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旧
来源:《中国冰淇淋》(ID:zgbql1)
宇宙的尽头,真的是东北吗?
最近这段时间,一众冰淇淋品牌仍然在忙活着推新品,办发布会。
面对这一波又一波令人眼花缭乱的冰淇淋,也总有那份不约而同的“共性”贯穿其中。
《中国冰淇淋》就发现,2025年的冰淇淋行业“东北味”有那么点浓郁。
01
冻梨、东北奶糕、白桦树奶棒…
冰淇淋圈浓郁的东北味儿
何出此言?
你听《中国冰淇淋》来给你掰着手指头数数。
冻梨雪糕、东北奶糕、东北方糕、白桦树雪糕……
每一款都是在今年的新品发布会期间备受关注的产品。
而与此同时,每一款都和大东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首先来说冻梨。
相信大家都看到过这张图片。
东北的特产——冻梨因为南方小土豆摆盘成热梗再度爆火,成为当下哈尔滨旅游旺季中每一个游客打卡清单的“必选项”。
“余奉使北辽,至松子岭,压沙梨,冰冻不可食,取冷水浸,良久,冰皆外结。已而敲去,梨已融释”。
据史料《文昌杂录》记载,东北的冻梨早在北宋时期就已经小有名气。
而彼时因为“废物利用”才诞生的冻梨大抵是没想到今日会如此“备受追捧”。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以往的中国东北地区,冬季寒冷且漫长,因此食物短缺,没有食品保鲜和贮藏技术,人们很难在冬季吃上新鲜水果。于是那些口感不太好、个头不太大的梨被“二次利用”,由此,冻梨便诞生了。
时至今日,冻梨已经是东北人心中是不可替代的冬季美食,每当寒冬来临,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冻梨,大街小巷也随处可见卖冻梨的小贩,没有冻梨的冬季是不完整的,这是专属于东北人的美食记忆。
如今,冻梨伴随着哈尔滨的火热再度出圈,也被一众冰淇淋企业“看在眼里”。
东北的知名冷饮品牌奥雪就是其中之一。
2025年,奥雪推出了东北冻梨冰棍,添加了≥20%的冻梨酱也让整支冰棍的口感更接近真实冻梨,一口就梦回大东北。
无独有偶,主打有颜有料的新锐品牌艾冰客在其小艾系列矩阵中新研发了一款“艾冻梨”。
秉承着让全国各地消费者品味上那一口原汁原味的冻梨的研发初心,艾冰客推出了的艾冻梨冻梨口味雪泥,富含30%冻梨汁原浆,让清甜果肉跃舌尖。柔软表皮晶莹内里,一口下去清甜爆汁,软糯冰沙雪泥的独特口感,锁住真鲜梨子的清甜。
此外,淇航也推出了一款“厚爽冻梨”,同样添加了≥20%的冻梨汁,口味酸甜爽口,给予消费者纯正的东北体验。
除了东北冻梨外,桦树汁也一度出圈。
据《中国冰淇淋》查阅资料显示,白桦树汁,又称桦树液,是一种从白桦树中提取出的无色或略带淡黄色的透明液体。在中国,白桦树主要分布在东北小兴安岭一带,因此市面上大部分的白桦树汁,大部分产自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等地,也可以算作是一种“东北特产”。
马迭尔推出的桦树水奶酪雪糕一直在行业中热度颇高。据了解,这款产品在制作过程中完全不添加任何水,只使用桦树水来增强口感,利用桦树水天然的甜味,避免了化学色素和膨化剂的使用,口感更加丝滑绵密,浓郁醇厚。
奥雪推出的一款“白桦奶棒”,喊出了“来自东北大森林的乳汁”,而这款白桦汁牛奶口味雪糕中匠心添加了≥30%的白桦原汁,口味醇正。
此前,《中国冰淇淋》曾撰写《伊利 、光明 、中街 、德华 …2025年,童年的奶糕又“杀”回来了?》(点击查看原文),伊利 、光明 、中街 、艾冰客、德华、天淇 ……一众主打“童年味道”的东北奶糕再度回归。
据了解,地处在国际公认的中温带季风气候优质奶牛饲养带的东北地区,是饲养奶牛的“天堂”,不仅牛奶的产量充足,而且十分优质。据资料显示,中街冰点的创始人朱渊红将山东冰点与东北本地的鲜奶相融合,制作出的奶味冰淇淋还受到了当时北洋军阀张作霖的喜爱。1946年,朱渊红就在沈阳的中街上开出了第一家小店。
德氏小奶糕、马迭尔奶油雪糕、东北大板、中街大果、老鼎丰冰糕……奶味十足的冰淇淋,甚至一度被消费者评价为“吃上一口就仿佛喝上了一口牛奶”。
也正是由于此,“东北”两个字也总是会自带着一股冰淇淋的纯正奶味儿。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用糯米红豆裹上脆皮的方式,硬是搞出一个雪糕三明治的超前理论也是源自于东北。
2025年,不少冰淇淋品牌也再度跟进布局“方糕”品类。
02
冰淇淋为啥爱上“神秘东北力量”?
