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怜舟、白露
来源:新腕儿(ID:bosandao)
中国素鸡是国外的人造肉吗?
在国内传统饮食文化词典内,人造肉是素鸡,也就是豆干这类的豆制品,在电商平台上常上热门,颇受欢迎。
图注:电商平台上的传统豆制品人造肉
不过,国外常见的人造肉,并非是传统的素鸡。
这种人造肉由动物干细胞实验培养出而成,属于医学中的组织工程学领域,成本较高,且现阶段的研发生产技术尚不成熟,暂未达到量产标准。
不同于动物干细胞培养的人造肉,在食品科技的高速发展下,传统豆制品工艺也能做到肉的组织口感。与此同时,植物肉制作成本低,工艺成熟,口感和肉极为相似,还能做到高蛋白含量。
从市场研发层面来讲,植物肉是一款成功的动物肉替代品。不过在C端市场,植物肉却不那么受欢迎,常被消费者吐槽为资本硬捧的产品,各种植物肉产品也屡屡在市场上遇冷。
植物肉赛道是否还有发展潜力?未来消费者的认可度能否提升?植物肉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01
植物肉饺子引争议
去年11月中旬,植物肉品牌别样肉客(Beyond Meat)在国内市场推出了植物肉饺子。
据官方介绍,这款植物肉饺子是由植物肉和蔬菜组合,有四种馅料,分别是味噌裙带菜牛肉煎饺、韭菜莴笋猪肉煎饺、芹菜木耳牛肉水饺、荠菜油菜猪肉水饺。
煎饺和水饺各有两种口味,每100克饺子的热量不到200卡。
图源:别样肉客官方微博
在国内一众植物肉品牌中,别样肉客的产品相对还是常见的。例如星巴克的“别样牛肉烧烤风味三明治”,是比较受欢迎的轻食产品。
这是他们第一次尝试植物肉饺子,这款植物肉品类,也已有前人试水,但市场接受度似乎并不高。
雀巢旗下植物肉品牌“嘉植肴”在去年中旬推出首款植物肉饺子,在此之前,他们尝试推出过素宫保鸡丁、素红烧狮子头等产品。
另一个国内植物肉品牌“植物教授”也推出了彩色植物肉饺子。他们的产品主打“白芸豆蛋白粉”和“1毫米薄外皮”,主要是蒸或煎为主的烹饪方式。
新善食则推出了植物肉“珍珠饺”,是市面上唯一一款植物肉类的珍珠饺子。
除植物肉饺子外,还有植物肉月饼、植物肉粽子等产品的推出,代表着植物肉品牌的产品思路,在围绕中国传统美食本本土化做创新。
以目前来看,植物肉饺子在国内市场的水花并不大。电商平台上,各种植物肉饺子产品琳琅满目,但大多数产品销量平淡,爆款产品几乎没有。
社交平台上,植物肉饺子的讨论不多,软文类内容占多数,仅有零星几条评论也是正负参半。
图源:网络平台截图
正在热销的两款植物肉饺子中,一款是雀巢的嘉植肴植物肉饺子,月销200+,另一款是必品阁的植物肉饺子,销量只有100+。
图源:电商平台截图
反观思念和湾仔码头的两款普通饺子,月销量均在1000+以上,而湾仔码头这款水饺销量高达4000+。

图源:电商平台截图
市场本身对植物肉饺子不太感冒,去年10月,关晓彤在某平台中吃植物肉饺子,还向大家推荐了这款产品,称这款植物肉饺子中的蛋白肉脂肪含量比猪肉少了近90%,且蛋白质比猪肉高出四倍。
对此言论,网友先是怀疑关晓彤“假吃”,称并没有看到关晓彤吞咽的动作,随后又吐槽,关晓彤在其他动态分享了自己吃真肉的照片,却要推广人造肉。连推广的明星都不愿意吃下去,植物肉饺子真能减肥吗?
事件发酵后,植物肉饺子品牌方植爱生活以及关晓彤工作室回应,否认关晓彤“假吃”,并放出完整版视频。
图源:植爱生活官方微博截图
关晓彤“假吃”事件的焦点分散后,公众的目光开始聚集在植物肉。
“我为什么不直接吃真肉呢”、“明明有素肉,非要吃又贵又全是添加剂的人造肉”,“吃人造肉就是不健康”……从网友评论字里行间,大家对植物肉有一定抵触心理,连尝试都很难。
图源:网友评论截图
消费者对植物肉饺子的质疑,本质是对植物肉产品认知较浅。直观证明植物肉在国内市场的消费端仍未被接受。
02
资本热投市场冷淡
植物肉与传统豆制品在成分上并无明显差异,但在技术上却差别较大,后者的制作工艺更加复杂细致。
植物肉的蛋白质来自大豆、小麦、豌豆等农作物。
首先,经过一系列加工,农作物中的蛋白质分离物被提取出来,再将分离出的蛋白质加入食品粘合剂,使植物肉变得更有嚼劲,与肉的口感和纹理更加相似。再加入色素、调味品,使其口味更加丰富。
别样肉客作为植物肉巨头品牌,2019年于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被称为“植物肉第一股”。其主推产品为植物肉汉堡肉饼、植物肉拌饭酱、植物肉肉糜、植物肉饺子。
别样肉客通过和星巴克合作进入中国市场,后来又多次和肯德基中国合作,推出了以植物肉为配料的产品“植世代牛肉芝士汉堡”和“植世代川辣嫩牛五方”等。
去年,别样肉客宣布与罗森合作推出“意式辣茄素享意面”和“七种时蔬素享拌饭”,涉及江浙沪地区的2300多家罗森门店。
在销售渠道方面,别样肉客又和麦德龙中国、天天果园合作,扩张线下零售渠道。还通过和国内连锁餐饮品牌及零售商合作销售植物基产品,结合传统食物产品做创新,使产品更加本地化。
即便是最早进入植物肉市场的品牌之一,但别样肉客的盈利能力却没能领先于行业。
据别样肉客财报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净亏损1.017亿美元,净收入只有8250万美元,同比下降了22.5%。谈及亏损原因,别样肉客表示由于植物基蛋白需求平淡,但市场竞争环境却很激烈。
除此之外,他们在财报中宣布将裁掉全球19%的员工,与之相对的是,创始人Ethan Brown频繁变更发展策略,也让员工们迷茫。
种种迹象表明,这家植物肉公司似乎有点自乱阵脚了。
再来看国内其他品牌。
像是雀巢旗下的植物肉品牌“嘉植肴”,2020年,在中国市场推出了素红烧狮子头、素烧肉、素麻辣香锅、素宫保鸡丁等6款中式植物肉新品,布局中式菜肴。
在零售端,嘉植肴与盒马合作,入驻了北京上海地区多家盒马鲜生门店。
在B端市场,雀巢将在餐饮渠道投放鸡块、牛肉饼等食材,还会在咖啡店销售西式产品。
一番声势浩大的宣传,消费者仍不买账。
2021年12月,“嘉植肴”与盒马联名的产品,被爆检测出微生物指标不合格,本身就不信任的消费者们,对植物肉的健康度再次提高警惕。
在嘉植肴电商平台的旗舰店中,主推的产品销量和其他植物肉产品一样低迷。
除了月销400件的嘉植肴素鸡块和月销200件的速冻水饺外,其他商品月销大多不超100件。
植物肉原材料供应商“星期零”也早已推出面向C端的植物肉产品。从星期零官方旗舰店来看,其他类别的产品月销1000+,但植物肉产品月销不到100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