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你还吃吗?
我们每人一年吃29份泡面,这“背后”到底谁在消费?泡面的消费趋势又在如何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新的泡面世界。
01
我们吃了400亿份泡面
每人每年吃29份
此前,有份报告显示。
2018年全世界方便面销量达到1036亿份,中国市场占了402.5亿份,占全球方便面销量的38.85%,排名第一。
也就是说,全球泡面市场,中国吃掉近4成。
其实,我们可能不知道,泡面经过了有十多年的快速暴增。2011~2013年,中国方便面年需求量一路增长到了462.2亿份。
但转折点出现在2013年,泡面市场需求开始一路下滑。到2016年,整个中国市场需求已经跌到了385.2亿份。
其实我们要看背后的原因,为什么?恰恰那3年,是外卖市场打的最凶的3年。很简单,平台的烧钱大战,让外卖价格便宜了。
到2016年,外面平台通过竞争、拼购,已经形成双寡头的局面。平台的补贴没了,外卖的客单价自然上来了。
外卖干不掉泡面。
主要会取决几个关键点。1、消费场景的限制。泡面有它核心的消费场景。2、即时性是关键命脉。3、外卖的质量整体不高。从性价比上来看,现在点外卖的客单价还是比较高的。
02
泡面市场回暖
红烧牛肉面一直是爆品
中国方便面市场在经历了3年的低谷期后,到现在持续逐步回暖,2018年为400亿份。现在还在回升,2019 年上半年中国方便面市场整体销量同比成长 1.4%,销额同比成长 7.5%。
我们看了下最近康师傅和统一的上半年财报,康师傅方便面销量也增长了3.68%,统一今年上半年的方便面销售增长2.8%。
从市场层面来看。销量排在前三名的康师傅、统一、华龙,几乎三分天下。
当年,康师傅一碗“红烧牛肉面”,就卖出了50个亿。而统一在2008年推出老坛酸菜牛肉面,也创造了40亿的奇迹。
今年上半年康师傅共卖了115亿元方便面,以中国人均14亿人口计算,人均方便面消费约8.2元,相当于每人吃了两桶桶装康师傅红烧牛肉面。
目前康师傅销量市占42.9%,销额市占46.6%,仍居市场第一位。可以想象,一家就占了四成的江山。
03
谁在吃泡面?
23-28岁女性成新实力消费者
但大家一定很奇怪,到底谁在消费泡面呢?
根据几个非常有意思的数据,我们会发现消费场景变了。
从线上消费人群来看,各年龄层的女性消费者普遍比同龄男性消费者贡献更多的销量。其中23~28岁的消费群体对方便面偏好度最高,而这个年龄段的女性消费者成为线上方便面的消费主动力。
其暴露了一个主要的消费场景,就是泡面除了代餐之外,泡面零食化成了一个主要方向。
不用等外卖,又比外卖更省钱,无疑是追剧、加班的利器。而对于23~28岁的年轻女性而言,更容易受到影视剧、综艺、明星代言等因素的影响,成为线上方便面消费的大族群。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消费场景,就是旅途。
数据显示,一半以上的旅行者会在旅途中会吃上几次方便面,尤其体现在境外游,51%的人群因为吃不惯当地的伙食而携带方便面出行。
当然,除了大众的泡面消费,另一面,泡面也变得越来越有情怀。
04
泡面升级战
从高端到开餐厅
新消费的崛起,年轻一代对价格的敏感度越来越低,直接带来消费层次的变化。
比如统一方便面5元以上产品占比由2017年的21%上涨至2018年的26%,旗下高端产品汤达人在2018年销售额同比增长达30%,营收规模超过19亿元;康师傅高端方便面销售额同比增长10.6%;而售价较低的干脆面销售额同比下滑24%。
这也是一个典型的消费趋势,吃泡面不再只为了便宜。
另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近2年非常爆红的泡面餐厅。这个模式的出现,几乎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我们对泡面的认知。
我们以此前抖音上很火的网红餐厅-泡面小食堂为例。
一家餐厅,里面的泡面当然不是随便在国内能买到。几乎精挑细选。有来自斯里兰卡、泰国、韩国等国家的上百种泡面被放置在墙壁上的小架子中,每个架上还会挂着像“肉很多”、“夜店炒面”等提示语,价格从4-15元不等。
挑完了泡面,消费者还可以挑选搭配食材。其实这样算下来,客单价基本能做到20块左右。要知道,这对于泡面来说,毛利还是非常高的。
但创新的模式还要经得住市场的持续考验。消费者是否会为泡面餐厅持续买单,重点还得看产品力。
但,这也反映了一个趋势,泡面也可以堂堂正正进餐厅,是一个小资系的消费方向。
零售商业评论认为,目前来看,随着Z世代、00后消费的崛起,新的泡面时代已经到来,对于品牌商来说,早点抓住这部分的群体,是接下来的发展的关键。而他们身上最强的属性,其实是社交,我们不妨大胆提一个词,叫社交泡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