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赵胜男
来源:新经销(ID:New-distribution)
量贩零食店在过去一年野蛮生长,吸引了不少资本入局。
零食很忙早在2021年4月就完成了A轮融资,金额为2.4亿元;赵一鸣在今年获得了1.5亿元A轮融资;零食有鸣则在今年上半年宣布完成B+轮融资……不止一位从业者向新经销表示,现阶段开店的速度相当于抢钱的速度。“开店潮”给行业内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有人欢喜有人愁。在零食店忙着装满钱袋子的同时,水饮厂家却成为了“案板上的鱼肉”,欲哭无泪。01
水饮首当其冲
“我们店里卖的商品是这条街最优惠的,但起步时,店里知名品牌比较少,很多顾客只是图个新奇来逛逛。”零食店的工作人员李宏,指着店里的三个收银台说道,“那个时候,一两个收银台就够用了。”
而常年的品牌教育,让消费者习惯性购买大牌商品,白牌商品虽然低廉,但由于没有品牌认知度,自然相对流量欠缺。
“后来公司调整产品结构,低价的知名水饮和零食占比扩大,回头客越来越多,到现在为止我们店里的大牌商品能占到50%。”工作人员李宏继续说道。
这也就是现如今,大家所熟知的,通过“低价刚需水饮品类&大牌零食”引流的操作。
在这场策略里,作为必需高频的水饮品类,自然是首当其冲。很多进店的顾客本来只想买瓶打折的饮料,但被店内的陈列颜值吸引住,进入逛一逛,不知不觉买的商品就多了。
一瓶2元的怡宝,在零食店售卖1.2元,有的连锁门店更是低至0.8元……
新经销走访市场,做了部分商品统计,零食店所售卖的水饮比传统渠道普遍优惠60-70%左右。
不只是李宏工作的零食店,现在随便进入一家零食店,都能在最显眼的位置看到水饮。
有了流量护体的量贩零食店高速运转,秉承着“低毛利、高周转”的宗旨,风光无限,却同时也让大牌水饮陷入“至暗”时刻。原本大牌水饮靠着多年的渠道深耕、品牌影响力,无需打折便能在常规渠道过得如鱼得水。此次成为量贩零食店的“排头兵”,吸引了很多流量,但靠“暴力低价”拉来的消费者,也影响了传统渠道的销量。某水饮大商曾向新经销透露,“零食店卖的太便宜了,很多产品售价跟我们的进货价不差上下,严重影响了商超、便利店的生意,临近小店的销量几乎腰斩。”“我们向品牌商申请费用,把畅销水饮的价格打下来,零食店卖多少钱,我们就跟价多少。”
部分经销商申请不到费用,会选择亏钱运作,先保住销量。一旦消费者尝到了低价的甜头,很有可能,多年的市场教育功亏一篑。02
销量疯涨,厂家没有选择
曾经,一线厂家认为,只要坚持不给零食折扣店供货,不加入价格战,凭借着他们的大牌影响力,在传统渠道依旧能过得很好。但此次的渠道变革远没那么简单。得不到一线厂家正面支持的量贩零食店,一直通过联系经销商等各种二手渠道订货,刚开始没有太多人在意此漏洞。同时,零食店凭借着高性价比、店内高颜值、距离近等一系列优势,慢慢在消费者中圈粉,蓄势待发。疫情引致消费者钱袋子缩紧,更是为零食店的发展推波助澜。虽然通过零散渠道订货,货源不够稳定,但随着切分的销量越来越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厂家效益,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厂家以及经销商迫于销售压力对其的依赖性慢慢显现。逐渐开始有厂家坚守不住,开始妥协,选择与零食店合作,于是零食店对传统渠道的侵蚀愈发严重。不加入,原本属于你的销量就会被同品类抢去;加入,又要面临价格混乱的局面。部分畅销品牌迫于压力选择入局,但并未将零食店看作成重要渠道,只是草草对待,供货也不及时。很快,这些品牌引以为傲的品牌力,开始在零食店的强渠道面前溃败。零食店的流量大、出货快,而消费者对零食品牌的忠诚度又普遍不高,采买时,心仪的品牌缺货便会选择相似产品。这样一来,这些畅销品牌的销量就会被其他品牌所瓜分。