理认为,从长期来看,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还会继续小幅下降。
大连市另一家专门从事大豆油加工的企业相关负责人王经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由于大部分大豆原料来源于国外进口,今年一季度进口总额较去年减少了20%左右,主要原因是公司进行了产品的结构调整。王经理告诉记者,从企业角度来看,受国内部分企业生产能力较强、库存水平较高、国内农产品市场消费需求增长缓慢影响,国内对农产品进口需求将下降。
对此,李国祥认为,目前来看,农产品进出口放缓或将成为2014年主导格局。
未来农产品进出口规模将趋于稳定
“从中长期看,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会进入稳定时期,届时,即使收入再增加,消费食物也不会变多。例如,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人们可能会更关注健康、更安全的食品;而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大量农民要进城,这部分人的生活方式都将发生变化,因此今后总体需求仍将增长。”胡冰川说。
胡冰川还表示,未来农产品进口规模仍然会扩大,也一定会持续、稳定增长。“今后中国城镇化发展到比较稳定的时期,比如,到2030年,我国基本上进入工业化的后期,人均GDP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届时,我们的食物消费也会比较稳定,农产品进出口规模也将趋于稳定。”
“主导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增长的因素是国内需求和国内的资源禀赋。我国参与国际市场的格局是在加入WTO早期阶段就已形成的,而基于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分工基本已经定型,所以,进出口在未来呈现小幅、稳定增长态势的可能性很大。”李国祥表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