冻梨,东北奶糕,东北方糕,白桦树雪糕……往年还有备受关注的“东北铁锅炖”,问题来了,为啥整个冰淇淋行业都无法抗拒这股“神秘的东北力量”呢?
东北文化这张“地域牌”为啥一直屡试不爽呢?
《中国冰淇淋》将其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维度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其一,东北与冰淇淋品类有着天然的紧密属性绑定。
“东北一大怪—雪糕摆在地上卖。”
“说到东北人,其实他们还有一项低调的天赋——把雪糕做到极致。”
“无论是做雪糕还是吃雪糕,都是刻在东北基因里的天赋。”
“没有一个消费刺客能走进东北。”
……
一条又一条口口相传的熟语,让东北与雪糕的“强关联”不言而喻。
然而,在这个雪糕没有淡季的东北,也确实凭实力卷起一次又一次潮流趋势。
“东北雪糕这两年可以说得上是‘爆品制造机’了。”
一位山西的冰淇淋冻品经销商这样表示。
双黄蛋、磨巧、大菠萝、柿柿如意、一亩瓜田……一个又一个引爆全国市场的爆品似乎那个源头或多或少都和东北老铁们有关系。
《中国冰淇淋》找到的市面上17款“磨巧”
不仅如此,东北三省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带,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造就了肥沃的黑土地以及茂盛油亮的牧草,而天气的严寒也造就了“不怕冻”的东北人成为“甜口”的“重度患者”。
就如黑龙江省辖县级市安达市,草原面积272万亩,年产优质牧草2亿公斤,是世界三大优质草
场之一,草原植被以驰名中外的羊草为主,是亚洲东部特有的建群植物种,素有“世界明珠草场”之称,给奶牛养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目前安达共有23家牧场,16家奶牛合作社,奶牛存栏2.7万头,年产鲜奶10.7万吨,被誉为“中国奶牛之乡”和“中国羊草之乡”。
高品质高产量的新鲜奶源为东北雪糕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原料端基础以及优势,再加之被誉为新中国的“工业摇篮”的东北三省由于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起步较早,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而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活跃的市场氛围,更是为一众雪糕品牌提供了孕育发展的沃土……
这些都成为东北老铁和冰淇淋那份紧密属性绑定的深厚的历史渊源。
其二,东北元素容易引发消费者情感共鸣。
东北老铁、南方小土豆、铁锅炖大鹅、东北大碴子味、冻梨摆盘……一个又一个网络热词伴随着网友玩梗在各大社交平台的走火的同时,是全国各地消费者对东北三省这块“热土”的喜爱与向往。
而冬天这个季节,凭借雪景、冰雕等元素再度出圈的东北地区凭借旅游旺季的加持,热度再度翻上一番。
而一众冰淇淋品牌立足于东北元素推新,也自然是踩准了这波“自来水”热度,顺应消费者的喜好与关注。
总结为一句话:消费者就乐意为东北元素的冰淇淋产品“掏腰包”买账!
03
写在最后
其实不难发现,包括冰淇淋行业在内的整个食品饮料行业对东北文化的挖掘以及展示仍在不断地继续以及加深。
伴随着每一年冬天的如约而至的是与东北有关的大大小小的热搜。
不可否认的是,冰淇淋行业这种品牌借势独特的地域元素推新品的方式,可以为消费者带来眼前一亮的新鲜感,在当下差异化竞争的大背景之下,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而这种模式不仅适用于东北,同样也适用于置身在中国这个960万平方公里的每一片独具特色的“热土”。
未来在整个冰淇淋行业,利用别具特色的“地方味儿”进行创意上新以及营销活动,或许会成为下一个趋势也说不定呢。
评论