李宏向新经销透露,“现在零食店的流量充沛,卖谁家的产品区别不大。前不久,某畅销老品牌在感受到流量分散的无奈后,开始积极对待我们这些零食渠道,甚至专为头部零食店开辟‘直供送货上门’服务,改善送货不及时的问题。”也有厂家想过对抗,比如,某头部品牌在给零食店渠道供货一段时间后,发现其他渠道销量下滑严重,便开始“断供”。断供的后果,是销量被同行疯狂吞噬,最终也不得不再次低头,跟零食店达成成箱售卖的约定。不少厂家从去年开始调整政策,推出渠道专供规格,如有门店不同意替换专供规格的产品,会停止供货,以缓解对传统渠道的冲击。零食店的销量疯涨,逐渐成为一个强渠道,厂家除了顺应趋势发展,好像也没有过多选择。如今的厂家对量贩零食店又爱又恨:强渠道丢掉了可惜,留着又会破坏市场价盘。03
渠道冲击,刚刚开始
“零食店目前还没发展到白热化的阶段,接下来2-3年会疯狂拓店,等门店数量达到一定密度,市场价格会持续走低。”一位重庆的经销商预判道。
量贩零食店的业态未来会持续疯涨,是毋容置疑的。多家机构预判,零食店有望达到十万店规模。现在仅仅是万店,就已经搅合的市场鸡犬不宁,待未来成倍翻涨时,影响力可想而知。如今只是小范围的传统门店、经销商焦头烂额,价盘虽有波动,但面临生死局面的只是少数。未来量贩零食店越开越多,占据厂家的销量总额日益攀升,那么多年来在传统渠道经营的市场价盘将逐步溃败。作为传统小店销售占比颇大的水饮,是即时性消费,零食店店面密度足够大时,离消费者也就近,零食店水饮品类的销售量会持续上涨。会有越来越多的传统门店的生意被侵蚀,甚至面临倒闭,而水饮经销商则会被“架空”,未来堪忧。此番量贩零食店实现的品牌直供,还不同于当年大型商超的直供。大型商超的物流配送模式分为企业自营、企业自营+第三方,以及统仓共配共三种模式,虽然是直供但仍有经销商的存活机会,而量贩零食店正慢慢实现“直供送货上门”,属于经销商的机会越来越少。也有某量贩零食店头部品牌表示,“虽然未来量贩零食店会抢夺商超、夫妻老婆店等传统渠道50%的生意,但同时也会激发传统渠道的潜力,通过提高服务、优化产品结构等,稳住营收。”笔者在成都做市场调研时,曾切身体会到量贩零食店给周边店面带来的冲击:某商场内相距仅10米的传统零食集合店---良品铺子和量贩零食店---零食有鸣,在同一时间段的人流量截然不同。
这并非偶然,从财报数据即可推测,同样的场景大概率已经在各地上演,良品铺子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较上年下滑18.94%。
7月,良品铺子在武汉开了家1200平方米的超级大店,面积上远远超过普通的集合店,产品上也多达3000多款,开创了零食店的新高度。店内不仅货架陈列新颖,而且丰富了消费场景。比如,其空间被划分为11个版块,它也成为国内第一家围绕零食、咖啡、控糖、控脂等细分场景,将健身人群、宝宝妈妈、中老年人等消费人群聚合到一起的集合门店。从一个功能性的零食集合店变为集消费、体验、观赏于一体的空间大店,打造出一个新型零食王国。效果也很显著,开业三天“零食王国店”入店客流量超万人次,累计销售超76W。简而言之,未来量贩零食店对传统渠道的冲击是不可逆的,但也并非皆是坏处,会激发出更多的市场潜力。经过残酷的洗礼过后,剩下的都是强者。对于量贩零食店对传统渠道的冲击,所带来的影响,究竟是正向还是逆向的,各方有不同看法,但不可否认的是,一定会淘汰一批落后者。量贩零食店的兴起,对于零食版块来说是个巨大的新机会,而对大牌水饮、传统渠道来说,却是一场艰辛的革命,必定是有输有赢。
原本相对安逸的环境将不复存在,大牌水饮、传统渠道需要不断的激发自身潜能,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而就算没有量贩零食店的挤压,市场的优胜劣汰也一直存在,只是此渠道崛起加速了市场变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